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改版上线以来,两个月平台新增放款200.2亿元,市区联动举办“信用赋能 助企增信”融资服务进园区活动6场,全力推动我市经济一季度“开门红”。
一是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升级后的市融资服务平台打造线上自选和金融机构“抢单”竞争服务机制,实现线上测额、手机申贷。经营主体通过微信扫码即可直达线上平台,注册登录发布融资需求,自2月中旬上线以来,通过扫码新增实名注册经营主体320户,42家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授信9950万元,累计放款7952万元。
二是组织银企线下对接。市公共信用中心先后联合西青区、滨海新区、武清区、河西区、东丽区深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智慧山文化创意园区、赛达新兴产业园区、武清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信用园区,开展融资对接服务活动,并邀请市场监管、税务、金融机构等单位介绍惠企政策,为30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面对面的融资服务,促成银企撮合15笔,累计放款1.3亿元。
三是探索开展联合建模。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天津银行等多家机构建立项目研发小组,基于营销获客、贷前准入、风控预警等应用服务场景开展联合建模,在保证合法合规及数据安全基础上,定制化开发专属模型,助力金融产品创新。
四是支撑融资协调机制。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二维码为载体,开发相关功能归集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协助委财金处及各区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协调机制专班,及时梳理汇总辖区内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申报、银行对接进展、贷款签约投放等情况。
下一步,在市发展改革委指导下,市公共信用中心将持续聚焦服务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不断提升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深挖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契合点,切实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让信用成为推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