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长春市产业调研工作组来津学习考察
1月16日至17日,为进一步深化津长对口合作工作,由长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组成的长春市产业调研工作组来津学习考察。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陪同工作组先后赴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点位,实地考察调研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文旅项目运营、智库建设和产业研究等情况。调研期间,双方全面总结回顾了2024年对口合作工作成效,对津长对口合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过去一年,360安全科技、凯莱英等30余家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领域头部企业以参展参会、调研对接等形式赴长春洽谈合作,向长春输出技术合同99项,海铁联运班列自2017年运行以来,累计发运超2.6万标准箱,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围绕2025年高质量推进对口合作工作,双方明确将持续巩固提升既有合作项目成果,进一步挖掘新潜能、培育新增点,聚焦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合作新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切入点,共同谋划好2025年工作思路举措,形成更多精准务实、互利共赢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津长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 长春市产业调研工作组来津学习考察 2025-01-24
    1月16日至17日,为进一步深化津长对口合作工作,由长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组成的长春市产业调研工作组来津学习考察。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陪同工作组先后赴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点位,实地考察调研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文旅项目运营、智库建设和产业研究等情况。调研期间,双方全面总结回顾了2024年对口合作工作成效,对津长对口合作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过去一年,360安全科技、凯莱英等30余家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领域头部企业以参展参会、调研对接等形式赴长春洽谈合作,向长春输出技术合同99项,海铁联运班列自2017年运行以来,累计发运超2.6万标准箱,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围绕2025年高质量推进对口合作工作,双方明确将持续巩固提升既有合作项目成果,进一步挖掘新潜能、培育新增点,聚焦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合作新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切入点,共同谋划好2025年工作思路举措,形成更多精准务实、互利共赢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津长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 2024年我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完美收官 2025-01-22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协作支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暨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帮扶工作汇报,对做好2024年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队赴青海、甘肃、新疆、西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调研,高规格接待甘肃、陕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新疆和田、青海黄南等党政代表团,就深化协作支援与合作交流达成高度共识,新签订一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二是统筹谋划部署,狠抓推动落实。制定印发《天津市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2024年实施方案》和12个专项工作方案。签署2024年度津甘东西部协作协议,制定各项帮扶任务工作要点或清单。印发实施年度协作支援工作成效评价、东西协作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发展、“津甘护工”劳务品牌共建行动、创建“餐饮+消费帮扶”新模式等政策性文件,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三是聚焦重点任务,提升综合效益。第一时间拨付财政帮扶资金,安排各类帮扶项目1200余个;援派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向各结对地区全覆盖;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社会帮扶等重点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东西部协作充分发挥帮扶资金撬动效应,以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和脱贫群众可持续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四项行动。对口支援项目实现新提升,和田策勒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等一批项目成为深受当地欢迎的标志性工程;黄南瓜什则乡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公共服务提升的民生工程成为当地口口相传的润心工程;足球小巴郎、“坐着地铁游黄南”等专题系列活动成为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津彩”工程;“组团式”教育医疗和支教大学生、内高班等项目成为夯实天津帮扶优势的主力工程;“院包科”医疗帮扶万州第一人民医院、教育合作万州外国语学校2项工作经验做法得到水利部充分肯定。四是注重帮扶质量,打造品牌矩阵。《天津市坚持三个优化探索津甘社会帮扶新方式》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5个消费帮扶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的省市。“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女排公益邀请赛暨消费帮扶电商直播带货、“一只欧拉羊带你去旅行”文旅援青、“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大会等活动品牌效应显著增强。连续四年开展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双向交往交流,帮助受援地群众解决各类困难问题近万个,推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我市信用目录数据项规范完成著作权登记 2025-01-22
    近日,《天津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数据项规范(2023年版)》(以下简称2023年版信用目录数据项规范)经天津市版权局审核,获得《作品著作权登记证书》,成为我市诚信体系建设领域首部获得著作权的目录规范。自2018年以来,我市已经连续发布多版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天津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3年版)》是我市发布的第五版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共包含16大类公共信用信息类别,收录4937个目录。市公共信用中心以多年目录编制经验,按照“应统一、尽统一”原则,对4937个目录逐一规范、制定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报送标准,最终形成2023年版信用目录数据项规范。2023年版信用目录数据项规范共包含166个公共信用目录规范,涵盖1970个字段,其中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名称、公共信用信息类别、公共信用信息性质、公共信用信息摘要、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和法律依据等其他事项,为我市各级信源单位整理、报送公共信用信息提供了依据和遵循。下一步,在市发展改革委指导下,市公共信用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好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数据项规范,推动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归集共享公共信用信息,不断提升公共信用数据质效,释放信用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助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 精准对接 近域转化——市发展改革委(市协同办)组织举办... 2025-01-1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京津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近日,市发展改革委(市协同办)会同市科技局、市教委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组织举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进平台(园区)活动。此次活动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系列论坛首场活动,紧密围绕科技成果“京津研发、区域转化”,从我市高校、驻津院所87项科技成果中遴选10项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我市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园区)30余家企业,有效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产业合作重点平台转化,助力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市有关部门、中央驻津科研院所和驻津央企、津冀有关高校、天开高教科创园等我市京津冀重点产业平台(园区)企业代表、天津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100余人参会。活动期间,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银行等分别围绕研产融合及产业兴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园区“保姆式”科创服务特色优势、科技金融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围绕“技术先进性、预期应用场景、意向合作方式”等进行了路演,分别展示了“半导体设备类真空阀”“核芯一号自主数字信号控制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子容器型毒剂传感器”等10项科技成果。活动设置了自由对接环节,平台(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及有关机构代表互加微信,深入对接,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市协同办)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谋划举办京津冀协同创新系列沙龙活动,充分用好京津冀产业交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持续为京津冀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产业重点合作平台(园区)搭建高效高频“握手”通道,加力推进“京津研发、区域转化”,助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不断取得新成效。
  • 2025年我市全面实施“1345”工程推动全市协作支援工作再... 2025-01-16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十五五”和转向常态化帮扶,进而打造帮扶工作升级版的重要“节点年”。我市将全面实施“1345”工程,推动全市协作支援工作再上新水平。“1”即围绕“一条主线”。坚持“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有形无形相结合”原则,围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富裕”工作主线,开创工作新局面。“3”即抓实“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实施“四项行动”深化东西部协作。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聚焦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集中力量打造“万千产业培育工程”;实施产业集群打造行动,聚焦“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支持甘肃结对地区谋划落地具有带动力和引领性的产业项目;实施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创新“旅游+”“美食+”“体育+”消费帮扶模式,鼓励东部企业与甘肃结对地区建立直销直供关系;实施劳务协作提升行动,指导甘肃结对地区开发培育“津甘护工”“青麦技工”等劳务品牌,帮助建立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二是落实“三张清单”深化对口支援。落实对口援疆重点任务、九次援疆会细化任务、四次援藏会分工“三张清单”。推动我市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基层延伸,持续开展“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与民族地区资源互补、产业对接、市场共享,用好当地资源能源,支持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新能源和旅游产业发展。三是聚焦“五个重点”深化协作合作。以实现教育医疗帮扶新突破为重点深化对口支援重庆市万州区,以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重点深化对口协作陕西水源区,以推动津长海铁联运常态化运行为重点深化对口合作长春,以持续打造津庆产业园为重点深化对口合作庆阳,以落实京津冀协同机制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为重点深化对口帮扶承德。“4”即突出“4个创新点”。一是创新品牌活动。高质量办好第七届“津陇共振兴”活动,探索新一轮“津陇共振兴”产业合作平台升级版的实现形式。二是创新科技帮扶。推动我市与对口地区科研院所结成帮扶对子,在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新品研发、技术攻关、机制完善等方面做出新探索。三是创新文旅合作。首创“和田历史文化国际展演陈列交流活动”。以援青十五周年为契机,开展“编创一部电影、编排一场舞台剧、开展一场津青艺术融合展、出版一本报告文学”的“四个一”活动,拓展文化浸润渠道。四是创新社会帮扶。指导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产业促进会加强自身建设,发挥我市各类智库、研究机构作用,引导其服务我市产业帮扶和产业合作工作。“5”即强化“5个基础保障”。一是抓好谋篇布局。总结评估协作支援“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编制印发“十五五”各项帮扶工作专项规划,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纲要。二是抓好资金项目管理。以做好国家考核、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为导向,统筹用好市级财政帮扶资金,强化项目管理,有序推动帮扶项目向“四项行动”和重点工作聚集。三是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完成新一轮援甘、援藏、援青干部人才批次轮换和培训工作,为做好帮扶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四是抓好机制优化。根据常态化帮扶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机制。精简协作支援工作考核内容和指标,优化改进考核方法和程序。五是抓好宣传调研。围绕协作支援工作重点难点,开展联合调研,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更高水平的咨政建议。充分利用中央和我市主流媒体优势,共同策划开展具有我市协作支援工作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浓郁舆论氛围。
  • 信用领域数据集再次成功入选我市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2025-01-13
    在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市数据局发布我市第二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名单,包含100个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市公共信用中心在第一批成功申报6个数据集的基础上,本次申报的“企业失信风险预测结果数据集、企业失信风险预测训练数据集、企业信用状况简介数据集、信用状况统计分析数据集、企业信用修复结果数据集、企业行政处罚信息数据集、企业行政许可信息数据集”7个数据集,再次成功入选。此次发布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聚焦“数据要素X”12个行业领域(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及其他重点行业领域,致力于推动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信用领域数据集来源于市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数据治理的结果集、数据加工的整合集、模型搭建的训练集、信用状况的分析集、企业风险的预测集等,可以应用于城市治理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建设。下一步,在市发展改革委指导下,市公共信用中心将继续深入挖掘信用数据要素价值,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服务实体经济、改善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努力发挥信用信息数据乘数效应,充分释放市信用平台新质生产力。
天津网上办事大厅 廉韵津沽 京津冀产业交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