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市从2015年8月起连续十年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重庆5个地区的16家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截至目前,累计派出77批次802人次各类医疗人才,使医疗帮扶从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从短期帮扶向长期帮扶转变,为受援地各族人民群众带去源源不断的健康福祉,结出累累硕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医院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我市先后选派36位管理经验丰富、医疗技术精湛的专家担任医院院长,选派766位相关领域专家担任受援医院的科室主任、副主任或首席专家。为16家受援医院制定医院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运营管理、绩效评价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进建设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不断向现代化医院管理迈进。黄南州人民医院顺利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向“创三甲”迈出坚实的一步。昌都市藏医院2022年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家获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三甲民族医院。甘南州人民医院2022年顺利晋升三级乙等医院,结束了甘南州没有三级医院的历史。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根据16家受援医院实际,累计打造心内科、眼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等193个专科,国家级3个,省市级、地市级达117个,4家医院与我市结成眼科联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舟曲县人民医院新建成健康管理中心,累计服务干部群众3.1万余人次,县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获得中组部肯定。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全年CMI值(指病例组合指数,反映收治疾病的疑难复杂程度及医疗服务整体技术难度)0.95,较2021年提升0.11,医院处理疑难危重症能力逐年提高。
三是急诊急救能力显著提升。投入人力财力推进受援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中心“五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其中国家级、省市级中心共54个,受援地危急重症抢救能力显著提升。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2021年通过国家认证,心脏介入手术量位于自治区级医院前三、地区级首位。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优化提升,救护车3分钟出车率100%,平均急救反应时间8分33秒,排名万州城区医院首位。
四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团队带团队”、“师带徒”、“定向培养”等模式,培训人员8.5万余人次,师徒结对2086人次,接收828名人员来津进修学习。现已累计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定向培养医学硕、博士36人,专升本282人;连续11年为甘南州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606人,已有431名毕业生上岗就业。全面落实“多元化”培养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素质能力,打造形成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