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示范小城镇建设
示范小城镇建设
  • 本市启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17-11-27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三年内打造成津郊支柱产业
      ■ 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150万人次,消费规模突破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
      日前,市农委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150万人次,消费规模突破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新理念,本市将依托宝坻区、宁河区的湿地资源,滨海新区的滨海资源,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区的运河资源打造三条生态观光廊道,围绕北部山水、中部大田、东南沿海打造三大休闲养生板块。年底前,各区都要拿出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引入大集团、大公司资本,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入股、产学研合作、联农带农等多种形式,集聚乡村优势资源,推进与旅游、教育、文化、加工、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30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领军企业和100家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以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旅游特色村为平台,培育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的休闲产业项目。从明年起,利用三年的时间,打造10个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结合紧、支撑体系完善的田园综合体,提升30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村(点)的旅游产业功能;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发展20个功能齐全、产业集聚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提升20个休闲农业集聚区。2018年宝坻八门城稻海田园综合体等试点项目要率先启动建设。
      本市将鼓励龙头企业、休闲园区建立农创空间,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业科技人员等新农民,利用新技术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积极推动天津休闲农业网电子商务平台和“APP”手机应用系统明年上线,为农村创客和消费者提供专业资讯和信息化服务。打造蓟州山野养生游、滨海渔业休闲游、武清运河风情体验游、宝坻大田湿地观光游等一批特色品牌,塑造“津味乡田,乐活休闲”的整体形象。通过节庆会展、主题活动、经营主体形象设计等,提升现有品牌的趣味性、体验性和独特性,三年内培育一批拿得出、叫得响、信誉高、受欢迎的天津特色品牌。
      此外,本市还将借助京津冀休闲农业发展联盟和区域经济发展联合会的平台力量,加大对口帮扶地区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2018年力争建设20个旅游功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精品帮扶村。到2020年,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蓟州区博物馆 提升改造明年完成 2017-11-16

      为了让广大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蓟州历史文化,蓟州区加紧实施蓟州区博物馆提升改造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届时将正式对外开放。
      据介绍,蓟州区博物馆位于蓟州文物保护所院内和独乐寺相连,内存大量蓟州出土的古代瓷器、玉器、铜器和其他珍贵文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此次提升改造将扩大展厅面积,改善文物日常保护环境,其中将特别满足一些珍贵文物所需温湿度的要求。
      
  • 西青区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2017-11-10

      截至9月底,西青区7个示范镇9个项目累计开工833.19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620.6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03.7亿元,已有47个村、11.4万人还迁入住,累计出让土地462.87公顷,累计出让金额301.36亿元,完成土地复垦571.25公顷。
      
  • 天津发布鱼坞小镇·官港特色小镇项目 2017-10-16

      在今天举行的第七届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上,天津滨海新区发布鱼坞小镇·官港项目暨天津大道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带概念,滨海新区将在在官港地区打造名为“鱼坞小镇 · 官港”的特色小镇,小镇以文创产业发展为核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成为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发布会上,天津滨海新区古林街道办事处、官港森林绿化基地管理处以及鱼坞众创空间三方就鱼坞小镇·官港项目签约。据天津德道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鱼坞创始人姜一介绍,鱼坞小镇·官港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古林街官港地区,其中陆地面积17.7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5.14平方公里,共计22.85平方公里,由古林街、官港绿化处、鱼坞三方共建,主要产业方向为“5+1”,包含:影视、艺术、教育、旅游、康养和体育六大板块。
      发布会上还就天津大道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带概念作了相关发布。天津大道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带以天津大道为轴心,连接天津新老城区,东起天津自贸区大沽炮台,西至海河高教园区,是由沿途大沽炮台、天津船厂、潮音寺、彩带公园、响螺湾极地海洋馆、龙达温泉、鱼坞小镇·官港、华盛寺、宝成博物馆、海河高教园区等文创资源。鱼坞小镇·官港项目的落地,布一子活全局,鱼坞小镇·官港项目托起天津大道中部板块,连接起天津大道东部自贸区板块和天津大道西部海河高教园区板块,从而使天津大道文化创意产业带概念成形,进而连接和服务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带动海河南岸崛起。
      
  • 渔阳金秋旅游节启动 2017-09-27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蓟州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区旅游资源、景区特色和所取得的成绩,并发布了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渔阳金秋旅游节活动内容。
      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渔阳金秋旅游节举办时间从9月26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历时20天,推出20多项旅游活动内容,重点包括:京津冀媒体走进蓟州采风、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梨木台第三届登山徒步大会、第十七届渔阳金秋菊花展、西井峪金秋庆丰宴、“相约京津花园 畅享欢乐金秋”蓟州采摘节、渔阳红叶节等。
      
  • 武清:加快打造“无煤化”示范区 2017-09-15

      根据《京津冀2016—2017年重点区域“煤改电”实施方案》,国网天津电力将在武清区重点打造“无煤化”示范区。昨天国网天津武清供电公司派出350余人到17个煤改电现场同时开展作业,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向着9月底前完成10.9万户村民实现电采暖目标冲刺。
      截至目前,已完成151个村验收,累计完成335个村,99917户改造任务,完工率92%。预计9月底可完成363个村10.9万户“煤改电”改造,到年底,可实现消减目标年21.8万吨散煤。
      
  • 夏新调研潘庄镇 做示范镇建设和园区发展的典范 2017-09-11
  • 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 2017-08-28

      2017年8月,住建办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现场答辩、专家审查,拟将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等276个镇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葛沽镇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中下游南岸,镇域面积44.1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葛沽镇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商务区之间,东临塘沽,北依海河,南与官港湖接壤,西与双桥河镇相邻,是津南区唯一坐落在滨海新区之内的建制镇。葛沽镇是天津市经济强镇。镇域内涌现出一批以荣程钢铁集团、立林集团、甘泉集团为代表的优质民营企业。近年来,葛沽镇先后被确立为天津市示范小城镇、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天津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联合国项目的试点小城镇。
      
  • 蓟州下营镇入选全国首批 运动休闲小镇 2017-08-14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名单,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蓟州区下营镇成为本市唯一入选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近年来,蓟州区下营镇积极挖掘人文历史及文化资源,以徒步健身、登山旅游、长城探秘、攀岩、拓展、自行车运动等运动旅游项目为基础,积极打造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该镇突出“旅游+体育”特色,连续举办了长城国际马拉松运动会、翼装飞行、承接过京津冀自行车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在体育赛事活动的助推下,该镇经济快速发展,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关链接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据了解,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指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良好体育产业基础、集运动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基地。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以带动所在区域打造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按照规定,对纳入名单的特色小镇,除了一次性得到一定经费资助、体育设施标准化设计样式帮助外,还将会享受赛事资源配置和其他多种扶持举措。
      
  • 天津联手央企推新城镇化 让70万农民深入小城镇居住 2017-08-08

      正在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天津市将联手央企,实现城市的综合性开发。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17年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上,天津市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公司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建方程”)签约三个新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近900亿元。
      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在出席此次论坛时表示,当前天津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改革新机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围绕城乡一体化,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登记制,破解资金和土地的双重约束,使70万农民深入小城镇居住;围绕产权融合,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有特色、适宜产业聚集、生态宜居的特色城镇;围绕农业转移人口适合化,实施农村城镇化三项改革,让近30万农民成为享股金、薪金、租金、保障金的新市民。
      孙文魁透露,天津计划到2020年再创建10个市级湿地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使50万人深入小城镇居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4%以上。推进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力争在投融资机制、产城融合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经验。
      早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时,2010年10月,中建方程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塘沽湾项目约21万平方公里土地。
      塘沽湾是中建方程实施的第一个包含土地一级开发全过程的城镇综合建设项目,由中建方程负责开发、中建六局负责建设。该项目采用城市综合开发模式运营,通过推动向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发展,实现纵向一体化,打破了传统的一级土地整理、二级房地产开发、三级城市运营彼此分割状态,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开创性地实现了“微城市”一二三级联动的开发运营。这也确保了这块区域的开发从一开始就贯彻执行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官庆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建筑通过组建中建方程这个专业平台,发挥公司全产业链优势,提供一揽子服务,努力做地方政府城市综合建设和运营最佳合作人。截至2016年末,中国建筑城镇综合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已超过1400亿元。同样参加此次论坛的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表示,推动新型城镇化,首要的问题就是结合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中建的城镇化实践主要是政企合作,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城镇的开发建设,实现一、二、三级联动开发,完成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居民搬迁、建设施工、招商引资等城市运营等,确保成本、配套、规划、落地的可控。中建这样的模式代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种发展方向,为今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 蓟州湿地 江南韵味 2017-08-08

      图为游客自驾电瓶船在湿地荷塘内欣赏荷花。
      本市蓟州区穿芳峪镇大巨各庄3000亩人工湿地打造完成并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湿地内荷塘、苇荡,小桥、池塘、人家,一派江南水乡韵味,不仅成为人们接近自然的好去处,同时也为于桥水库周边的环境保护增添了“滤网”与“屏障”。
      
  • 宝坻区推出旅游景区联票 2017-07-06

      迈出旅游业提质升级新步伐
      2017年以来,为加快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宝坻区旅游局会同京津新城管委会等部门,指导推动区内各旅游企业加强资源整合,推出了包括帝景温泉度假村、大唐湿地乐园、晶宝温泉农庄等区内8个旅游项目在内的景区联票,自4月份推出以来,已经销售多套,实现了开门红。
      景区联票实现了全区一张票,对宝坻区旅游业提质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推动,宝坻区在帝景温泉度假村、晶宝温泉农庄等景点的基础上,建设运营了大唐湿地乐园、帝景滑雪场等新的旅游项目。2015年以来,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打造了小辛码头、李宦庄、小靳庄、牛庄子、庞家湾等一批核心旅游村,建成了中国葫芦博物馆、北方菊花基地、士国庄园等一批龙头项目。这些旅游项目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但在对外营销方面长期各自为战,单打独斗,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景区联票把区内各个景点联合起来,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形成了对外营销的拳头产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得了先机。
      景区联票迈出了旅游资源整合的第一步。随着梦东方大型旅游综合体等核心项目的建设,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功能的提升,以及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步伐的加快,景区联票将不断丰富和拓展内容,积极打造面向京津两大城市群的品牌产品,
      区旅游局将加大景区联票的宣传推介力度,会同京津新城管委会等部门,指导推动各旅游企业对景区联票功能进行细分,适时推出季节性、区域性、主题性等不同内容的套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通过展览会、推介会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推介景区联票,不断扩大宝坻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蓟州区获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2017-07-05

      日前,蓟州区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名单。2017年,全区旅游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20亿元,接待游客数量预计达到2100万人次。
      据介绍,此次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申报成功,将极大提升蓟州区旅游对外影响力,也将获得国家旅游局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积极支持,有利于蓟州区打造全域、全时、全链旅游产业,将为加快建成高水平的中等规模现代化旅游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 武清区工业旅游健康发展 2017-06-29

      提升改造工业游线路布局
      今年以来,武清区伊利酸奶健康产业园积极抢抓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机遇,不断创新经营思路,积极升级企业文化,提升改造原有工业游线路布局及景观,营造了全新的工业旅游氛围。
      按照工业旅游设计要求,此次改造以企业文化参观走廊为主线,在原有基础上充分融入奶滴、奶浪造型,整体生产以白色为基调,体现出车间现代、整洁、美观的企业文化。
      在接待大厅, LED显示屏可以动态展示伊利各种产品环节的生产工艺以及质量管控手段,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生产状况。大厅内还原了内蒙古草原景观,放置了蒙古包、奶牛模型,铺设了仿真草坪绿地,使游客一进入车间便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之中。
      在参观走廊,全新的工艺沙盘从平面到立体地全方位展示了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使消费者一目了然。企业文化展板分为安全、创新、质量、国际化、发展历程、社会责任、领导关怀、荣誉业绩、产品展示九大模块,色彩丰富,内容新颖,充分展示了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同时,参观区域还实现了全程互联网覆盖,可以与大厅、走廊全多媒体设备互联,并与讲解员iPad互通,方便游客进行互动。
      在产品展示厅,卡通房屋造型、造型沙发、卡通米老鼠和卡通奶牛小品尤为醒目。重新装修的游客活动室、新安装的卡通讲台、涂鸦黑板、各种产品展示柜、售卖服务台等设施处处体现着企业的人文情怀。
      作为市级工业游示范点和国家2A级景区,目前,伊利工业游品牌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正在成为武清区工业旅游的一大亮点。企业已经连续三年成功开展亲子主题的工业游活动,使生产流程更为“透明化”,深化了与消费者的联动,进一步助力武清工业旅游健康发展。
      
  • 小站镇旅游发展形成新格局 2017-06-29

      板块清晰 特色鲜明 产业融合
      按照津南区委、区政府对小站镇旅游的发展定位,小站镇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突出特色,加快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着力在打造活动品牌、市场运营、宣传推介三个方面下功夫,目前已形成板块清晰、特色鲜明、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以打造小站旅游活动为核心,做大做强三大旅游板块。一是农业休闲板块。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业园区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支点,完善农业园区的旅游元素,增添了动物园、拾蛋园、钓鱼园等项目,推出了“草莓采摘节”、“春季采摘节”、小站稻开镰仪式等子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二是现代休闲板块。以米立方为龙头,推出系列活动,丰富节假日旅游氛围,开通暑期夜场等活动,抢占暑期市场。三是历史文化板块。以小站练兵园为载体,推出以军事嘉年华为主题的活动,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军事文化主题奠定了基础。
      为提升景点的知名度,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建立微博、微信平台,小站镇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以都市农业园为目的地的学生实践游、户外培训游、亲子游受到中小学校、培训教育机构的青睐,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客流群体。小站练兵园、米立方等景区逐步打开旅行社市场,散客关注度增强,接待水平大幅提升。
      
  • 宝坻区旅游特色村聚人气 2017-06-29

      林亭口镇小靳庄举办大蒜旅游节活动
      宝坻区林亭口镇“迎七一,品蒜香” 大蒜旅游节,将于7月1日在小靳庄旅游特色村举行,活动期间除大蒜展卖之外,还将安排“蒜香随手拍”、 趣味骑行、乡村文化艺术表演等多项活动。
      宝坻区素有“三辣之乡”之称,以盛产六瓣红大蒜、五叶齐大葱、优种天鹰椒而享誉全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获得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称号,以其独特的品质受到人们的欢迎。
      林亭口镇是宝坻“三辣”主产区,出产的“六瓣红”大蒜历史上久负盛名。林亭口一带曾经历过两次海水入侵,形成了独特的碗底地貌。后来淤泥沉积,使得土壤中饱含丰富的营养,种出来的大蒜品质独特,大蒜素含量高出普通大蒜57%,并且富含维C、硒等成分。其味道辛辣醇香,十分纯正,并且汁液黏稠,胶质多。据有记载,明清时期,制作绢花和裱糊工艺品,一定要用宝坻红蒜做粘和剂,牢固而不受虫蛀。
      林亭口镇作为箭杆河文化旅游集聚区的重要节点,近两年陆续打造了小靳庄、白毛庄、东凤窝等一批旅游特色村。2017年1月以来,林亭口镇与专业团队联手,先后举办了“舌尖上的林亭口”美食大赛、以“树木为友、土壤相亲、农家美食”为主题的植树节活动、京津冀大众嗨走徒步大赛等多项旅游节庆,凝聚了人气,扩大了影响。林亭口镇在举办大蒜旅游节之后,还将举办多项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
      
  • 小站镇旅游发展多元化 2017-06-22

      上半年旅游工作稳步提升见成效
      为贯彻落实津南区委、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工作精神,积极完善小站镇旅游行业的不足,着力开发小站旅游潜在魅力,突出小站旅游可看性、可玩性、可停留,小站镇将旅游引入了多元化的发展快速路。
      2017年小站镇旅游工作者怀着饱满的热忱,发挥各景点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开拓进取,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思维开发品牌性旅游活动,促进小站镇旅游创新高。名洋湖首届冰雪稻草文化旅游节、大樱桃采摘节、旅游日活动、立方“首届旅游嘉年华—暨海世界米立方水上狂环节”活动、名洋湖蔬菜总动员、练兵园风车展并参与中央台电视剧《换了人间》,以及《天津地方特色资源》《天津名人》专题片拍摄等精彩活动相继与广大游客见面。
      除此之外,小站镇还在提升旅游知名度上做文章,自主开发微博、微信平台,发布更新旅游信息100余篇,在微信微博平台上推出小站故事多连载,点击率得到增长,同时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提升游客人数。对接天津市各大旅行社,推广小站练兵园、名洋湖都市庄园线路,与东丽、河东、和平、南开、河北五个区的旅行社进行跟踪对接,洽谈吸引天津市各区的中小学生旅行团队;练兵园与鼎屹君辉、天鹅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拓展票务;与居贤文化、园林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开展亲子团业务,发展亲子旅游活动;与汇宇票务洽谈线上销售业务,签订独家合作协议;与碧桂园酒店、名洋湖景区等做联票活动,发展旅游合作。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小站镇旅游再上新台阶, 2017年上半年接待人数19余万人次,收入突破千万元。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