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天津市2019年下半年
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调查的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审核汇总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价格〔2019〕32号)文件的要求,天津市发改委成本队对本市10个区25个大规模和49个中规模养猪户(场)2019年下半年生猪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生猪头均产量增长,产值增加,出栏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养殖收益大幅提高。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出栏头重稳中有增。2019年下半年规模猪场头均产量120.16公斤,比上期(2019年上半年,下同)的115.23公斤增加4.93公斤,增幅4.28%。受生猪价格市场上涨预期强劲的影响,养殖户为追求高收益压栏情绪较浓,生猪出栏较晚,头均产量增加。

(二)出栏价格显著上涨、带动产值大幅增加。2019年下半年规模猪场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1335.38元,比上期的721.19元增加614.19元,增幅85.16%。价格上涨使产值增加,调查显示,规模猪场头均产值3216.84元,比上期的1669.02元增加1547.82元,增幅92.74%。在2018年底我市出现2例非洲猪瘟疫情的重创下,受调整生猪产业布局及环保整治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户正常补栏节奏被打乱,造成本市生猪产能缩减严重,生猪出栏量进一步下降,加上下半年中秋、国庆节日叠加的影响,猪价一路攀升,拉动产值增加近一倍。

(三)头均总成本上升三成。2019下半年规模猪场头均总成本2015.15元,比上期的1527.73元增加487.42元,增幅31.90%。其中:头均仔畜费用890.79元,同比增长82.94%;精饲料费892.13元,同比增长10.61%;人工成本73.45元,同比下降1.52%,土地成本5.27元。同比下降4.01%。仔畜费用和精饲料费两项约占总成本88%,是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养猪风险加大,部分养殖户想养而不敢养,补栏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生猪存栏数量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随之减少,使仔猪供应不足价格攀升。本次调查中大规模猪场和中规模猪场仔畜进价分别为904.61元和876.97元,比上期分别增长83.22%和82.67%。月报数据显示,最高的11月份1067.69元,比年内最低的1月份343.40元上涨210.92%。二是生猪出栏价格6月份以来一路走高,至10月份升至年内最高的33.92元/公斤,养猪利润最高时每头猪达2000多元,又使仔猪一猪难求,价格一涨再涨。三是生猪市场出栏价格看涨,饲养户待价而估,压栏惜售,头猪出栏重量达到150公斤,重量越高,精饲料消耗量和费用随之上升。


(四)头均净利润大幅提高。2019年下半年规模猪场头均净利润1201.69元,比上期的141.29元增加1060.40元,增幅750.51%。生猪出栏价格上涨使产值增加,且产值增长幅度远大于成本上升幅度,头均净利润有较大幅度提高,养殖户盈利可观,创历史纪录。
二、生猪下半年走势和未来预测
据对本市10个区规模生猪调查点调查显示,2019年下半年份,生猪出栏价格出现阶段性快速上涨,生产成本稳步上升,养殖户收益一路走高。
(一)生猪产能恢复回暖。从全国来看,国务院陆续出台《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等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等扶持政策效果显现,全国生猪生产整体进入止降回升的转折期。规模猪场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扶持生猪生产政策不断落到实处。从这些积极因素判断,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但是,总体上看,生猪生产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有关部门预计2020年年底生猪存栏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水平。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预计,未来10年猪肉产能呈先降后增趋势,进口保持高位,猪价从2019年下半年阶段性快速上涨,2020年将达到周期高点。从我市来看,生猪生产扶持政策鼓舞人心,全市已经累计下发各类生猪补助资金5175万元,涉农区生猪产能逐步恢复,不少养猪户纷纷补栏复养,预计年底全市生猪出栏数量有望达到215万头。从调查户生猪月度可比数据来看,11月末存栏数量62727头,比7月末增长11.72%。
(二)出栏价格已止涨回落。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猪价
牵动着各方神经,近几个月,关于生猪保供稳价的攻坚战一直在进行,进入11月,猪肉价格止涨回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月全国猪肉均价从49.61元/公斤回落到43.7元/公斤。从我市生猪月度数据来看,12月出栏价格31.22元/公斤,环比下降3.88%,比10月份最高的33.92元/公斤下降7.96%。
(三)政策性利好对于保供稳价起到决定性作用。尽管生猪产能恢复尚需时日,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效果已经呈现,进口量加大,冷冻肉投放量增加,对于即将来临的春节市场起到托底稳定作用,预计生猪出栏价格将在目前价位上小幅波动。
三、问题和建议
本次调查来看,下半年生猪价格持续向好,养殖户收益不断增加。但提高规模化养殖率仍任重道远,难以一蹴而就,非洲猪瘟时至今日仍然未能完全根除,短期内生猪养殖业仍然面临着来自非洲猪瘟疫情等严峻挑战,为保护生猪养殖户和消费者利益,稳定市场,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生猪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促进稳定发展。加大对母猪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户)的扶持力度,落实好现有的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产大户每年发放补贴,调动母猪养殖户的积极性。为稳定我市猪肉生产,我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我市重要农产品市场保供稳价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2021年实现我市猪肉综合自给率70%的目标。
(二)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化,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成本低、收益稳、效益高。同时,标准化养殖还有利于防控动物疫情,保障产品质量。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规模生猪养殖的扶持,规范生猪标准化生产。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技术指导,从场地选择、建设规模、生产设施、卫生防疫、排泄物处理等方面加以规范。
(三)引导控制区域内生猪养殖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生猪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科学指导农户的养殖生产,推广普及科学养殖技术,合理制定生产规划,调整存栏结构,控制生产成本,加强风险防控,稳定养殖效益。
2020年1月8日
(建议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