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十一批援藏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及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有关庆祝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标准谋划编制“十五五”援藏规划助力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对口援藏综合效益。
一、高站位谋划,锚定援藏新方向
学深悟透,对标援藏新要求。天津援藏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援藏前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天津所能、昌都所需”,科学、系统谋划“十五五”援藏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深入调研,摸清群众真需求。援藏前指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组织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带领调研组深入昌都市一区三县召开各类专题会议20余场次,面对面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确保规划项目投资于人、凝聚人心。创新思路,谋划援藏新任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遵循“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共谋划“十五五”期间援藏项目70个,县级及以下资金占比超过90%,全部为民生项目。
二、高质量推动,打造援藏新标杆
品牌化谋项目。援藏前指组织13个专项工作组分领域、分区域深入调研,夯实“津昌一家亲”的援藏印记。如,医疗援藏以“天医•津心护昌”为主题,实施基层全民急救能力水平提升系统建设。产业援藏实施“天商计划”,依托雅下清洁能源基地、藏东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大型工程,加强津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主题化建项目。援藏前指在谋划项目时坚决避免“小而散”,突出重点、集中支持。如,在丁青县突出文旅融合主题,沿317国道打造10个“高原和美乡村”。全程化管项目。援藏前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各县(区)调研,对各专项工作组提出了“看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项目“三问”,既为项目管理提出了工作要求,也为援藏工作明确了工作方法。会同受援县建立健全“项目长”制,压实项目谋划、资金使用、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全流程工作责任。
三、高标准保障,坚守初心启新程
专业化人才保障。第十一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共115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14人,占99.1%,平均年龄42岁,分别在昌都发展改革、教育、农业农村、卫生等部门任职,是一支对党忠诚、业务精湛、年富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人才队伍。体系化落实保障。指挥部设13个专项工作组,并专设审计监督组,对政策落实、资金落实、项目落实全过程监管。形成了指挥部总揽、县级落实、行业督导的立体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