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 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委党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 2022-04-25

      日前,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委党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常委会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全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市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政治生态建设重点任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若干措施,与会同志进行了交流研讨,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听取委领导班子成员2021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汇报和对委党组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意见建议,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两个局级单位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述职并进行评议和点评。会议审议通过市发展改革委党组2022年党的建设系列工作要点,对委系统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永康同志与委领导班子成员、所属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体廉政谈话。
      会议指出,国际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俄乌冲突对全球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带来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交织叠加。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的一年。此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委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事项系统全面、内容丰富、及时高效,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化研究部署并进行任务安排。委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推动我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全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暨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深刻理解清正廉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基本规范,准确把握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以狠的力度、紧的标尺,把廉洁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之中,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会议强调,派驻纪检监察组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风实,问题把握准,发挥作用好,及时指出我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短板弱项,提出3方面10条具体意见建议,志耘同志牵头,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围绕“国之大者”,立足经济综合部门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扎实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夯实教育管理基础作用,推动全委廉洁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会议要求,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是要聚焦聚力二十大。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二是要有力有效抓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建设系列工作要点,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工作台账,系统化清单化落实,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与重点任务有机衔接、与队伍建设相互促进。持续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激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热情,以良好的工作成效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要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毅力、能力。要带头增强责任意识,做到知责明责、守责尽责,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把忠诚于党和人民落实到行动上。要带头增强表率意识,做到政治清醒、立场坚定,不断提升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 村里来了年轻人 2022-02-08
    在另外数据表中
  • 帮扶26家龙头企业 全力推进绿色石化产业链复工复产 2022-01-29

      现在我们是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每天进出厂的物流运输车达到250辆次,日运送量7500吨,有效保障了天津及华北地区能源及化工原料供应。”中石化天津石化公司生产经营首席专家苏跃军言语间透着从容。
      本轮疫情之下,产业链承压。为推动尽快复工复产,市发展改革委成立工作专班,委领导多次带队深入重点企业调研走访,第一时间对我市绿色石化产业链上26家龙头企业开展帮扶服务。“两化”搬迁改造项目、中沙聚碳酸酯项目、中石化南港乙烯项目……职能部门马不停蹄,上门“问诊”,主动帮办,促使产业链各环节打通堵点、顺畅运转,蓄力满满的天津绿色石化产业链重新全速开动。
      在天津经济版图中,石化产业占据“压舱石”的重要位置。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来自石化产业贡献。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确定了包括绿色石化产业链在内的5条首批复工复产重点产业链,通过“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将打通产业链作为保障生产的重中之重。
      “天津绿色石化产业链规上企业共有618家,其中26家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占据整个产业链产值的八成。因此,复工复产中我们聚焦这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进行摸底调研,从走访情况来看,提出诉求最多的是物流运输难。”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国防处处长李芃说。
      “疫情发生后,我们及时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员工封闭管理,生产线稳定运转,但产品却难运出去。”苏跃军印证了发改部门的判断,“公司每月原油加工量在110万吨左右,受疫情影响,省际物流受阻,原料短缺和产品积压成了棘手的问题。”
      环环相扣,石化企业多数是连续生产,一旦原料供给、产品运输出现问题,就会被迫降低产能。面对物流运输的“卡脖子”难,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交通、公安等部门及时协调。提出诉求3天后,中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顺利拿到近200张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
      据了解,为推动产业链发展,我市在绿色石化主产业链下,又确定了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四个细分产业链,每条链选出1至2家规模较大、带动性强的企业作为“链主”。在全市层面,有围绕重点产业链的宏观支持政策;在职能部门层面,对“链主”在企业运行、研发创新、扩大生产等方面提供专项支持,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引领作用。
  • 市发展改革委深入津南区荣程集团开展调研服务 2022-01-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1月26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戴永康同志,党组成员、副主任魏广勇同志带领相关处室赴津南区荣程集团现场调研服务。
      在荣程集团1100毫米全连轧带钢生产线和炼钢厂主控制室,永康同志详细了解了企业产品研发、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等有关方面情况,特别是就疫情期间生产运营成本和整体效益情况与荣程集团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全面交流。在智慧中心和氢能重型卡车加氢站,永康同志就企业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氢能运输、“双碳”工作等与荣程集团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换了意见。
      荣程集团负责同志介绍,在市、区两级各部门支持帮助下,集团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协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智能制造水平快速提升,“双碳”工作走在行业前列。本轮疫情以来,荣程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多措并举,上下同心,在落实厂区防疫安全的同时,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秩序。下一步,集团将继续严格落实“双控”要求,加快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氢能应用等技术开发,持续降本增效,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永康同志指出,自2016年开始,国家下大力气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能利用率趋于合理,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好转,市场预期明显向好。荣程集团作为全国民营百强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疫情有效防控提供了巨大支持。
      永康同志表示,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市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全面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强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在全市经济占比不断增大、效益不断创优。希望荣程集团继续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低碳等各项工作,在工序流程优化、氢能冶炼运输、循环经济降碳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市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企业在项目、能耗、煤耗等方面的诉求,同时做好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助推荣程集团高质量发展。
  • 全力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2022-01-25
    在另外数据表中
  • 生命至上 众志成城!天津抗击本土奥密克戎疫情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2022-01-24
    在另外数据表中
  • 市发展改革委深入南港工业区重点企业生产建设一线开展调研服务 2022-01-24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切实保障疫情期间重点企业稳定运行,1月20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戴永康同志,党组成员、副主任魏广勇同志带领相关处室赴南港工业区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项目现场调研服务。
      在“两化”搬迁改造、中沙聚碳酸酯的生产装置区和控制室中,永康同志详细了解了项目投产、工艺水平、安全环保、节能降碳、生产运营成本、产品市场需求和企业整体效益情况,并就疫情期间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交流。在南港乙烯项目施工现场,永康同志就乙烯项目建设、“卡脖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十四五”时期拟建项目及公司发展战略等情况与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同志深入交换了意见。
      经开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表示,在市发展改革委的系统谋划和大力支持下,南港工业区在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工园区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天津石化产业承接平台基本形成,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项目逐步落位,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未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方案》要求,牢牢把握石化产业发展窗口期,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推动工作,力争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永康同志指出,石化产业是我市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增加值、税收等方面均占有很高比重,起到了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南港工业区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布局科学、衔接紧密,高标准建设园区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重点企业不畏艰辛、迎难而上,为疫情有力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康同志表示,市发展改革委作为绿色石化产业链工作牵头单位,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大链主企业服务力度,切实为企业解决用能、用地、用海等“后顾之忧”,深入挖掘高校院所技术储备、科技创新和人才供给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对于企业拟建的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项目,将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打通堵点、补齐断点,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我市石化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特别报道之三 2022-01-19
    在另外数据表中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特别报道之二 2022-01-19
    在另外数据表中
  • 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三周年之际 2022-01-18

      思想伟力浓墨擘画,时代巨轮激越前行。
      3年前的今天,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视察天津。在高等学府,爱国情升腾报国志;在居民社区,最亮一抹“志愿红”;在名人故居,“发展”与“保护”相辅相成;在科技园区,智慧制造赋能实体经济;在繁忙港口,志在万里、蓬勃兴盛……最是情深岁寒时,渤海之滨春潮蓄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蓝图铺展,人民领袖和天津人民心心相印。
      风正帆悬,勇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为天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工作动力。3年来,全市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铭记嘱托,深学笃行,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抓铁有痕的实干、奋勇争先的豪情不断书写新的华章,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阔步前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塑区域发展新格局
      千年大计,世纪宏图。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千钧之力形塑区域发展新格局,激发区域发展新动能,注入区域发展新希望。
      融入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政治使命,也是天津乘势而上的千载良机。天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对接、融入、服务上升级加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作为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的出海口、“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天津港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
      “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寄予厚望。
      “重者重之。”市委、市政府闻令而动,把天津港发展摆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加以谋划,多次专题研究谋划,“北集南散,北优南拓”加快推进,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规划建设紧锣密鼓,为未来发展拓开空间。
      2019年成立的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领导小组,2021年又提升为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全市各方力量,充分搭建服务平台,与天津港共同奏响“志在万里”、服务国家战略的豪迈乐章。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本报资料照片)
      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2021年首次跨越2000万标箱大关。港口设施更是引领行业智慧、绿色革命──全球首次无人驾驶电动集卡编组整船作业、全球首创传统码头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智慧、绿色正成为天津港的金色名片,这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在全局中落子,于大局中推进。所见更加深远清晰,使命感亦愈发强烈。
      一张张交通规划图加速落地变为实景图。2021年底,津石高速天津东段主线完工。西接已通车的津石高速,天津港区域与雄安新区、石家庄等地将一路畅达,有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区域发展。
      一处处区域节点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京滨、京唐、津兴高铁等加快建设,天津市内已批复地铁项目全部开工,“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延伸拓展。
      交通一体化,成为京津冀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催化剂”。天津立足于“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域产业协作和创新协同等方面全面发力。去年前三季度,天津引进京冀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8.2%,占引进内资的41.7%。
      “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这一“强强联手”的产业协作模式,为高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
      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北京来津的致导科技公司负责人李治国是见证者之一,“从前几年主打无人机航电模块研发生产到今年计划延伸到做整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蓬勃成长,园区欣欣向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复制了“中关村”的品牌与运营服务,更复制了“中关村速度”。新增注册企业达907家,同比增长59.4%,北京企业占园区全部新注册企业的1/3,园区2021年前11个月的“成绩单”格外亮眼。
      跑出“中关村”速度的,还有同上赛道的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随着越来越多的办公楼、厂房、生活配套等陆续建成,2022年我们将进入大规模投产期。”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王浩充满信心。
      “筑巢引凤”后,更需“安巢暖凤”。精准支持北京疏解重点企业和承接载体,打通北京来津企业职工落户、购房、子女就学、医保联网结算等难点堵点,推动非首都功能转移落地……政府出台暖心政策,企业更加安心发展。
      走出“一亩三分地”,立足定位“功能区”,打开发展新天地。
      近年来,天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推进区域交通、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产业协同创新,强化生态共治共享,建设“871”重大生态工程,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毅前行。
      制造业立市,紧紧抓住命脉所在
      “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3年前,在天津港,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叮嘱,语重心长。
      对于天津来说,实体经济是根基所在、命脉所在。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更为天津壮大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此,市委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
      一个“立”字,凸显地位,注满决心、信心。
      制造业立市,源于这座城市辉煌的工业历史。新中国第一块手表、新中国第一台电视机……一百多年制造业发展积累的众多“第一”、赓续的基因血脉,依然承载着天津的光荣与梦想。
      制造业立市,立于这座城市发展制造业的明显优势。强大的海、空两港物流枢纽,发达的连接华北、东北、西北铁路公路网络,齐全的产业门类,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让天津底气十足。
      制造业立市,立于这座城市对科技革命的敏锐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天津率先举办世界智能大会,“以会兴业”加快引育智能科技产业,“天津智港”扬帆出征,呈现远大前景。
      方向对了,实干铺路。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勾勒清晰蓝图──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形成“1+3+4”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雁阵排空,千帆竞渡。
      智能科技,向信创产业方向发起主攻。天津正成为全国产业链条最全、自主创新能力最强、产业聚集度最高、产业支撑最有力的信创产业发展集聚区。
      滨海高新区,飞腾、麒麟、曙光、长城、360等1000余家“家族成员”抱团发展,打造了从CPU、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算、网络安全到整机终端信创全产品链条。
      “链”出活力,后势强劲。2021年,飞腾CPU和麒麟操作系统分别占国内同类市场70%和85%以上份额。目前,天津信创产业链上在建项目达96个,总投资787.55亿元。
      “智能”赋能“制造”,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天津制造业正在发生从内而外的深刻变革。
      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整车厂内,1000多台焊接机器人将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到79%,树立行业标杆;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内,配备3000多个智能传感器的生产线同时生产波轮、滚筒洗衣机,成为工业互联网和柔性制造的典范;丹佛斯天津商用压缩机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
      渤化集团旗下两家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化工“老字号”企业,历时5年整体搬到南港工业区。“两化”搬迁,成为天津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的样本。
      搬迁不是简单的空间平移,而是技术工艺、数字化、安全生产等全方位的再造。以“智能制造”为标准,从生产管理到资产管理的6大信息化平台悉数登场,实现全维度数字化、全过程可视化、全信息集成化。传统石化老企业华丽转身,变成现代智慧工厂。
      制造业企业发展,产业链配套和行业生态是关键。为此,天津组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指挥部,以培育产业链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产业链。生物医药、信息安全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壮大,“细胞谷”“北方声谷”等加快建设,认定“中国信创谷”等10个产业主题园区。
      我市产业链“筋骨”日益强壮、“血脉”加速打通。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重点产业链在链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5.1%。
      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攻坚“卡脖子”难题
      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勉励科技工作者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和鞭策,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的“势能”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能。从高校、院所到企业,瞄准科技前沿和“卡脖子”技术难题,扎实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在津沽大地上营造热气腾腾的创新气场。
      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天津科技迎来收获之年──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技术上完成“从0到1”的突破;
      2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攻克酶蛋白理性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断热稀土涂层打破国外垄断;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神工”脑机交互系统在我国重大航天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我市4位专家当选两院院士,3位外籍专家当选两院外籍院士;
      “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2万人,我市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和获奖数均位居全国第二。
      攻坚难题,天津培育自主创新源头全面开花──
      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本报资料照片)
      汇集全国顶级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5个海河实验室,均于去年揭牌运行;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
      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天津版“国之重器”加快建设;
      天津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签约,在津共建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
      以用立业,天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难点堵点,采用“揭榜挂帅”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整合科研资源,集中力量攻坚“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独门绝技”。2021年天津22个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的达12项,相比2019年增长71.4%;
      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优势,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新建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成果转化“首站”、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在海河教育园区打造“天南创新谷”,推动“大学城”向“产业城”拓展;
      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激励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政策堵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建成运行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中国(天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双双投入运营。
      秉持人民至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朝阳里社区,话语里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打通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社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成为检验天津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一份新时代庄严考卷。
      2019年,天津以党建为引领,实施“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一号改革创新工程,引入“吹哨报到”机制,推动人员力量下沉街道社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更好地服务社区百姓。
      “早看窗帘晚看灯”,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250多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社区网格员都有一本“细心账”。
      “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家庭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宝翠花都社区摸索出的“五常五送”工作法,赢得百姓点赞,被全市推广。
      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见真章。围绕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天津从体制机制上入手,果断啃“硬骨头”。
      作为一座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完善社区养老迫在眉睫。2019年7月,天津在河西区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可持续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政府规划建设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让银发族乐享社区养老。
      基层社会治理,最怕存在“两不管”地带。2020年以来,天津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的各区“飞地”问题。通过分类施策,采取依法变更行政区划、移交管辖权等方式,546块“飞地”全部落地。压实属地责任,排除安全隐患,兜底民生保障,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天津“飞地”治理经验获民政部推广。
      天津朝阳里,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从这里出发,截至2021年底,天津共有注册志愿者279万多人,占常住人口的20%,“志愿红”成为推进社区共治共享的重要力量。
      “人人可下单、人人可接单”。中新天津生态城创新推出信息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志愿服务组织在平台上发布项目,居民注册为志愿者后选择参与,党政管理部门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决策。数字化提高了服务透明度,也提升了服务精准度。
      社区里有群众需求,社区里更有群众路线。
      近年来,天津市委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向群众汇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进社区,听民情民意,解民忧民困,在同群众面对面的实践中砥砺初心使命。
      2020年,天津市组织市、区两级机关干部到社区“入队入列”,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这一做法很快被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天津市专门出台《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入列轮值工作办法(试行)》,要求市、区两级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原则上每年安排一周连续5个工作日到居住地社区入队入列、当“员”轮值,沉在社区脱产工作,促进机关干部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
      屏对屏键对键,不如面对面。和平区推出“和平夜话”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分别深入各个社区,和群众聊家常、交朋友、听意见,为群众解难题。截至目前,全区党员干部累计参加实践活动33万余次,解决群众难题7.8万余个。南开区推出“扎根网格、血脉相融”实践活动。宁河区推出“脚印万家”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敲万家门、解万家忧。
      社区是熔炉,是学校。一次次走近群众、深入群众的服务实践,解了群众的“难”,纾了群众的“结”,党群关系更加“心贴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受到教育,群众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初心使命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更牢。
      崇军重文,正能量更加丰沛充盈
      天津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崇军尚武、崇敬英雄,由来已久。
      2021年7月1日,党的百年华诞,南开大学70多名师生代表举行了一个庄重温馨的欢送仪式。曾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的南开大学入伍学子代表、法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阿斯哈尔·努尔太,重返军营,奔赴新疆反恐一线。
      厚植爱国情怀,小我融入大我。阿斯哈尔·努尔太经历兵营淬炼之后更加坚定从军报国的梦想,毅然放弃大学毕业后的其他就业机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下,天津市高校学子崇军尚武氛围高涨,走进军营报效祖国的大学生逐年增加。2021年征兵,天津大学生征集比例达92.54%,创历史新高。
      崇军不仅体现于兵营和校园,还体现于整个社会。
      天津专门规定,婚姻收养、公办养老院、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铁路、公路、文博院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要设立军人服务窗口,并设置明显标志。除现役军人外,退出现役军人也受优待。“军人依法优先”落到身边具体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退役军人保障,天津实现两个“全国率先”──率先建立“两中心两站”的四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网络,率先成立市、区两级的关爱退役军人协会。通过市、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找得到组织”。
      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运河蜿蜒北上,古长城雄踞蓟州。市中心可观“万国建筑博览会”,可游众多历史文化街区。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成为天津独特的城市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3年前在天津视察时指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天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21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长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建设工作。
      目前,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已经完成规划设计,以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学镇等3个板块,托举“运河明珠”的璀璨光华,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启动建设,黄崖关长城综合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开始实施。
      “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千多幢样式各异的小洋楼,是天津特有的城市风景线,提出了文物保护利用的大课题。天津活化利用文物资源,拿出百余幢空置小洋楼进行招商,引进科技创新、金融、高端服务业等领军企业,为老建筑聚人气、添生机,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天津是北方近代工业的摇篮。一处处工业遗产,见证了天津一百多年工业发展历史和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近年来,天津加大工业遗产保护力度。去年,完成濒危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等文物修缮,实现抢救性保护。陈塘热电厂旧址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也在稳步推进。
      天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觉悟社旧址、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体悟党的百年历史、铭记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教育基地。去年,我市专门制定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以地方立法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以史增信,以文化人。天津极为深厚的革命文化、英雄文化,千百年传承的奋斗精神、开拓精神,在新时代的光芒照耀下,更加熠熠生辉。
      历史波澜壮阔,时代海阔天空。
      天津人民感念在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亲临天津,致信祝贺世界智能大会开幕,给南开大学学子回信……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化作海河儿女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天津人民奋发前行。全市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主动,在立足长远发展中谋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殷殷嘱托犹在耳,踔厉奋发正当时。当前,天津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2022-01-08

      1月7日,市发展改革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以及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对委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总结,并对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提出要求。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到会指导,对委党史学习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步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会议指出,一年来,委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在市委第六巡回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坚持善谋善统、善作善成,有力有序推动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委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接受淬炼、经受洗礼,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取得显著成效,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会议强调,下一步,委系统各级党组织要一以贯之、一如既往,持续深化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篇章。
      委领导班子成员,委机关各党支部、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派驻纪检监察组同志参加会议。
  • 地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之十七:天津积极发挥特色优势 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2-01-05

      天津市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作为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紧密围绕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务实交流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天津新贡献。
      一是立足天津与世界联系紧密的优势,落实政策沟通成果。与世界五大洲51个国家的96个省、州、市建立友城关系,着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城市交流合作。经外交部组织,来自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60名外交官参访天津,实地了解天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对外交流情况,盛赞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度参与“中俄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对俄合作渠道不断拓展。
      二是立足天津“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优势,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天津港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数据化、码头生产自动化、服务平台智能化水平,连续创出10余项全球领先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产运营。2021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在全球国际枢纽港地位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立足国际合作平台载体的优势,促进经贸畅通再上新水平。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提档升级,在埃及在建园区中实现了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和中资企业最密,累计吸引120家企业入驻,实际投资额近13亿美元,累计销售额近30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约4000人,产业带动就业3万余人。同时,合作区正着力打造国际二手汽车暨零配件集散中心,推动我国二手汽车走向埃及乃至中东、北非地区。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正式启用,高质量高水平展会集聚不断,国际性会展平台作用凸显。
      四是立足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优势,提升资金融通服务能力。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80%以上,持续保持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区地位。自由贸易账户业务规模突破4000亿元。亚投行在北京总部之外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亚投行天津办公室在滨海新区交付启用。
      五是立足职教、科技、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夯实民心相通基础。“鲁班工坊”已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知名品牌。随着2021年埃塞俄比亚、保加利亚、摩洛哥“鲁班工坊”相继揭牌,天津已累计在亚非欧三大洲19个国家建成了20家“鲁班工坊”。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成果丰硕,签约项目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服务、高端装备等新动能项目占到四分之三以上。发挥天津在中医药领域的优势,举办2021中东欧天津医药合作论坛,建立中匈天津中医药合作中心,促进中医药技术与匈牙利医疗卫生资源务实合作、满足当地民众健康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与中东欧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
  • 开局之年稳中有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 2021-12-31

      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为2021的经济标注了诸多不凡。
      “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收官,天津交上稳健答卷──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有升──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1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加快0.7个和1.8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2%……  有降──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9%,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前三季度天津CPI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升与降的背后,诠释着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奋发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天津经济 “稳”在何处“进”在哪里  去年的最后一天,市委全会明确目标任务:“着力在‘补短、强弱、升级、奠基、惠民’上下功夫,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天津以冲刺姿态,跑出了高起步的“加速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局之年,一批重大工程紧锣密鼓。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全市第一批287个、2540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第二批446个、3107亿元重大项目在年中集中开工,坚持以项目之质提振天津发展之势,为“十四五”开新局注入了强劲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向纵深推进,三地跨区域协作日益紧密。前三季度,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150.6亿元,引进北京地区投资项目705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2.7%。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一系列“六稳”“六保”举措精准落地,天津经济恢复步伐不断提速。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与全国的速度持续拉近,两年平均增速逐季加快。就业基本稳定,新增就业人员近31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88.5%。物价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五成以上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需求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增长。  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不断释放。天津以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北方声谷”建设,一批具备潜力的企业培养壮大,点燃未来经济发展新引擎。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倍、96.8%和70%。  高质量发展 信心和底气来自何方  牢固树立、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的原动力。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发现,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矢志创新,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大批传统产业依托产学研合作,转型升级全面提速。  聚焦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点,天津“十四五”规划提出“制造业立市”的战略之举,紧紧围绕“1+3+4”的现代产业体系,深耕12条重点产业链。逐链编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行“链长制”,由市领导担任链长,组建专家服务团,高标准确定工作目标,“链”出发展新动能。  11月初,纬湃科技宣布其亚太区混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系统研发中心在滨海新区正式投用。“天津的供应链非常完善,客户和上游供应商都在新区,这些对我们企业发展非常有帮助。”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如此评价。  纬湃科技在动力总成电气化领域拥有15年专业经验,突破新能源整车和动力总成、氢燃料电堆等一批新技术,正是天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的目标之一。  各方通力协作、强力推进,12条产业链拧紧链条、初现成效。前三季度,在链企业产值、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1.4%、75.1%,同比增长23.5%、11.7%,合计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倒逼科技创新,天津瞄准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主攻方向,5个海河实验室全部揭牌运行,既有“0到1”的创新突破,更有“1到N”的成果转化,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天津贡献。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天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深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温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  十月金秋,在国际上同类会议或取消举办或在线上举办的形势下,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如期启幕,参会企业积极性高涨,参展规模达到疫情前水平。这彰显了中国企业的自信与实力,更体现了国内外对天津寄予厚望──“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需要与天津更多合作、互利共赢。”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直言。  世界智能大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一个个开放合作平台,成为天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勾勒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图景。  全年冲刺最后阶段,天津港捷报再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这一历史性跨越,以逆势增长为开局之年写下完美一笔。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2021的赛道终点展望新征途,天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
      
  • 城市管理,细微之处见温度! 2021-12-29
    在另外数据表中
  • 制造业立市,天津的坚守与创新 2021-12-23
    在另外数据表中
  • 打好稳就业“组合拳”,最新成绩单出炉! 2021-12-21
    在另外数据表中
  • 天津又诞生一个千亿级IPO!“加速跑”密码在这里! 2021-12-21
    在另外数据表中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