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
新区“布局”五级商业体系
来源:天津日报 时间:2012-08-31 09:49
sm(1).jpg
至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1+1+5+9+X”体系

  1个城市标志性商业中心

  1个区域性商业中心

  5个新区级商业中心

  9个功能区级商业中心

  多个社区商业中心

  为加快滨海新区商业发展,新区相关部门日前编制完成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商业布局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今后,滨海新区将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级分明、功能齐全、具有新区特色的城市商业布局体系。

  将形成多层次商业中心

  在充分考虑新区现状商业基础和未来城市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未来新区将形成“1+1+5+9+X”的五级商业中心体系。据悉,这五级商业体系包括1个城市标志性商业中心——于家堡—天碱—解放路商业中心,将规划出解放路商业区、天碱商业区、于家堡商务商业区、响螺湾休闲商业区四个各具特色的商业板块,服务国内外消费者,充分展现新区商业的繁荣繁华;1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开发区商业中心,将规划黄海路商业区、MSD商务商业区、会展中心商业区、第二、三大街特色餐饮街四个商业板块,服务全市消费者,成为实现新区商业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5个新区级商业中心,即培育提升大港城区商业中心;规划新建空港经济区商业中心、滨海高铁站商业中心、滨海旅游区商业中心、东疆港区商业中心,服务新区消费者,适应滨海新区城市多中心布局的需求;9个功能区级商业中心,即培育提升塘沽老城区商业中心、西部新城商业中心、胡家园商业中心、汉沽新城商业中心;规划引导新建北塘商业中心、中部新城北组团商业中心、中心渔港商业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商业中心、滨海高新区商业中心,服务各功能区消费者,成为功能区内综合消费中心;多个社区商业中心,每个社区商业中心按照服务5万居住人口的标准建设,主要服务本社区居民,是便民商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建设工业农副产品交易平台

  根据《规划》,新区将依托海空两港和重点产业区的优势,推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辐射平台的建设,在大宗商品、进口商品、农副产品等重点领域形成服务北方、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集散辐射平台。在工业品交易市场布局方面,将规划建设一批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并规划建设一批生活资料交易市场,进一步提升新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在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布局方面,将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通道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满足新区及周边区域的农副产品集散需求;在二手商品交易设施布局方面,将规划建设一批二手商品交易设施,其中包括大型二手商品集散中心、中型二手商品交易市场、乡镇地区二手商品回购和销售点等。

  打造便民商业设施网络

  今后,新区将从商业综合体、餐饮设施、菜市场、加油站等方面着手,打造便民商业设施网络。结合新区商业中心布局,规划都会型、区域型、新区型、社区型四类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一批商务接待型餐饮集群和休闲消费型餐饮业集群;结合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布局,规划各类型菜市场约200座,提高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结合新区路网结构和用地布局,按照城市消防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各类型加油(气)站约400座,满足新区居民日常出行需求等。

  至2020年,新区商业经济总量将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商贸流通业增加值29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商业设施规模合理增长,人均拥有商业设施面积2.7㎡/人,新增商业建筑700万平方米,总量达到1620万平方米。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