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互联网+”
“互联网+”
推进“互联网+农业”不是“做盆景”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16-08-29 11:05
sm(1).jpg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王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目前各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为农业信息化注入了新鲜生机和蓬勃动力,智能农业、数据农业的美好前景已经显现。

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方位的渗入,为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现代化的发展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在机械化、化学化、工业化方面虽有所成就,但总体仍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农业经济体数十年时间。今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有望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催化剂,为中国农业搭上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列车、赶超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但必须要看到,“互联网+农业”不是政府和企业给农户拉根网线就能“一加了之”。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农业项目,具有一定的政府色彩、“盆景”特征,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把互联网技术植入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面临着技术滞后、基础设施缺失、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问题。此外,互联网+农业是以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市场化为前提,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整体推广难度有待时日。

推进“互联网+农业”不是“做盆景”。展望“十三五”,“互联网+农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让“盆景”成为“风景”,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我国“互联网+农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不同阶段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关键技术和保障措施,统筹解决好“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让“盆景”成为“风景”,还要做好具体路径规划。在流通环节,在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地区,可大力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在生产、养殖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过高、设备太贵,在物联网技术实现量产之前,可先从经济效益较好的设施农业推广,在测土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上先用起来。

让“盆景”成为“风景”,还要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来看,技术和资金是阻碍互联网农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在国家层面对互联网农业企业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让“互联网+农业”有人做、有钱做,让互联网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