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互联网+”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 “互联网+”让创新驱动成为绿色崛起的新引擎 2016-08-29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俨然已成为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名词。甚至有专家认为“互联网+”将会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所蕴藏的潜力不容置疑。在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互联网+”继续成为了主角。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6月24日 中国政府网)
      “互联网+”是什么?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来势凶猛的冲击下,传统行业悲喜交加。无论是传媒业、零售业、家电业还是生物业,都正在被互联网深深改变。
      传统的商业模式自身也在推进社会进步,但互联网的模式会无限倍的放大原来的效率。我们无法用具体的数字估量互联网对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然而我们已直观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惊人变化。传统产业从来都不能逃离新技术对于它的检验,相反的,如何借助互联网找到自己发展的机会,这才是传统行业的发展真正顺应了时代潮流,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
      “互联网+”将人、物、商业和万物联系在一起,冲破经济与技术的限制,建立任何连接的可能,从而产生颠覆性创新的力量,改变商业模式、改变业态、改变产业。也许昨天还在骄傲自满,视自己为“站在传统企业门口的野蛮人”,早上爬起来,便发觉已经被其他企业超越,自己一不小心变成了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永不关闭自己的想象,始终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才可以拥有掌控未来和感受未来的机会。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不仅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要更加稳健,更重要的是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整合优化行业资源、节省交易成本、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加速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依靠创新推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由量到质的提升。因此,制定和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如今,“两化”深度融合又成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互联网打破信息垄断,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新环境,使大批小微企业成为创新的生力军,催生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态,并逐渐成长壮大为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更替演进,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4号的常务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支持措施,为“互联网+”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挣脱不合理制度的束缚,为“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芯片、高端服务器等应用的研发;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公共服务;进一步适应“互联网+”的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的上市;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加强风险监测,提升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水平。
      经过20多年一层一层的发展,互联网迎来了“最好的时代”。能不能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取决于政策安排是否符合互联网规律,制度创新是否合适。相信《“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出台,定会让创新驱动成为绿色崛起的新引擎,准确定位,让各行各业搭乘“互联网+”快车向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目标迈进。“互联网+”的明天,就是我们要的未来。(夏 生)
      
  • “互联网+”顶层设计出炉 国务院明确11个重点 2016-08-29

      核心提示: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互联网+”有了顶层设计。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我们过去常说,在信息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在,我们很可能就站在这样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李克强表示。
      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会议认为,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
      五措并举推“互联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这一计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与起草,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规划。
      有关部门的汇报材料中,推进“互联网+”行动原来界定在一定领域内,但李克强认为,这些界定很难完全覆盖“互联网+”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政策之风劲吹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出于中国经济深刻变革的需要。
      “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到‘互联网+’,这是一脉相承的。”李克强说,“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将会培育中国经济新动能,打造中国未来增长新引擎。”
      为了推进“互联网+”,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项支持措施:
      一是清理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促进创业创新,让产业融合发展拥有广阔空间。二是实施支撑保障“互联网+”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等研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三是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公共服务,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四是适应“互联网+”特点,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力度,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展股权众筹等试点,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五是注重安全规范,加强风险监测,完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公平竞争。用“互联网+”助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力促产业跨界融合
      专家指出,无论是从此前的数次政策吹风还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行动计划的部署都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以“互联网+”深度改造传统行业,促进产业跨界升级,进而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是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意所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进“互联网+”促进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促进产业跨界融合。
      刚刚过去的端午,传统食品企业五芳斋电商营业额预计达到1.4亿以上,线上占据的市场份额接近60%。通过互联网改造渠道,这家传统企业寻找到新的爆发点。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寇宗来认为,线上对线下的改造,对中国经济的转型非常重要,通过互联网把原先分散的信息共享起来,能极大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也是现在政府大力支持“互联网+”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改造正在各行各业发生。
      “中国有近7亿网民,互联网市场巨大。”李克强说,“集众智可以成大事,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的叠加效应,通过互联网把亿万大众的智慧激发出来。”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今年曾多次在部委和地方政府就“互联网+”授课,或参与研讨,内容多涉及“互联网+”如何与传统企业结合。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刘兴亮说,“一方面‘互联网+’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它与政府工作相结合,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互联网+医疗”已为民众就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根据腾讯研究院数据,全国已有近100家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移动化的就诊服务和快捷支付,累积超过1200家医院支持微信挂号,服务累计超过300万患者,大大提升了就医效率,节约了公共资源。
      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表示,推进“互联网+”行动,不仅要有具体措施,更重要的,是要给社会一种发展信心。(何苗 江威 记者张梦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 推进“互联网+农业”不是“做盆景” 2016-08-29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 王宇)“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目前各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为农业信息化注入了新鲜生机和蓬勃动力,智能农业、数据农业的美好前景已经显现。
      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方位的渗入,为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错失了现代化的发展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在机械化、化学化、工业化方面虽有所成就,但总体仍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农业经济体数十年时间。今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农业”,有望成为农业信息化的催化剂,为中国农业搭上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列车、赶超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但必须要看到,“互联网+农业”不是政府和企业给农户拉根网线就能“一加了之”。目前的一些互联网+农业项目,具有一定的政府色彩、“盆景”特征,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把互联网技术植入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面临着技术滞后、基础设施缺失、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问题。此外,互联网+农业是以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市场化为前提,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较低,整体推广难度有待时日。
      推进“互联网+农业”不是“做盆景”。展望“十三五”,“互联网+农业”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让“盆景”成为“风景”,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我国“互联网+农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明确不同阶段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关键技术和保障措施,统筹解决好“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让“盆景”成为“风景”,还要做好具体路径规划。在流通环节,在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地区,可大力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在生产、养殖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过高、设备太贵,在物联网技术实现量产之前,可先从经济效益较好的设施农业推广,在测土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上先用起来。
      让“盆景”成为“风景”,还要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来看,技术和资金是阻碍互联网农业做大做强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在国家层面对互联网农业企业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让“互联网+农业”有人做、有钱做,让互联网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 把握“互联网+”的本质与增长模式 2016-08-2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需要进一步认清“互联网+”的本质与增长模式。
      “互联网+”的本质:融合与创新
      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扩散与应用、不断释放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也就是说,“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运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融合与创新。
      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具有全球化、开放性、分布式、交互式、去中心化、海量信息等特征。互联网具备的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精神使信息或数据的潜能得以爆发,转化为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因此,“互联网+”的推进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目前,互联网应用多半是在营销管理、售后服务、采购(B2B、B2C)等环节,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给社会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可以说,“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过程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互联网化,愿景是再造产业空间,口号是“让商业回归本质”,抓手是传统企业推进开放式创新,结果是一切公司都是拥有数据的公司。
      “互联网+”的增长要素:数据资源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和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新增长理论”,将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此后又有学者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化过程后,信息(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快速提高,海量数据的积累与交换、分析与运用极大地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信息(数据)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同时,信息(数据)要素显现出不同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物质要素的经济特征:一是具有即时性,数据生成实时在线,处理速度快,与经济发展同步;二是信息(数据)要素的出让者并未因出让数据而丧失数据的使用价值,具有共享性特征;三是信息(数据)具有边际生产力递增性,即数据在使用过程中非但没有被消耗,还会产生新的数据。
      “互联网+”的魅力正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运用。IT(信息技术)时代的工具集中体现为“硬件+软件”,而DT(数据技术)时代的工具突出表现为“云计算+大数据”。IT时代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DT时代是升级阶段,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集中于数据本身,开放流动、结构多样的海量数据是应用焦点。在生产要素层面,数据投入大量替代物质投入,数据技术与其他技术一起驱动经济强劲增长。当前,互联网经济正在倒逼一个个产业的互联网化、在线化、数据化。由于数据具有共享性和边际生产力递增性,数据要素投入和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物质要素节约,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于传统产业各个领域和门类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方向,这不仅为互联网带来新的增长和创新空间,而且将带动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深刻转型。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客户主导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海量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没有“云商业”逻辑的发展与成熟,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主导模式就是纸上谈兵。
      互联网汇聚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既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协作成本,也降低了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作成本,买卖双方从未如此容易地实现对接。这种协同成本的持续下降,使得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可以更容易地汇集、分类、呈现零散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随着一个又一个环节被互联网化,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撑下,产(B)消(C)双方开始新一轮协同演化。C端消费者的角色与行为,借助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力量发生根本转变,让B端企业既感受到巨大的变革压力,也看到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商业模式的曙光。“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也是消费者主权时代,消费者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以行动兑现消费者主权,全力满足顾客需求,真正实现价值共创,正在成为一批目光敏锐的互联网企业的实际行动。
      “互联网+”的组织模式:云端制与小微化
      在“云(云计算)+网(互联网)+端(智能终端)”的信息传导模式下,开放式、分布式、对等性等技术特征必然映射到企业组织管理之中,企业组织模式开始出现云端制与小微化。
      随着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广泛而深入地联网,企业面对着至少三张正在形成的“网络”:基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且相互连接的动态需求网络,基于企业间分工协作的协同网络,基于企业内部结构并以流程为核心的结构网络。面对这三张网络,企业只有实现组织模式转变,以“云端制”来构建组织模式,才能真实有效地感知、捕捉、响应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价值链角度看,企业设计、研发、制造等多个环节都出现了一种突破企业边界、提升社会化协作的趋势,如众包模式。从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看,B2C的模式是由企业向消费者单向交付价值;在C2B模式下,价值将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如消费者点评、设计参与、个性订制等。从产业组织视角看,更多企业在走向“云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方式。
      “互联网+”也在加速企业组织小微化趋势。随着多品种、小批量范围经济在众多行业不断扩展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规模逐步走向小微化。
      
  • “互联网+”推动行业转型 2016-08-29

      10月10日,《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此后,有关这两份征求意见稿的争论延续至今。
      支持者认为,这两份文件切中要害,打破了出租汽车经营权归属的痼疾,推进了出租汽车业的改革。反对者表示,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与传统出租汽车的发展模式不同,如果沿袭既有的管理思路,将限制新业态的发展,对改革也是一种伤害。
      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争论本身就是征求意见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结果。在这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听取各方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政策的完善以及实施起来更加顺利,大有好处。同时,我们如果从更宏观的层面来思考这次争论,就不难看到,“互联网+”的冲击波,正在逐渐渗透进各个传统行业,并推动其发生深刻的变革。
      从历史上看,有关出租汽车业改革的呼吁已不是一天两天,但却进展缓慢。客观来说,这并非政策制定者或是业内不想或是不愿,更多的是囿于种种无形的阻力难以推进。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王丽梅就坦言,在禁止出租车经营权转让这方面,业界已呼吁了10多年,改革难度可见一斑。
      然而改革还是迅速地来临了。自去年各个移动互联网公司推出“专车”服务之后,其扩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停滞多年的出租汽车业的改革契机终于出现,几乎整个行业都对改革充满期待。
      这种改变,恰如今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中所言,“基于互联网等方式的创业创新蓬勃兴起......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动力强劲,潜力巨大。”这也恰恰是我国今年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要义所在。
      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互联网+”积极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并不意味着放弃规制。两份文件中对出租汽车行业基本规则有规定,但现在有声音对此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反对,这也是不理性的。推动改革,并不意味着彻底市场化,尤其是在涉及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领域。改革的方向应是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并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整个出租汽车行业的变革,进而提升“互联网+”推动传统行业转型的速度。
      
  • “互联网+”成国家行动 将对“拦路虎”开刀 2016-08-29

      现身《政府工作报告》仅三个多月后,“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模式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行动计划。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现代农业等11个产业的“互联网+”目标并提出系列支持措施。其中,“清理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排名居首。
      从网络购物到手机叫车,近年来,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改变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域显现。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将“互联网+”比作类似电力的一种新能源,“这种能源未来将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动能。其中‘连接’是核心,‘连接一切’才能彻底引爆力量”。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把“互联网+”视为比蒸汽机和电气化更具强渗透性的一场革命。在这场变革中,许多传统产业肯定会慢慢被淘汰出局,大量新型服务业会不断增长。
      除了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中国经济提供增量,“互联网+”也能够重构传统行业,通过存量改造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指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兴起为传统行业转型奠定了基础。比如说零售端电子商务的应用,就带动了供应链和制造方式的变革。
      一些面临产能过剩、利润下滑困境的企业也开始利用“互联网+”自救。据业内人士统计,全国钢铁类电子商务平台已接近180家。
      不过,“互联网+”推进所需要的技术平台对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成本的提升。韩都衣舍CEO赵迎光就表示,作为草根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其推动“互联网+”就感受到人力、技术、设备投入巨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难等苦恼。
      针对这一问题,此番发布的“指导意见”做出系列安排:官方未来将实施支撑保障“互联网+”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力度,开展股权众筹等试点,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
      不过,硬件“基础设施”的满足绝非政策全部。业内人士表示,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打破利益藩篱和政策制度阻力更是让相关行业“加上”互联网的关键。
      对于这种阻力,马化腾深有体会。他回忆说,两年前,微信替代电信运营商的议题就给了他很大压力。而在推进互联网金融过程中,腾讯与阿里和金融业的整合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近“滴滴”和“快的”的竞争以及互联网交通领域的监管问题更是引发了各方热议。
      不过考虑到互联网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官方已经意识到,在一些矛盾出现时,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互联网,同时用更为严谨的态度去审视自身的监管行为。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綦成元在谈到打车软件时就表示,互联网和各个领域深度融合会产生许多新商业模式。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一些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
      国务院此番更是明确表态将为“互联网+”发展打掉“拦路虎”。在各项支持措施中,排名第一的正是:“清理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促进创业创新,让产业融合发展拥有广阔空间”。
      同时,“指导意见”还强调要完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公平竞争。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要推进“互联网+”未来还需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及时探索新的法规,使产业健康而持续发展;从业者也须加强自律,“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就是底线,从业者不要去踩红线,不要去伤害行业。”
      
  • “互联网+”为传统产业带来无限可能 2016-08-2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会议认为,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展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相关支持措施。
      今年以来,“互联网+”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改革的必然之举。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面临挑战。而“互联网+”,则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一剂“良药”。
      “互联网+”,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推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够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新产业、新业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多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正在涌入“互联网+”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一批批新的明星企业正在崛起。这些新行业、新企业在带动就业增长、推动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许多人切身体会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出行可以用手机叫车,旅游可以网上预订机票酒店,“宅”在家中也可以用手机订餐,这些都是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而不断涌现的新行业、新企业,也在进一步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提升竞争实力。我们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正与手机淘宝、微信的合作,并通过打折、促销等手段,与阿里、京东等网上商城争抢市场份额;传统的银行业,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应对支付宝、余额宝等带来的竞争压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以说,从来没有哪项技术或产业,能像互联网这样拥有强大的驱动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催生新经济、赢得“后发优势”。“互联网+”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辅相成,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几乎所有行业都可能因此而前途无量。
      现在,互联网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现代历次技术浪潮与产业革命中,中国一直是处于追赶者的位置,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为中国经济赶超发展提供了可能。
      
  • “互联网+”是道乘法题 2016-08-29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部署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领域发展的目标任务。这无疑给当下火热的“互联网+”再添一把火,有助于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从各个层面渗入产业发展,催生各类新型商业模式。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又孕育出大量新业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群,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
      然而必须看到,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其作用绝不局限于目前电商模式带来的网络交易繁荣。如果说当前电商模式的竞争力主要是降低了产品销售的成本、发生在流通环节,那么,互联网未来更大的价值挖掘,将是全方位切入包括生产、交易、流通、消费在内的全产业链条,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形式上,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将从目前以“消费型互联网”为主,转向“消费型互联网”与“工业型互联网”并重。
      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考察,才能更好理解国家何以如此高度重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看到其目的绝非要把各相关产业生硬地“+”到互联网这个渠道上来,而是希望这些行业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发生乘数效应,甚至带来产业裂变。以此次会议提出的“协同制造”为例,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这种新的制造模式将打破时间、空间的约束,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信息,从而第一时间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缩短生产周期、最有效地实现设计生产的柔性订制,从而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库存和生产经营成本。同样,在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领域,互联网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的空间都很大。如果“互联网+”的理念能尽快被行业经营者、决策者所理解和应用,相应的配套政策能不断完善,这些行业的运行效率将发生质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将不断聚集,转型升级的目标也将加快实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次制定的政策措施集中发力于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解除不合理政策束缚、加强公共产品服务、注重风险监管——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做、必须做,而市场自身无法完成的事。至于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兼并联合、壮大新的业态等,则交给市场内的企业和创业者去完成。这也充分体现了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识及其成果。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