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机构信息  >  直属单位  >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 “信易贷”助力我市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10-28
    “信易贷”助力我市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朱鹏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正高级经济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壮大民营经济”等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信用,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提出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新时代,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发展环境对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我市在2023年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9条措施;2024年天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融资问题一是困扰我市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要痛点,当前我市已初步建成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信易贷”框架体系和运作模式,搭建了“信易贷”平台,它综合运用各类金融科技手段,归集整合中小微企业各类信用信息,并开展信用精准评价,让中小微企业更便捷、更低成本地获得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助力优化良好的发展环境。由此,开展此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信易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一)“信易贷”内涵“信易贷”主要是基于企业信用大数据,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企业开展综合信用评价,让信用好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享受更便捷的贷款审批通道等,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二)“信易贷”对中小企业融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易贷有助于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优化地区的营商环境。二是“信易贷”有助于发挥信用惠民便企的积极作用,是信用服务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三是“信易贷”有助于搭建银企“信用”桥梁,是中小企业融资贷款增信赋能的有效途径。二、我市“信易贷”受益民营中小企业分析(一)“信易贷”总体发展现状1.总体发展概况天津市“信易贷”平台,即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依托国家“信易贷”相关政策,在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导下,由天津市金融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联合为天津市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便捷融资贷款的综合融资服务平台。除传统的信用贷款以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对接票据贴现、保险、保理、融资租赁、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而失信企业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化解企业融资障碍。截止2023年9月份,“信易贷”平台累计为民营企业放款户数达到79706家,已入驻金融机构和信用机构均达到54家,累计贷款总额达到累计授信总额达到4479.56亿元。2.当前发展情况从区域来看,注册企业以及受益企业获贷金额在各个区分别呈现分散的态势。今年以来,在平台注册企业数最多的区是滨海新区,达到9879家;排在第二三位的静海区和河西区,分布达到2794家和2731家;注册企业数最少的区是和平区,仅有389家,其次是宁河区,仅有845家。在平台申请贷款的企业数最多的区是滨海新区,达到303家;排在第二三位的武清区和津南区,分布达到96家和92家;申请贷款企业数最少的区是和平区和宁河区,分布都仅有33家。在平台申请到贷款金额最多的区是滨海新区,达到219.99亿元;排在第二三位的静海区和武清区,分布达到107亿元和101.22亿元;申请贷款金额最少的区是红桥区,仅有26.66亿元,其次是宁河区,仅有29.58亿元。图1 2024年以来(截止5月底)各区在平台注册企业数分布图示图2 2024年以来(截止5月底)各区在平台申请贷款企业数分布图示图3 2024年以来(截止5月底)各区在平台申请到贷款金额分布图示(二)受益企业总体情况分析1.受益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图4 受益企业行业分布情况图示从整体上来看,受益企业在三次产业中都有分布,但是收益企业数量分布极不均匀,在服务业中受益企业最多,达到62735家,占到所有受益企业比重的78.7%;其次是第二产业,收益企业达到16735家,占比为21%;农、林、牧渔业中受益企业最少,占比仅为0.3%。从具体行业来看,受益企业数量的在行业间的分布也极不均衡。排在第一、二位分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受益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9937家和19621家,占总体受益企业比重分别为25.01%和24.62%,以上两个行业受益企业数量基本占到所有企业的49.63%,基本占到一半比重。排在第三位的是制造业,受益企业数量为8596家,占比为10.78%。采矿业受益企业数量最少,仅有4家企业,所占比重仅为0.01%。2.行业所获贷款分布情况图5 行业贷款金额分布情况图示从三次产业整体来看,三次产业获得的贷款金额分布极不均匀,服务业所获得贷款金额最多,达到3919.60元,占到全部行业贷款比重的87.46%;其次第二产业,获得的贷款金额为558.8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2.47%;农林牧渔业获得的贷款最少,获得贷款金额仅为2.36亿元。从具体行业来看,各个行业获得的贷款金额也极不均衡。排在第一位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本行业获得的贷款金额为1481.01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33.05%;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获得贷款金额分别为943.48亿元和552.9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分别为21.06%和12.34%;排在第四位的制造业,获得的贷款金额为324.62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7.24%。采矿业获得的贷款最少,仅为0.07亿元。3.受益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图6 受益企业区域分布情况图示从整体上来看,受益企业在各个区分布相对比较分散。排在第一位是滨海新区,受益企业数量达到18937家,占全市总体比重达到23.76%。排在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武清区、东丽区和津南区,三个区受益企业数量分别为9630家、6111家6105家,占比分别为12.08%、7.67%和7.66%。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蓟州区、宁河区和红桥区,三个区受益企业数量分别仅为1801家、1556家和1549家,占比分别仅为2.26%、1.95%和1.94%。(三)制造业受益企业情况分析1.受益企业行业分布及利率情况从整体上来看,在制造业内部受益企业主要分布于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受益企业数量达到4539家,占全部制造业受益企业的比重达到53.7%;消费品制造业受益企业数量为1715家,所占比重为20.29%。另外,高技术制造业受益企业仅为598家,所占比重为7.07%。从内部具体行业来看,受益企业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者受益企业数量分别为1427家、1351家和629家,占全部受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6.88%、15.98%和7.44%。受益企业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的分布数量较少,不足100家。2.受益企业区域分布情况从制造业业类受益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来看,重点集中于远郊的静海区和武清区,二者企业数量分别为1498家和1462家,占全体受益企业比重分别为17.72%和16.87%;其次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是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市内六区受益企业最少。图7 制造业业类受益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情况图示从制造业业类受益企业贷款金额区域分布来看,贷款金额最大的是北辰区,获得的贷款金额为90.79亿元,占总体比重为34.89%;第二三位分别是武清区和静海区,获得的贷款金额分别为59.68亿元和44.38亿元,占总体比重分别为22.93%和17.06%。市内六区整体获得贷款金额较少。图8 制造业类受益企业贷款金额区域分布情况图示3.各区受益企业、贷款金额变化情况从贷款企业数量来看,各个区2022年比2020年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静海区增加的企业最多,增加了584家,其次是武清区增加了432家;河北区和河东区增加的企业最少,仅分别增加了16家和15家。从获得的贷款总金额来看,除武清区出现大幅度的减少外,其他区2022年获得贷款金额都比2020年有所增加,其中,北辰区增加的最多,增加了17.36亿元,其次是滨海新区增加了14.82亿元;红桥区增加的最少,仅增加了0.09亿元。4.受益企业及贷款区域分布变化情况从获得的贷款额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绝大部分贷款都流向了武清区,所占比重达到96.6%,而其他区则相对较少;2022年,获得贷款最多的区是北辰区,所占比重达到23.43%,其次是滨海新区,所占比重为20.14%;市内六区获得贷款金额较少,最少的红桥区,仅占0.13%。从受益企业数量区域分布来看,2020年,主要分布于远郊的武清区、静海区以及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其中武清区的受益企业最多,达到76家,其次是滨海新区,为39家;红桥区最少,仅为1家;2022年,主要分布于远郊的静海区、武清区以及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其中静海区的受益企业最多,达到616家,其次是武清区,为508家;市内六区受益企业较少,其中红桥区最少,仅为11家。二、“信易贷”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天津“信易贷”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该模式的经济社会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部分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益企业在各产业和区域内部分布不均衡从产业分布来看,“信易贷”受益企业在三次产业中都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匀。平台成立以来,服务业类受益企业最多,占受益企业总数的78.9%。制造业类和农、林、牧渔业类受益企业占比分别仅为10.78%和0.3%。从区域分布来看,“信易贷”受益企业在各个区分布比较分散。排在第一位是滨海新区,受益企业数量占全市总体比重达到23.76%。排在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武清区、东丽区和津南区,而蓟州区、宁河区和红桥区受益企业占比排在最后。(二)“信易贷”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支撑能力不强从数据上看,我市“信易贷”制造业受益企业主要集中在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两个传统行业领域,分布在生物医药、信创等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较少,这表明“信易贷”产品对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服务能力仍需提升。从其他城市“信易贷”发展经验来看,部分城市拥有针对本地特色产业的“信易贷”品牌,例如重庆开发了聚焦三农的产品链金融产品,苏州拥有医药、环保产业“信易贷”产品。我市以制造业立市,城市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拥有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但是,我市“信易贷”平台上缺乏针对先进制造业及重点产业链的特色“信易贷”产品。(三)线上金融产品与企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在我市“信易贷”平台发布的金融产品中,“信易贷”产品种类不足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需求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企业需求最多的产品利率在4%-5%之间。目前,我市“信易贷”平台发布的信用类金融产品约70余种,大部分产品贷款期限在1年及以内,平均贷款利率为5%-5.5%,因此,“信易贷”在满足大多数企业贷款期限和利率需求方面仍显不足。部分被调研企业反映申请到的“信易贷”额度不高,且与自身的营业收入规模不匹配,希望能够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四)平台功能尚需拓展在服务功能方面,我市“信易贷”平台功能包括为企业提供融资需求渠道、为银行提供信贷产品展示窗口、为银企提供智能匹配服务等,与其他地方“信易贷”平台相比,服务功能仍然不够丰富。在运行机制方面,我市“信易贷”平台运行机制尚不完善,风险缓释机制相对不足,入驻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比较高、保险、担保机构占比不足。由于民营企业经营风险高且缺乏资产抵押,一旦平台缺乏风险缓释和共担功能,即便获得了贷款渠道,贷款的可得性依然不高,有损“信易贷”发展的可持续性。(五)平台信用评价模型有待完善我市“信易贷”产品种类偏于同质化,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企业采用相近的评级机制,不能根据标准区分企业,不易满足不同企业对资金使用的差异化需求。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经营发展特点是不完全一致的,如科技领域和农业领域企业发展特点并不相同,如果采用同一种信用评价标准,则信用评价结果难以反映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真实状况。四、国内先进地区“信易贷”平台建设经验借鉴(一)上海上海“信易贷”平台对上联通全国平台,对下贯通16个区及若干行业、园区子平台,支持各区开展企业信用画像,定制专属特色产品。平台共有标准化数据共享、普惠性产品加工、精准性融资撮合和配套性服务支持四大功能,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和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从金融机构、政府、社会公众和信用服务机构等提供服务。一是创新数据共享模式。首批接入全国平台,实现数据全量对接。对接车辆、保险等125项数据字段,连接市场机构。对接是信用平台,打通83个底层数据源。二是创新技术模式。率先打造全流程放贷共性支撑平台,联合银行、数据源单位、第三方技术公司,建立全流程放贷参考标准,提供企业在线授权、银行快速建模、平台产品测试等工具箱。三是积极开展机制创新。创新“并联审批+模型预警+政策优惠”担保模式,联合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中心,服务各区开展“批次担保”线上自动化审贷业务。(二)重庆重庆“信易贷”平台共有三农专区、大足五金专区、两江产业链专区、九龙融合创新专区、专精特新专区、医保专区、冷链专区,创新性为市场主体提供产业链融资产品。一是深度挖掘信用数据,通过信用赋能金融。平台通过发展改革、人社、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共享数据,归集了企业的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缴纳、纳税和水费、电费、气费缴纳等情况。并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精准地将上述数据“变”为信用信息。让企业能凭借优质信用获得贷款,降低了贷款门槛。二是推广产业链融资,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向当地农户推广产业链融资,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创新开发信贷产品,服务同一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加速产业发展。三是数字赋能“信易贷”平台,走数字化之路。数字化改革是重庆“信易贷”平台发展的关键,根据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解决问题研究应用场景,将信用数据的监管能力前置到金融服务之中。(三)苏州苏州“信易贷”政策鼓励银行依托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地方征信平台,以线上审批形式为主,向轻资产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纯信用贷款。一是重点完善工作机制。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施方案》,深入推动“信易贷”工作开展,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二是积极推动“信易贷”产品创新。鼓励各市、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信贷品牌,目前已有相知贷、高信贷、园易融等产品上线,精细化、多维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首创“数字人民币+信易贷”新模式。依托政务、金融等数据建立预授信模型,实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信易贷”产品,线上全流程放款。五、“信易贷”服务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一)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按照用户好用、银行管用、政府实用、市场受用的服务理念,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广“信易贷”模式,加快推动“信易贷”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典型企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加大对守信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实现投向更精准更聚焦、审批更快速更便捷、企业融资更优惠更高效等,打造天津特色“信易贷”示范城市,为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二)对策建议1.完善“信易贷”长效工作机制强化“信易贷”工作组织领导,为“信易贷”在制造业领域、重点区域的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定期召开“信易贷”工作推进会,紧紧围绕“信易贷”专项行动目标任务,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针对制造业重点行业、“信易贷”推动进度缓慢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支持,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建立市区两级协同抓推广的工作格局。二是对重点区域实施正向激励。激发各区“信易贷”工作积极性并纳入各区绩效考核,奖励融资金额大、融资企业多、创新力度大的区域,使“信易贷”成为区域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三是出台进一步提升“信易贷”平台服务效能实施方案,明确将我市“信易贷”平台打造成为集企业信用画像、信用服务集成、惠企政策导航、融资撮合匹配、营商资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2.提升“信易贷”平台服务功能供金融机构决策参考筑牢风控“防火墙”,推动平台不断迭代升级和完善应用服务。一是贷前阶段展示企业信用立体画像。支持金融机构自主建模,依托“联邦学习”等技术对模型进行训练,以“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前提,深度整合公共信用数据和金融数据,为金融机构输出评价结果和提供“白名单”服务。二是授信阶段动态监测。通过“生命树”动态监测,以树干、树枝、树叶代表不同评价维度,以生命树的生长状态和树叶颜色变化展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展示企业生命周期画像。三是贷后阶段提供风险预警。对企业失信信息、法律诉讼、行政处罚、税收、水电煤缴纳等情况进行识别、分析、归纳处理,建构起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模型,提供贷后风险预警信息。3.聚焦重点行业开展特色化服务聚焦制造业中小企业和重点区域,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使其享受“贷得到、贷得省、贷得快”的便利。一是优先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结合我市“1+3+4”产业体系构建,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和典型企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加大对产业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开发“科技+信易贷”。围绕信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通过利率优惠、专属利率等方式加大“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打造“信用+科技+普惠金融”“信易贷”服务新模式。4.创新“信易贷”产品应用场景加速集聚银行类、担保机构、信用机构等机构,全方位拓展信用服务场景。一是创新银行类金融机构产品种类。开展隐私计算试点,安全融合公共数据和市场数据,实现政府端“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银行端“标签数据和模型不出域、数据高效融合计算”,让银行“敢贷、能贷、愿贷”。加快建立首贷、续贷中心,扩大贷款额度范围,采用先息后本等便利还款方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供需双方一键精准智能匹配。二是加快汇集各类担保服务机构。推动信用保险机构、再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建立多元化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缓释和共担机制,对接系统和构建模型,给予部分企业一定的担保费浮动优惠激励。三是引入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入驻平台。引入信用机构,为有需求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信用评价、风险评估、模型开发、担保支持、法律咨询、宣传推介等全流程、全环节的服务支持,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信用报告、信用评估等服务。5.加大“信易贷”平台宣传推广和安全保障加大对平台的宣传推广,引导更多企业通过平台实现融资。一是开展“信易贷”服务民营经济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线下+线上”“信易贷”服务民营经济系列宣传活动,实现民营经济涵盖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各类市场主体宣传全覆盖。线上主要依托官网、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推文、微信群等方式,线下通过面对面的专场宣讲会、广告投放、行政大厅咨询窗口、志愿者到企业主动介绍等方式进行全面宣讲。二是建立“信易贷”平台数据安全等级保护机制。采用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安全标识等关键技术,结合数据流动特征和风险,从数据梳理出发、到内控管理中防止敏感及隐私数据泄漏、数据共享全过程审批记录等多维度,构建数据安全合规管理解决方案。三是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对“信易贷”产品最高可予补偿本金的70-90%。参考文献[1]汪泉 石一彤 刘潇 杨永伟:《信易贷平台: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工程咨询》2023年第2期。[2]曾光辉:《推进“信易贷”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宏观经济管理》2021年第4期。[3]余文凯:《推进上海信易贷平台建设的认识和实践》,《浙江经济》2021年第3期。[4]杜奕奕:《信用建设助力提升营商环境研究》,《经营与管理》2022年第3期。[5]陈淑敏:《推进“信易贷”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现代商业》2023年第3期。<!--!doctype-->
  • 天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10-28
    袁进阁,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师王刚,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丁绪晨,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师 海洋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经济已成为邻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明确战略部署。天津作为北方最大的海洋城市,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潜力巨大。近期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创海洋型开放新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旅游,做好向海文章”。习总书记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此背景下,研究提出天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一)海洋经济总体实力逐步增强近年来,天津积极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持续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全市海洋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底,天津海洋生产总值达55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超33%,已成为支撑天津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方面,传统优势产业地位不断巩固。海洋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天津港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达到131个,海铁联运量达122.7万标准箱,中欧(中亚)班列运量达8.5万标准箱,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石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以渤化、中石化乙烯为龙头,成功吸引河北诚信、恒河碳五碳九新材料、金科日化原料等项目,延伸出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等多个细分产业链,“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正在成型。海洋工程建筑业境内外布局不断优化。防城港钢铁基地码头、葫芦岛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柬埔寨燃煤电站码头项目高质量完成。海洋文旅实现复苏,天津邮轮母港北方最早复航,全国首家国际邮轮母港口岸进境免税店对外营业,2023年全年共接待邮轮31艘,出入境游客达85000多人次。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海水淡化领域,重点项目稳步实施,自然资源部10万吨海水淡化试验场部分试验平台设计工作启动,南港先达海水淡化厂一期工程(15万吨/天)开工建设。海洋装备产业取得多项突破,全国规模最大的圆筒型FPSO、国内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平船、混合动力波浪滑翔机等重大装备先后完工交付。临港保税区获评为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积极拓展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盐藻压片糖果、盐藻凝胶糖果、鲎试剂检测试剂盒等食药产品完成开发并进行市场推广。(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多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设备与材料制造取得积极进展,打造PTFE制膜技术系列产品,成功设计开发出多种规格膜组件。海洋油气开发取得新突破,中海油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热采锅炉给水处理系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技术攻关取得初步成效。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逐步完善,依托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产教融合联盟,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涉海院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企实验室6家,推动多个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建成并实现市场化运行,为海洋领域创新营造良好生态,2023年全市海洋专利年授权数量已达300个。海洋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多所院校涉足海洋领域,南开大学与中远海、大连国合等航运龙头企业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天津大学获批“海洋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天津科技大学完成“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获批建设海洋化学与食品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筹建滨海海洋经济研究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水上教学训练中心项目正式竣工,智能港口与无人船舶制造研训中心投入使用。据统计,全市2023年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达3600余人。(三)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水平稳步提升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产量稳中有升。渤海油田加快稠油、低渗、边际油田的技术攻关,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成全国首个海上智能油田,2023年原油产量达到3680万吨,创历史新高。海洋渔业利用水平明显提升。开展优质高效渔业生产基地建设,海水养殖规模超91万亩,海珍品产量进一步扩大,养殖结构持续优化,人工鱼礁构建、海藻草移植等绿色养殖工艺得到广泛应用。海洋盐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推进渔盐循环产业链建设,长芦汉沽盐场水产园区开展盐田梭子蟹、金刚虾等试养殖,并举办盐田虾美食节、盐文化旅游等活动,成功通过农业农村部GAP试点认证。海上新能源开发取得突破,南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台机组顺利下线,国家电投联合天津大学科研团队设计的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兆瓦级近海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实证试验取得成功。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推进,生态城北堤防潮工程启动建设,南港工业区湿地二期、红旗路景观廊道、生态修复系统观测站也已竣工。印发实施《天津市滨海新区入海排污(水)口整治方案》,对所有排口逐一建档,问题排口和整改任务全部完成,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四)海洋经济发展布局不断优化津滨“双核”驱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滨城”核心发展区加强政策引领,制定并印发了《滨海新区关于推动落实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行动方案》《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产业规划(2021-2025)》《天津港保税区海洋产业自主创新(主题园区)发展规划》等文件,优化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津城”核心支撑区注重创新赋能,充分发挥海淡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涉海院校优势,打造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产教融合联盟,持续加强与企业务实合作,辐射作用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加强航运企业集聚,注册成立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出台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以“小白楼+远洋大厦”为核心的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成效初显。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专业化、特色化水平不断提升。南港工业区“两化”搬迁改造一期项目已顺利建成投产,二期氯碱项目已立项。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片区博迈科海洋重工建造基地四期项目竣工,国丰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海油发展天津装备制造与运维基地等重点项目成功落地。天津港港区加快提升港口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集疏港智慧平台”建设应用,太平洋码头开展风电光伏运营。滨海高新区海洋片区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项目投入使用,中海油渤海区域总部初步形成。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新加坡等合作建立旅游城市联盟,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2023年航母主题公园获评新华社“旅游目的地区域品牌”,品牌价值历史新高。二、当前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海洋经济大而不强,新旧动能转换需进一步加快从总量上看,天津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已超三成,整体规模尚可,但竞争力有待提高。一是高度依赖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港口物流等,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占全市海洋经济总量不足10%,产业集聚效应还未形成。二是产业链发展较为零散,未形成完整配套。多数产业链上企业规模偏小,仅在某一环节拥有优势,对产业链的支撑不足。以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为例,配套企业多位于外地,人员技术支持、零配件调换较为困难,已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明显短板。(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是综合性科研平台不足。现有的研发资源分布呈“碎片化”状态,科研力量散布在不同的院所科研机构中,缺乏海洋大学、海洋研究院这样的综合型机构,而主要海洋城市如上海、青岛、大连都建有专业的海洋大学,这种情况难以吸引高端复合型人才,不利于攻关关键技术和支撑产业升级。二是海洋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反渗透膜、碳纳米管等船舶海工、海水淡化关键配套设备及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问题。三是缺少高层次实验平台,目前我市只有2个国家级实验平台,对比青岛和上海,分别拥有12个、7个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差距较大。(三)一流强港建设偏硬,港航文旅等服务业需进一步发展一是“港强航弱”较为明显,天津港现有外贸集装箱航线多为亚洲地区的近洋航线,至欧洲、美国等地区的远洋航线较少。港口连通性也明显不足,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各港口连通性指数,天津港近几年排名在二十名左右,且连续三年低于同处环渤海港区域的青岛港、烟台港。此外,相较于国内其他港口,天津航运服务发展滞后,航运主业、航运辅助业务及衍生业务发展层级相对较低。根据2023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天津航运经纪、船舶工程、海事法律服务等方面排名较低。二是海洋文旅有待进一步丰富。特色海洋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现有海洋文旅资源缺乏多元化、联动性发展。多样化住宿选择不够,缺少星级特色民宿及高端化精品酒店。留给城市的亲海生活休闲岸线不足,临海绿色休闲公园业态单一,与深圳、青岛、大连等海滨城市相比,海滨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没有供游客消费的特色商业。三是国际海洋展会、海洋合作论坛、国际海洋领域高端论坛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载体平台不多,面向国际的海洋公共服务产品输出有限,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不足。(四)顶层设计不够完善,金融与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一是海洋资源禀赋发挥不充分。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海洋城市,也是第一批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城市,在全国较早发展海水淡化与资源利用、造船、海洋油气开采等海洋产业,但近年来,相比于新崛起的沿海城市如宁波、深圳、大连等积极打造“海洋名片”,建设国际海洋城市,天津市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稍显落后,海洋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金融与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财政资金较为分散,规模也较小,以“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引导基金”为例,规模仅为2亿元,投入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支持政策有待加强。近年来国内领先的海洋城市纷纷出手,“真金白银”招揽海洋人才。相比之下,天津缺乏专门针对海洋人才的政策,吸引力明显不足。三、国内先进海洋城市的经验(一)上海上海作为海洋生产总值规模近万亿元的城市,在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海洋经济工作机制。上海组建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按年度印发海洋工作要点,压实各区各部门海洋工作责任。研究编制了《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每年定期公布《上海市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形成了完善的“海洋+统计”工作机制。二是积极加强区域协同,多次召开长三角海洋经济示范城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宁波、南通、舟山等城市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合作,提升产业协作水平。三是不断强化产业政策支撑,如针对航运服务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两大核心产业,出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等多项行动方案、行动计划,依托临港、长兴岛两大海洋产业发展核,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力争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二)深圳作为海洋领域的新兴城市,深圳近年来“异军突起”。其主要做法是以自身城市的产业优势为基础,科学布局海洋产业,注重实施重点突破。充分利用本地证券交易所的融资功能,激励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设立专项海洋金融部门,大力发展海洋金融。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蓝色金融发展指导文件《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瞄准海洋发展数字化、绿色化、国产化替代,引导和支持优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企业向海发展,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用于支持陆海融合,加速培育和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创新载体,建成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孖洲岛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深圳蛇口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加快推进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建设,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海洋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在深圳政府高效、务实做法的指引下,深圳海洋经济以年均超过10%的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底,海洋生产总值已超3200亿元。(三)青岛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实践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围绕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这一目标,针对海洋企业、人才等制订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如《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办法》《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等,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始终坚持“科教兴海”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除了传统的海洋高校院所,如海洋所、黄海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外,还建设了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崂山实验室等新一批顶尖海洋科研平台。在海洋人才培养、海洋企业孵化、海洋技术创新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青岛已聚集了涉海院士20人,涉海高新技术企业502家,海洋人才达38万人,拥有全国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为青岛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撑。四、推动天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一是优化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现有油气采收率,实现油气增储上产,形成千亿级海洋油气产业集群。加快原油深加工、烯烃深加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及特种化学品行业等领域布局,构建海洋油气全产业链。推动大宗散货码头的散改集自动化改造和数字化作业升级,实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规模化应用,建成国际领先的智慧港口。围绕铁矿石、油气、粮食等港口吞吐优势货物,着力打造港口大宗商品及专项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鼓励企业开发冷链食品、进口红酒等专项商品交易平台。聚合国内外海洋工程建筑产业优势资源,强化在跨海通道、远海岛礁、海上风电、混凝土海洋平台建设等方面领先优势,提高服务“深蓝”的能力。提升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重点景区品牌影响力,筹办高水平海洋文化交流会展活动。完善东疆邮轮母港商业服务配套,建设岸上配送中心,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开辟天津航线,打造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二是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水淡化装备、海洋能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级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生物制品高值化利用。因地制宜建设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海上新能源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氨。三是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海水淡化、海洋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吸引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优质企业落户天津,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技术、规模、效益世界一流的国际化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南港工业区、滨海高新区海洋科技园等重点涉海产业园区,创新招商模式,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要素集聚、产业培育、转型发展。(二)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能级一是激发涉海企业创新活力。鼓励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强的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连同中小微涉海企业开展融合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培育民营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其参与海洋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壮大海洋高新企业群体。二是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油气等重点领域,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清单,采取“揭榜挂帅”“订单式”等机制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核心材料及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三是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力建设创新平台,充分借助天津涉海领域科研优势,在企业技术路线的选择、创新环节的衔接等方面多下功夫,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关键技术和研发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四是加强海洋领域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置海洋学院或产业研究院,建立涉海实验室,创建海洋领域工程技术中心,支持高校加快涉海类“双一流”学科和海洋交叉学科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吸引高等级海洋科研基地落户天津。(三)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一是加强京津冀海洋合作。加速京津冀海洋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推动三地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加强滨海旅游、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与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集聚三地海洋科技、人才、数据和公共服务资源,联合开展重大海洋科技攻关。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涉海功能疏解,服务涉海国家院所及教育机构在津布局,争取一批高质量涉海项目在津落地。二是加强周边区域海洋合作。加强与山东、辽宁地区港口对接,探索与信息互通、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合力打造世界级环渤海港口群。以“三北”地区为重点拓展“无水港”布局,为企业提供就近的海关清关、货物仓储、转运调度等服务,推进港口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三是深化国际海洋领域合作。发挥京津冀海上门户和“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进一步推动涉海企业“抱团出海”“拼船出海”,推动海洋产业国际化发展。加强与日本、韩国、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合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中日韩蒙俄跨境商务平台,建设东北亚经济大走廊。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在海洋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及港航业务领域的发展经验,通过国际友好城市及文化交流等渠道,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交流合作。(四)营造海洋经济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认识海洋区位与资源是天津最大的先天优势和资源禀赋,将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天津市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建立涉海事务管理机制,强化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宣传海洋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凝聚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强化产业政策支持。积极借鉴先进海洋城市的发展经验,研究出台金融、税收、环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优先扶持海洋科技突破、产业成长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政府基金效能,为大型涉海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资金保障。强化政策实施的跟踪与评估,定期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推进海洋领域专业人才集聚。充分借助海河英才计划等人才政策,灵活引进涉海领域人才,在落户、就医、养老、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积极组织海洋领域学术会议、交流活动,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采取直接引进、项目合作、顾问指导等多种方式,推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深入合作,吸引涉海人才聚集天津。 参考文献:[1]徐丛春,李先杰,胡 洁,朱 凌,于 平.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J].海洋经济,2020(12):62-69.[2]贾宇,张平.习近平海洋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内涵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6):1-7.[3]金永明,赵昕,韩立民.“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与任务”笔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8.[4]滕明翰,李冬梅.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4,41(01):14-18.
  • 天津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 2024-10-28
    天津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习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指出“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并提出殷切期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风貌”,为天津文旅发展指明了方向。天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河海山城文”自然景观丰富,中西文化合璧,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大有可为。一、文旅产业融合的时代价值与内在逻辑(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的有力抓手。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层面对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和规划不断完善。2018年,我国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富民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产业融合是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发展、提升经济韧性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文旅产业链长,具备“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文旅产业融合与跨界发展,对生产端、消费端的双重赋能,能够激发发展活力和消费潜力。文旅产业融合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增强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以愉悦身心为目的的旅游逐渐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消费最贴近百姓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二)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文化与旅游有很强的渗透性、耦合性和跨界性,文旅产业直接面向人们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属于物质生活享受与精神体验需求密切结合的民生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则是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展示。文化具有历史积累性、地域差异性等特征,旅游将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各地文化互为借鉴,进而衍生出新的文化。文化与旅游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带给人良好的精神体验,它们还有着很强的相互依附性,文化往往依附于地方的各种实体旅游资源,如景观、商品、游憩活动等,旅游资源也因为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而更加具有吸引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能够提高旅游资源数量和质量,调整旅游资源结构。基于文化的特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丰富旅游景区和城市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为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新的旅游业发展路径。文化属性的注入,可提升旅游商品、品牌的独特性、归属感,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需求,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二、天津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天津坚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方向,围绕打造国内文旅目的地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大目标,聚焦“十项行动”,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文化旅游加速融合发展。(一)产业规模稳步恢复产业基础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6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76个,公共图书馆20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57个,成功创建22个国家级和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023年,天津共接待国内游客约2.36亿人次,同比增长110.1%,已恢复至2019年的96.17%;实现旅游收入2215.41亿元,同比增长186.6%。图1 2018年—2023年我市国内旅游人数图2 2017年—2023年 我市国内旅游者消费支出(二)文旅品质不断提升“近代中国看天津”这一核心品牌更加巩固,培育了“津遇和平”系列活动品牌,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已成为京津冀最受欢迎的热门景区。文旅场景不断丰富,升级推出十大主题42条“津牌”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了解放桥开启“光影音乐汇”主题灯光秀、于家堡激光投影秀和无人机表演等活动。连续三年推动实施“邂逅·天津”创意城市发展计划,以沉浸式演出打造新的文化艺术场景,范竹斋旧居“津沽旧事”沉浸式剧场被纳入京津冀重点文旅推介项目。以“天津礼物”为统一标识,打造出一批特色文创和非遗产品。(三)“文旅+”业态更加丰富演唱会、音乐节等成为拉动文旅消费“新引擎”,仅周杰伦演唱会天津站,累计综合消费带动超30亿元,是天津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4倍。“博物馆热”引领文旅消费新体验,“五一”假期,全市文博场馆接待观众突破60万人次。体育赛事、展会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成功举办世界智能大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国际汽车展、ITF国际网球巡回赛、京津冀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2023年天津马拉松比赛等大型展会、赛事。据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数量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成都、上海;中秋国庆假期,天津再度入围全国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前10名;2024年春节假期,天津位居华北地区周边游热门目的地第二名,元宵节成为北方周边游市场榜首。(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出台了《天津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天津市旅游促进条例》,发布实施《天津文旅品质年实施方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成立天津文旅智库,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制度机制。三、天津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困难(一)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旅资源整合不充足一是,协调机制有待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有待突破。天津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呈现空间结构破碎的特点,经营主体多样,运行规则不一,资源整合难度较高,导致景区协同不够,客源互通引流不足。如和平区五大道风情区、中心花园法式风情区,河北区意式、奥式风情区,河西区奉化道德式风情区等洋楼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区域并未形成紧密的空间联系,未能形成网络化的旅游产品路线,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问题。古文化街、五大道与蓟州的山水资源、滨海新区的亲海资源吸引的客流量之间衔接不足。二是,市场化运营机制有待健全,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老字号品牌市场化开发与利用进程缓慢,部分老字号的经营单位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经营机制不够明确、灵活,导致市场化价值的挖掘不充分。(二)文化内涵挖掘不充分,文旅独特性不够鲜明一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植入不足,品牌影响力较弱。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足,800多处历史风貌建筑中70%以上作为办公和居住使用,“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旅游和文化价值开发不足。仅有2家5A级景区,数量相对较少,且内容上局限于参观游览的阶段。与世界知名国际城市相比,天津文旅品牌的整体形象模糊,缺乏高知名度和人气的城市地标和IP。市场精准营销仍有欠缺,宣传推广模式跟不上新媒体发展趋势。二是,文旅业态不够丰富活跃,市场竞争力不足。新业态开发不足,旅游演艺、冰雪旅游、婚尚旅游等业态紧缺,缺少像长恨歌、游园惊梦等突显地方特色的知名旅游演艺精品。细分市场开发滞后,面向“她经济”“银发经济”“Z世代”等消费新趋势的产品质量和针对性不高。(三)消费生态不完善,文旅消费转化不足一是,文旅夜经济发展不充分,文旅消费恢复不足。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天津排名32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天津夜间消费供给较为单一,以传统消费品为主,而娱乐社交、体育竞技、演艺秀场之类的文化消费品相对匮乏。麦肯锡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65%的消费发生在夜间。我市夜经济发展不充分,游客消费支出不足。2023年,天津市旅游收入仅为2019年的52.31%,消费恢复仍显不足。二是,配套服务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不能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截至目前,天津有星级酒店6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2家,较北京、上海、重庆分别少46、45、14家。交通便捷性有待提升,交通工具旅游产品化不足。截至2023年1月,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286公里,是7个超大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超过500公里的城市。图3 2017年—2023年我市和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情况图4 2023年我国主要城市地铁运营里程四、经验借鉴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天水麻辣烫……相继出圈,梳理这些城市出圈的原因为天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一)立足城市底蕴,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一是深厚的城市底蕴、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是城市出圈的根本所在。哈尔滨充分挖掘冰雪内涵,树立“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4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哈尔滨位列榜首。淄博和天水本身具有独特的烧烤和麻辣烫饮食文化传统。二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强文旅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对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要求更高。人们的旅游习惯已经逐渐从景点游玩,转到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收获于一体的体验,游客的需求也更加“私人化”“个性化”。这就要求,与市场需求、地方特色相结合,创新文旅经营和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哈尔滨立足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习俗及冰雪运动群众基础等,提升传统项目质量,不断引入新活动、新项目,实现全项目游玩、全过程体验、全维度观赏、全方位沉浸。(二)强化共情互动,把握时代特色火热营销一是,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宣传推介。新媒体时代,城市的宣传主要依靠移动互联网,通过QQ、微博、贴吧等平台传播,一首流行歌曲、一部热映电影、一部热播电视剧往往可以成为一座城市最好的宣传。自媒体短视频时代,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使城市的宣传更直观立体,受众也更加广泛。二是,“梗”点塑造,提升传播效能。社会现象简洁化总结为热词,热词通过群众互动和传导成为“热梗”。注重对旅游现象的实时追踪、对游客反馈的实时关注,不断酝酿新的话题情景,才能催生优秀的“文旅梗”,释放传播效能。“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等随着“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的调侃成为聚拢“热梗”的主题,各种简洁、形象的热词成为人们对哈尔滨爆火的“记忆关键点”。(三)坚持市场化思维,以优质服务吸引八方来客一是,以人为本精细服务,人文关怀热度加大。自媒体时代,个体消费者的旅游满意度甚至可能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社会形象。口碑真正成为市场风向标,好感度变得比知名度更重要。服务的质量直接决定游客的感受,也决定当地的口碑。哈尔滨用“掏家底”的诚意和高性价比的服务践行“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人造月亮、热气球、交响乐团、机场“花式迎宾”等,把游客“宠上天”。二是,全民默契配合,展现城市“人情味”。打造城市IP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当地社会各界的力量和智慧。城市荣誉感所激发的服务力具有极强的共情作用。哈尔滨与淄博,群众自发地“情感共振”,形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盛宴。淄博当地人为了给外地游客更好的体验,自发减少出行的“让客”行为、发布淄博旅游攻略、自行捡垃圾等举措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感受到淄博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淳朴。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凝聚力,让当地市民主动开自己的私家车接送游客、提供切块儿冻梨等。(四)政府大力支持,以服务型政府引领协同发展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形成发展合力。哈尔滨强化对文旅资源整合,对原太阳岛集团和哈尔滨文旅集团全面整合,成立了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由哈尔滨国资委100%控股。涵盖了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风景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以及以“百年老字号”马迭尔为统领的宾馆、餐饮、购物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的市属涉旅国字号企业,囊括了哈尔滨90%以上最具特色的文旅景区。致力于打造百亿级产业龙头带动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全市冰雪经济新引擎。二是强化政府服务,塑造城市美好形象。淄博政府在“淄博烧烤”出圈后,面对全国各地不断涌入的游客,立即制定并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包括连夜修路、增开周末往返的“淄博烧烤专列”、打通景点通道、政府率先规范住宿价格等,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最优质周到、最具性价比的服务,用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口碑。哈尔滨文旅局在街头搭建温暖驿站供游客取暖休息、为游客提供热红糖水,从基础设施完善到提供南方特性的差异化服务,从政府到商户再到市民,齐心协力打造了一个热情、真诚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天水市连夜粉刷墙壁、竖起路牌,机场、车站免费接送外地游客,专门举办“麻辣烫吃货节”,而且,吃麻辣烫,送矿泉水、送土特产、送文创产品,并推出景区优惠活动,积极向文旅产业引流。五、天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坚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战略方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围绕打造国内文旅目的地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大目标,聚焦“十项行动”,在创新、融合、服务上集中发力,运用市场化思维、拓宽国际化视野,推动文旅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融合。(一)健全体制机制,提升资源整合开发效率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建立覆盖更全面、推进更有效的文旅融合统筹协调机制及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市区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联动工作机制。全面系统梳理文旅资源,摸清文旅资源家底,梳理发展脉络,准确掌握文旅资源融合和发展程度。建立重要旅游项目库,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优化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市场化程度。摸底文旅企业,推动市场化改革。借鉴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组建经验,改革整合国有旅游平台,组建天津旅游文化集团。结合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有关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国有老字号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创意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本土文化旅游企业,招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入园聚集发展。(二)强化都市文旅品牌建设,彰显天津文旅特色立足“河山洋楼之文化味”,打造天津文旅新地标。聚焦时代命题和重大主题,用好“河、海、山、港、楼”特色资源,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故事,推动开发更多演绎“天津故事”。聚焦“天天乐道 津津有味”城市形象,推出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打造多元特色城市IP。推动古建新用,加大触控交互、体感交互、3D投影、动态投影、全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打造近代天津故事馆。以海河为带,串联两岸文旅、商娱资源,打造世界级滨河景观带、消费服务发展带。促进旅游精细化和体系化,优化旅游路线,将古文化街、五大道吸引的客流量与蓟州的山水资源、滨海新区的亲海资源等更好地进行二级衔接,延长旅游消费链。立足“民俗文化之烟火气”,打响天津“哏都”形象。推进非遗项目与市场接轨,推动以杨柳青木版年画、布贴画、剪纸等传统艺术为核心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挖掘非遗产品消费潜力。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传统节庆旅游品牌。提升妈祖文化旅游节、汉沽飞擦节、大沽龙灯节等传统民俗活动,扩大海棠花节、桃花节等新时代活动影响力。推动建设特色消费场景示范区、示范街和示范点,推动金街、古文化街、民园广场、意式风情区、五大道等历史文化街区焕新提升,提升佛罗伦萨小镇、文化中心、大悦城等地标商圈品质,打造国际化消费场景示范区。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提升寻常巷陌的味道,推动西北角早点、西湖道、中山门、五爱道等传统特色市井街区进行试点示范建设。立足“京津冀协同之中国范”,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京津冀文旅品牌共塑、产品相连,以长城、运河、冰雪、红色资源等元素为核心,打造旅游线路,推动京津冀旅游互为资源、互为市场,实现旅游资源、市场客源一体化,联手打造“京津冀旅游带”。推进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天津区域承载主体质量,加快推进黄崖关长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丰富大运河及两岸文旅产品。争取推动盘山融入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战略当中,借助大项目,融入大市场。(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强化创新引领聚焦文旅商教体展演融合,培育“文旅+”新业态。拓展文旅+农业、工业、教育、商贸、体育等融合路径,加快婚庆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发展。加快建设医疗康养旅游城市综合体、非遗中医药文化康养旅游集聚区,积极申请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围绕红色、非遗、文博、工业、亲海、乡村等六大主题,打造一批研学基地、开发一批研学课程、推出一批研学线路、培育一批研学导游。推动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健康主题公园、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承办国家级以上重大赛事。推动“演艺+旅游”深度融合,鼓励举办演唱会、音乐节、设计周、时装秀和知名IP艺术展等活动。用好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资源,聚力打造天津文旅会展城市新名片。聚焦消费新趋势,推动文旅产品提质升级。聚焦城市化、在线化“宅时代”的来临,强化线上线下“双线平衡”的文旅产品供给。聚焦“Z世代”年轻人群,引导培育文博艺术类、沉浸社交类、圈层兴趣类、城市探索类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新空间、新模式。聚焦泛二次元消费群体,鼓励景区、乐园、大中型商业综合体等举办多样化、沉浸式动漫影视体验活动。聚焦银发群体,积极发展康养旅游、医疗旅游、度假旅游,开展以中医养生、健身娱乐、非遗传承为主题的中老年康养研学旅行活动,推动开发更多历史型、怀旧型等适老旅游产品。聚焦数字技术应用,丰富文旅场景。加快推进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XR(扩展现实)、5G等前沿技术手段应用,打造多样化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场景。开发以“文旅+科技”为主的沉浸式夜市、夜玩、夜赏、夜节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地。超前布局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建设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博物馆,推动元宇宙在文旅项目、业态和场景的应用。(四)提升全方位优质服务,塑造城市美好新形象加强长效治理,提升旅游舒适度。支持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创意园区提档升级,推动文旅企业提升改造服务设施。推进设施配套标准化,新建、升级一批旅游厕所,改造一批旅游停车场。完善母婴服务室配套建设,建设多语种全域旅游标识体系。顺应自驾游、自助游趋势,推动休闲露营地建设。打造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服务功能。及时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配套服务,提升旅游便利度。规范提升酒店服务质量,加强星级酒店品牌化、标准化管理。鼓励引进高端品牌酒店,合理引导星级酒店市场竞争。探索在旅游打卡地附近设置多功能一站式餐饮服务车,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道路提升,助力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合理设计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接驳,打通旅游“大动脉”。严惩违规“黑车”,维护城市形象。加强精准营销,提升城市美誉度。创新城市营销手段,突破传统模式,打造专业宣传策划团队,形成持续性输出及曝光。加强与携程、飞猪、驴妈妈等OTA(在线旅游)平台合作,重视自媒体和融媒体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应用,构建新媒体矩阵,形成传播合力。做好舆论监测,增强热点引流,推动全域旅游资源协同发展。<!--!doctype-->
  • 加快构建我市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 2024-10-28
    姚晓东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正高级经济师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时强调,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牢记总书记“四个善作善成”嘱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我市以开放主动赢得发展和竞争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必经之路。本研究旨在研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和要求,总结先进城市在开放体制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天津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短板,探索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的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一、新时期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涵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有助于融入全球经济,吸引世界优质要素资源,促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概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指出,“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产权保护、信用体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概括为构建四个“新”。一是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对内是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对外是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促进各种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增强国内国际市场联动。二是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为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新挑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市场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四是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通过发挥我国市场优势、技术优势 、产业链优势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任务一是推动对外开放战略升级。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是招商引资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出口创汇到市场、能源都离不开国际市场,从被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到主动参与和影响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提升对外开放战略能级,推动由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完善要素市场化国际化配置机制。二是增强在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高质量发展成为必选项。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优化贸易结构,发展新型贸易业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促进服务外包高端化转型升级,培育服务外包新模式。培育数字贸易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数字贸易结构,健全数字贸易制度政策体系,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三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国已成为双向投资大国,202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和1.13万亿元,对外直接投资0.92万亿元。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完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走出去。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法规,优化营商环境。四是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制度创新探索,简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深入开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二、我市开发基础和存在短板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致力打造通道型、平台型、制度型、都市型和海洋型开放新优势,培育壮大开放主体,优化国际营商环境,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基础一是全域开放态势基本形成。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接新质生产力,开放领域持续拓宽,开放通道更加畅通。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成效显著,开通集装箱航线145 条,对外与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 多个港口密切贸易往来,对内“百家”内陆直营店、加盟店覆盖京津冀及“三北”地区。2023年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5.4亿吨,位列全球第 10 位,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2217万标准箱,位列全球第 8 位。天津港入选首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入选“十四五”首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海铁联运” 打通海陆物流通道,实现首单“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运行模式。拥有海港口岸、航空口岸、海面交货点等 3 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企业提供 23大类 845 项国家标准服务和 5 大类 78 项天津特色服务,口岸通关效率长期居全国前列。二是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外贸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累计达10家。2017-2022 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 3.5%,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 6.1%,27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津投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汽车二手车出口等一批试点试验落地天津,累计备案跨境电商进口商品16万余种,布局海外仓30多个。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王兰庄国际商贸城纳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范围,离岸贸易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持续增强,38 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图1 1978—2022年天津外贸进出口总额情况三是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我市是全国特殊经济区域形态最齐全的城市之一。10 家国家级开发开放区域涵盖了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国家高新区和国际合作园区等特殊区域形态,全市形成“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开发开放主战场作用发挥明显,2022 年开放平台共实现进出口额 6956 亿元,占全市的 82%,外贸依存度 108.2%。实际使用外资合计 53.5亿美元,占全市的 89.9%。优势特色产业资源集聚。东疆综保区成为全国融资租赁的政策策源地,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总量占全国 80%以上。经开区获批全国唯一的商业保理创新基地,商业保理资产总规模占全国的 20%。天津港保税区已成为全国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门类、政策创新最密集地区。四是制度型开放取得新突破。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全国5个试点区域之一,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累计实施615项制度创新措施,其中有42项引领性、标志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在通关便利化、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建立环境信息自愿披露机制、境外职业资格认证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编制实施全国首个落实RCEP行动方案,设立综合服务中心,2023年全市企业在RCEP项下享受关税优惠商品的进出口货值超120亿元,同比增长79%。优化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机制,与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共同发布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报告和18个制度创新案例,三年期间联合推出五批共203项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五是开放营商环境全面优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实施“最简告知承诺制”和 “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已将198个涉企经营事项纳入“证照分离”,优化外商投资全流程帮办服务机制。涉外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推动《天津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通过实施,设立全国首个基层法院国际商事审判庭和融资租赁等六大专业法庭,首创“信用+应用”资产担保方式。推出公开政采单一来源成交结果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边境后”创新举措。整体营商环境位居前列,国家发改委2002年公布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在 80 个参评城市中位列第 17 位,进入标杆城市行列。18 项考核指标中 12项是优异指标,6 项是优秀指标,有力支撑全市开放发展。(二)存在短板在新形势下,我市外向型经济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从外向型经济规模、机制、平台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来衡量,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国内先进城市,仍存在短板弱项。一是外向型经济规模还不够强。在贸易方面,表现为出口不足,在全市外贸中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我市进出口总额位列我国城市第10位,但出口仅为第17位。外贸依存度为51.8%,低于深圳(113.4%)、上海(93.8%)、北京(87.4%)水平。在外资方面,2022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59.5亿美元,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8位,与一线城市差距较大。高新技术制造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低,总部型高能级外商投资企业较少。在外贸企业方面,总量较少且排名靠后,2003年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03万家,仅为上海、青企业数量约20%和50%。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天津上榜15家,首位企业仅排名第58位。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图2 2022年主要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资料来源:各城市统计局,海关数据表1 2022年出口额前20城市排名二是制度型开放质量还不够高。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离岸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竞争中立、数字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探索相对滞后,在金融、电信、交通运输、教育、医疗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力度不够、压力测试不足。除经开区外,其他9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经济规模较小且功能单一,与上海等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缺乏深度,突出表现为“微创新多,深层次改革少”,未充分发挥应有的政策集成效果和经济驱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效果不佳,2022年全市开放平台制造业外资占比 17.2%,新区功能区制造业外资占比 12.8%,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3%)。三是城市国际化影响力还不够大。根据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22》名单,我市位列世界二线城市,世界排名第74位,中国城市排名第9位。从指标分项分析,主要落后在政治影响、生态环境和文化等软实力上,我市是四大直辖市和6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唯一没有领事馆的城市。缺少头部企业,在首次发布《“一带一路”中国出海品牌影响力TOP100报告》,我市无一品牌上榜。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独家编制的2023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我市仅TCL中环、康师傅、爱玛科技、渤海银行、中科曙光品牌5个入选,总价值1240亿元,仅为500强总价值的0.5%,没有品牌进入TOP100。在消费品牌方面,40个国际一线品牌进驻率,我市缺席19个品牌,在国内30个城市中排第10位。序号城市等级(世界排名)位次变化(较2020年)1香港Alpha+(3)-2北京Alpha+(4)↑23上海Alpha+(5)-4台北Alpha-(29)↑75广州Alpha-(34)-6深圳Alpha-(41)↑57成都Beta+(71)↓128杭州Beta+(73)↑179天津Beta+(74)↑310南京Beta(85)↑2表2 2022年世界城市名册(前100名中国城市)四是对外开放经济环境还不够完善。“放管服”改革协同性、主动性不高,部门间还存在“数据壁垒”,政务服务各环节互联互通有待加强。城市涉外服务体系不完善,辐射功能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缺乏资源统筹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布局。依据市统计局2023年10月进行的《天津市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调查报告》,涵盖我市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00份样本,其中在营商环境方面,总体反映不足比较多的是“对外交流要素少”和“国际化人才少”,占比超过50%。其中,国有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国际化人才少”,占比达65.6%;民营企业反映比较多的是“对外交流少”,占比为54.9%,外资企业对“涉外政务服务水平不高”和“涉外法治服务不完善”仍有35%、22.5%的不满意率。图3 不同性质企业“营商环境”调查分析三、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先进省市经验做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模式,是新时代我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一)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分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一般是指标准高于WTO规则,经贸规则条款普遍表现出更高的开放承诺水平,主要体现在区域贸易协定中,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从关税来看,最终零关税比例CPTPP达到99%,RCEP超过90%。从非关税来看, CPTPP等经贸协定在投资、海关通关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植物检疫措施等方面对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正稳步推进加入CPTPP、进程,其中最重要的CPTPP条款聚焦9个方面,涵盖30个章节和8组附件,我国开放政策已覆盖大多数重点条款,目前还有7章内的少数条款的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还需进一步对标(见表 )。如在投资方面,负面清单尚存在合理缩减空间,同时应提高单项不符措施行业限制的针对性,争取在不符措施数量上达到CPTPP成员国的平均水平。跨境服务贸易方面,CPTPP规定所有成员国均需要以负面清单模式开放跨境服务贸易,我国还需要加快推动专业服务、运输服务、通信服务等重点行业,向全行业、多层次、高质量负面清单模式开放平稳过渡。在数字贸易方面,美国、欧盟均以双边和区域经贸协定为载体。中国的数字贸易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CPTPP、DEPA数字贸易规则与我国法律制度存在规范差异的情形,目前的政策是利用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先行先试功能,特别是《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上海方案”)中,探索接受的可能性。CPTPP等区域协定还体现为涵盖领域更广,呈现出由边境规则向边境后规则拓展的趋势,特别是在跨境电商、跨境税收、数字贸易等领域的经贸规则;更突出公平理念,代表性原则是“竞争中立”,CPTPP、日欧EPA和《美墨加协定》(USMCA)中均对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制定了限制性条款,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经济政策透明度,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对接内容对接情况对接难度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程序规则进一步对接在区域价值成分计算方法、税则改变规则、累积规则范围等方面高于我国现行自由贸易协定标准。该条款对接CPTPP标准的难度主要来自于国际谈判。投资已实施投资负面清单还存在不符措施过多,限制不够精确等问题,未来应以合理缩减外资负面清单为基础,增强对CPTPP投资负面清单的针对性。金融服务已实施主要差距集中在“金融数据跨境传输”和“投资争端解决”两方面。上海方案已允许金融机构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向境外传输日常经营所需的数据;对于后者,我国尚缺乏通过“过滤机制”处理成员国投资争端的经验。通讯进一步对接CPTPP设立电信委员会来监督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承诺,对我国通讯服务规则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同时CPTPP还确定了提请电信监管机构、复议、追偿和司法审查四项措施解决通讯服务争端,我国目前仅覆盖前两项。电子商务进一步对接CPTPP数字规则 “数据跨境流动及存储规则”、“电子传输免关税规则”、“数字技术非强制转让等方面,“上海方案”已出台具体举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扩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对于电子传输永久性关税减免等问题尚有推进空间。政府采购尚未实施要求各成员国承诺,除在“政府采购实体和内容列表”中列明的政府部门,其他实体不得从事政府采购活动。“上海方案”已出台具体举措明确政府采购范围和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但尚未以列表形式明确政府采购实体和内容。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企业尚未实施CPTPP明确了国有企业的定义和范围,并要求各成员国承诺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循“非歧视原则”“商业考虑原则”和“非商业援助原则”,与CPTPP的规则差异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的范围、是否承诺“非商业援助”规则等方面。知识产权进一步对接我国目前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知识产权条款在整体实施标准上低于CPTPP,上海方案已出台相关举措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侵犯知识产权惩罚力度。劳工尚未实施我国当前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中均未涉及劳工条款。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在劳工实体权利、实施机构、具体实施措施、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与CPTPP劳工条款存在较大差异。表3 CPTPP重点条款与现行开放政策对接情况(二)先进省市经验做法“上海方案”共聚焦7个方面,提出80条措施,是继国务院《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后,进一步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最新政策。以“上海方案”政策为标杆,分析我市在开放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的差距,涉及国家事权的政策我市可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争取,涉及地方事项可以责成相关管理部门加以借鉴。以下就重点政策进行分析1.金融服务开放方面“上海方案”相关政策主要涉及电子支付、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资本项目可兑换、FT账户功能优化等)。一是“支持商业保理公司在符合进出口与收付汇一致性要求前提下,办理基于真实国际贸易背景的商业保理业务”。该条款涉及国家事权,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一致”的原则要求。我市正大大力推动商业保理创新,但在目前政策下,解决不了在保理商买入出口商出口应收账款后,无法收取回款的堵点问题。二是“探索融资租赁资产跨境转让并试点以人民币结算”。该条款涉及国家事权,属于 “跨境资产转让”归于资本项目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目前,该政策支持在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开展,但在我市尚未落地,对租赁资产跨境转有所限制,不利于金融租赁业的创新发展。2.在物贸易自由便利化方面“上海方案”政策目标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便利化体系。一是“优化国际中转集拼平台运作模式,对由境外启运,经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换装、分拆、集拼,再运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转货物不检验(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条款涉及国家事权,对现行的海关监管政策有突破。目前,天津港也经营日韩进口货物在综保区拆箱,再与国内出口货物拼箱后经铁路运输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能争取“中转货物不入境不检验”的便利举措,有利于提升中转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有效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发展。二是“鼓励物流企业优化创新“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试点在洋山港建设自动化驾驶智能测试专用道“。我市正在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东疆综保区是全市唯一能够为卡车提供测试道路的区域,可以借鉴洋山港的经验,围绕网络货运、融资租赁等优势产业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全力拓展应用场景,打造智能驾驶示范应用与成果转化拓展区。3数字贸易规则方面“上海方案”明确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和治理方面的政策。一是“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开展数字身份互认试点,并就政策法规、技术工具、保障标准、最佳实践等开展国际合作。”数字身份认证可以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物流等各个领域,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在数字身份认证上有显著发展,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在我国目前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尚未涉及数字身份相关规则,而国内对于建立数字身份制度仍还在探索阶段。此次上海率先尝试建立数字身份制度,促进了个人或企业数字身份的可交互性操作,在区域层面实现相关国家与我国数字身份的互认,也是我市应积极争取的试点方向。二是“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票据应用。” 目前,国内各地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相关业务均有应用,但如何实现国际互认仍有很多技术障碍,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建立与欧盟PEPPOL体系对接的可交互操作数字化平台,对国际化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市也可参照上海相关做法。4.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方面“上海方案”提出优化升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拓宽国外地理标志在华获得保护申请指南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强行政监管和司法保护等措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一是“经营主体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主管部门应在商标注册公告和初步审定公告中标明货物或服务名称,并根据尼斯分类进行分组。” 尼斯联盟各成员国使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根据尼斯分类进行分组,有利于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我市也应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做法,建议争取该政策,通过规范事例等形式指导企业规范申报。商标注册申请和公告中应标明商品或服务的尼斯分类类别。二是“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全面法律救济手段。” 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提供足够的法律救济手段,以防止商业秘密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披露、被他人获得或使用,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对吸引外资改善营商环境作用很大。我市可借鉴上海做法,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优势,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四、对策建议对标最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国家战略需要,着力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优化营商环境等开放措施落地实施,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一)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是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加快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围绕“海空两港”打造京津冀跨境出口仓聚焦区。推广“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完善公共海外仓服务,不断扩大二手车出口等贸易新业务规模。发展转口贸易,加快进出口货物报关、保险、仓储、国际运输、装箱分拨、金融结算等业务创新。优化完善进境修理货物、商用密码产品、医疗器械等特定货物进口管理,争取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构建科学、便利、高效的管理模式。二是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用好CPTPP 和RCEP带来的重要机遇,大力推动航运物流、科学技术、互联网信息、电信服务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充分给予外资金融机构国民待遇,实施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新金融服务许可,深度试点个人购买跨境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扩大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知识产权使用费等服务出口规模。三是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争取国家试点政策,根据国际通行规则和商业管理经验,在法人电子身份、企业注册、电子支付等场景开展数字身份互认应用,建立区块链分布式数字身份标准。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鼓励企业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借鉴上海做法,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方法,推动电子票据应用,推进数据开放共享。(二)提升战略平台开放能级一是提高自贸试验区开放水平。实施自贸试验区战略提升行动,推进“保税+”模式,实现保税燃油跨关区直供,加快构建服务京津冀市场的冻品保税展示交易全产业链。推进“贸易+”便利化,天津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出口直放、进口直通”等通关便利化政策优势,惠及进出口企业。推进“数字+”信息,持续优化在通关便利化、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建立环境信息自愿披露机制、境外职业资格认证等领域政策。推进“金融+”创新,支持商业银行为真实合法的离岸贸易提供经常项下外汇结算便利服务,扩大以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的离岸贸易业务规模。二是强化国家级开放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东疆和经开区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保税展示、保税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扩大保税交易规模。推动保税区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石油装备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直销、专业贸易及国别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发挥天津港口枢纽作用,做强汽车进口口岸,扩大汽车保税仓储和转口保税增值服务,“二手车出口+保税+中欧班列”等创新业务。加快生态城中心渔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通从海外采购至终端消费的内外贸全流程服务。推进临港粮油产业园建设,增强产品回运口岸功能,增加北方粮油农产品流通定价中心功能。(三)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一是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研究对接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逐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深化服务业准入后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放开经营模式、牌照、业务范围、经营条件、业务许可等负面清单之外的准入限制措施。对接国家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大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保护力度,指导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等一批高水平专业机构。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专利申请的预先审查服务。争取适用尼斯分类政策试点工作,为自贸试验区的经营主体提供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探索建立公平竞争规则。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研究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全市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进一步优化采购程序,完善采购管理,允许采购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国际标准。推动“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持续完善、规范信息披露程序,推动监管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有别于国有全资公司的管理新模式。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日常受理劳动者、工会、企业等提出的相关意见,开展公众意见审议,酌情公开审议结果。(四)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涉外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完善企业开办“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网通办,全面实行不动产登记、交易和缴税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服务体系,建立外商投资“政务服务管家”制度,健全“免申即享”机制,实现以承诺制、区域评估为核心的极简审批。二是提升涉外法治水平。推进开放领域地方立法进程,完善基层法院国际商事审判实践,探索建立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完善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加大外商投诉事项协调处理力度。规范涉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加强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涉外行政执法队伍和审判队伍,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升级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丰富涉外社会服务,增加高质量和国际化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服务供给,大力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机构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鼓励境外资本来津投资设立国际医院、康复中心、养老院等机构,建立适宜外籍人士就诊的“一站式”标准化就医流程。优化外籍人才居留服务,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停居留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推出智能化多语种便民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改造。推动国际化社区建设,提升社区事务行政效率。参考文献:[1] 王德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与发展[J].中共党史研究, 2002,(4):15-23[2] 孙剑楠.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天津商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 求知, 2004,(4):31-34[3] 王德蓉,窦道琴.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J].党的文献, 2003,(3):18-26[4] 王井怀,宋瑞. 制度创新试验田 新兴产业聚集地[N]. 新华每日电讯, 2004-4-22[5] 李览青. 80条措施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便利资管机构跨境投融资 [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11<!--!doctype-->
  • 深耕京津冀消费市场协同带动消费新动能的对策研究 2024-10-28
    丁绪晨,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师王刚,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袁进阁,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师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创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拉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京津冀三地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的战略需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下,京津冀三地历经十载不断加快分工协作,在协同领域拓展、协同结构优化、协同方式推进、协同机制构建、协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提出新要求“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充分发挥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持续担当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202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商务部把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把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要求。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鼓励京津冀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的增长,京津冀消费市场协同发展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高京津冀地区融入国内大循环能力,孕育出更多市场主体,为三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提升,实现京津冀消费市场规模扩容,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出贡献,也将为更好地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京津冀地区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消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京津冀消费市场协同的基础条件(一)经济实力增强结构优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与结构持续优化,为京津冀消费市场壮大提供了坚实支撑。近10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实现突破,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为2013年的1.9倍。其中,北京跨过4万亿门槛,达到43760.7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天津为16737.3亿元,是2013年的1.7倍;河北也跨越4万亿元量级,达到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1.8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演变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天津为超6成,河北突破5成,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3个、8.6个和11.4个百分点。新兴经济发展迅猛,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2023年达到18766.7亿元,为2015年的2.15倍,占GDP比重达42.9%,较2015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3.7%,较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4%,较2013年提高9.6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均较2019年增长20%以上。(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稳步提升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总规模超1亿,占全国人口的8%,为形成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奠定了基础。在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差距状况具有决定意义。近10年来,京津冀地区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2023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752元,10年间年均增长7.2%;天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71元,10年间年均增长6.9%;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10年间年均增长8%。其中,京津冀三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0年年均增速分别为7.1%、6.7%和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1%、7.2%和8.5%,均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分别较2013年缩小了0.23、0.09和0.31,有利于抬升三地整体居民消费倾向。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三地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到47586元、34914元和2292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1.5%、11.5%和9.7%。(三)交通一体化网络加快构建发达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是区域一体化的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京津冀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一张图”清晰展现,交通一体化已将三地紧密串联,有力地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跨省市快速流动,成为活跃整个区域经济的脉动。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高速铁路网已基本建成,拉近了三地时空距离。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95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2576公里,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实现高铁全覆盖。2023年三地通过铁路发送至其他两省市的旅客量近1.3亿人次,占发送至全国的近5成。截至2023年11月底,三地已开通京津冀定制快巴主线6条、支线36条,实现了100多万人次客运量。津冀港口不断深化协作,分工愈加明确。津冀港口中,集成电路、锂电池等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汽车、飞机等商品进口居全国前列,平行进口汽车占到全国八成以上。天津港已开通京津冀区域海铁联运通道8条,在区域内设立内陆服务营销网络直营、加盟店40家。2023年,石家庄国际陆港与天津港之间常态化开行的海铁联运班列已经达到87列。2024年1月,京津冀首条“智利—天津车厘子直航快线”成功开通后,新鲜的智利车厘子5小时内可抵达三地的主要商超和水果批发市场。(四)京津冀消费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京津冀拥有丰富的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三地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别具特色,各类文旅资源富集,集中了8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截至 2023 年底,北京A 级旅游景区数量超过 219家,其中 3A 和 4A 级景区数量分别为111 家、70家,5A 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 9 家,2A级景区27家,A级2家。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山、河、海、城、乡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缩近代历史、汇聚现代文明的人文资源,以海洋文化、洋楼文化、街头小吃和民间艺术闻名。截至2023年12月8日,天津A级旅游景区共有103家,其中5A级2家,4A级33家,3A级50家,2A级18家。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2023年9月27日正式复航,截至2023年底共接待邮轮31艘次,出入境游客超过85000人次。河北山川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截至2024年3月,河北A级景区有513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4A级景区162家,3A级景区238家,2A级景区100家,A级1家。京津冀还集聚了大量的优质商业消费资源。2023年1—11月北京新落地品牌首店864家,首店总数超3600家,新认定第八批北京老字号15家,老字号总数达244家,形成300余家新消费品牌企业库。天津近5年引进首店近600家,也拥有丰富的老字号资源,现有72家中华老字号、183家津门老字号。距离京津城际高铁武清站仅100米的京津佛罗伦萨小镇是中国的第一家奥特莱斯,年吸引京津冀消费客流近1000万人次,其中60%为外地消费。河北也有36家中华老字号、72家河北老字号。河北作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从2014年起,廊坊、保定、石家庄、沧州等地利用现有商贸物流产业基础和交通优势,积极承接了北京服装、小商品、汽车配件等批发市场的功能转移。二、京津冀区域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一)三地消费市场需求活跃京津冀地区消费品市场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2023年呈波动恢复态势,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万亿元,增长7.2%,比上年加快10.5个百分点,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北京、天津、河北分别为14462.7亿元、3820.7亿元、15040.5亿元,分别增长4.8%、7.0%和9.6%。其中,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均呈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38.0%、41.3%和74.4%。2023年线下商业持续复苏,北京、天津限额以上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中,百货店和购物中心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天津、河北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和餐饮业营业额均增长3成左右。(二)三地联动搭建消费活动平台2023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首次建立京津冀消费联动机制,举办“2023京津冀消费季”,以“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为主题,以“JING彩消费 JING彩生活”为主线,共同推出了“8个一批”联动活动,打造三地联动、贯穿全年、让利惠民的促消费活动平台,引导和带动京津冀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繁荣京津冀消费市场,满足京津冀居民旅游休闲、品尝美食、逛街购物、运动健身等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2024年京津冀消费季”于2024年2月22日正式启动,京津冀三地携手合作,坚持资源共享、协同宣传、扩大总量,统筹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科技等特色资源,联合推出特色购物、旅游休闲、文化演艺、体育赛事等精品活动,组织商家出台多种形式的消费优惠举措,营造“全年乐享 全民盛惠”的浓厚氛围,更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三)三地互为消费重要客源京津冀地域一体、资源优势互补、交往半径相宜,区域之间的联动愈发频繁。2023年,京津冀三地互为重要且热门的客源地、目的地,河北、天津游客占北京接待外地游客总量的42.3%,河北、北京游客占天津接待外地游客总量的49.1%;以河北和天津为目的地的游客占北京游客外地出游总量的39.9%,以河北和北京为目的地的游客占天津游客外地出游总量的52.7%。以天津热门景点数据为例,2023年底,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在西北角早点网红“打卡”地随机抽选逾百名游客开展问卷调查,被访者中来自北京、河北的游客占比达37.3%。2024年春节假期天津接待外地游客中,河北游客为149.09万人次,占外地游客的22.1%;北京游客为110.58万人次,占外地游客的16.4%。2024年“五一”假期河北接待京津游客900.7万人次,占接待游客总量的比重达到17%。(四)消费联动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北京、天津于2021年7月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成为京津冀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2023 年7 月,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举措》,破除市场藩篱、打通循环堵点,以适度超前、可操作执行为标准,建立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市场一体化协同发展。2023年9月5日,京津冀三地联合签订《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营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京津冀地区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并发布10条京津冀文旅科普体验线路。10条京津冀文旅科普体验线路,囊括了京津冀三地的科普基地资源,有传统博物馆和旅游景区,也有艺术馆和体验馆,涵盖历史、红色、科技、自然等多个主题,多维度展示了三地文化及科普旅游特色,加快塑造了京津冀文旅新消费。但是,应该看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京津冀地区消费恢复动力仍偏弱,京津冀地区消费整体恢复水平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居民收入增长相比2019年疫情前有所放缓,居民消费行为趋于谨慎。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2019年3.1个、2.6个和2.9个百分点;2023年12月末,北京、天津住户定期存款增速均超2成,河北增长16.2%;京津冀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5.4%,比2019年下降3.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6个百分点。京津冀三地携手促进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仍然任重道远。三、关于京津冀消费市场协同带动消费新动能的建议(一)加快打造三地新消费场景与消费空间消费场景和空间不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也是拓展内需新空间、提升内需韧性的必要举措。一是京津冀三地应大力挖掘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新模式,聚焦以“时尚”“好吃”“民俗”“浪漫”等要素为特征的特色消费场景,协同打造“美食+娱乐+购物+旅游”消费新场景。锚定传统节日和重点假日等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和京津冀三地四时不同风光,深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适时推广差异化的精品主题游线路,组织筹划主题体验活动。二是丰富免税经济消费场景,增强免税购物体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术革新与新产品迭代,满足中高端消费品消费需求,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推动智能网联等新型消费连点成链、扩面提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更快进入居民生活。三是优化地区消费空间布局。突破传统“商业”“商圈”等范畴,从“大消费”的理念出发,从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个维度,全面梳理三地的城市消费资源,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合理规划,构建起层次结构清晰、空间布局高效、功能业态完善、空间品质宜人的消费空间体系。打造“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地标,推动书店、文化场馆、精品咖啡店、潮流艺术市集、古建筑等转变为时尚网红打卡之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文化体验消费交相融合,创造沉浸式文娱新体验。(二)协力推动京津冀数字消费创新发展京津冀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承载区之一,在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场景、数字市场等方面区域合作前景可期。当前数字消费已成为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发展潜力最大的消费领域之一。挖掘和释放京津冀三地数字消费的市场潜力,有望转化为激发消费潜力、引领消费升级、扩大国内需求的强劲动力。一是围绕京津冀三地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消费领域广泛渗透,精准补足京津冀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加强京津冀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面升级,完善公共支撑平台对接联通,推动家庭网络千兆化、社会云网普及化,引导优质数字消费资源渠道下沉,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二是加快壮大数字消费的供给主体,吸引国内外数字消费优质资源投入京津冀区域,尤其是引入和利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数字技术与资本。推动京津冀三地各类平台企业做精各类数字产品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各类数字应用,为数字用户提供各种创新解决方案。加强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等领域标准制定,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服务质量卓越、品牌竞争力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国潮”品牌。三是进一步加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整合开发力度,聚焦三地的数据特色和应用需求,以应用协同释放数据要素场景价值,围绕交通、医疗、环保等重点领域联合搭建融合应用场景,鼓励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和开发利用,释放数据的商用、民用、政用价值,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字生活新体验。(三)扩大会展消费带动京津冀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会展与一个地区人文、自然资源等优势有效互补,相互赋能,能够充分发挥展会与地区资源结合而形成关联效应,激发地区消费活力。京津冀地区一直是中国传统的会展经济圈之一,会展是链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将起到促进京津冀供需对接、引领消费趋势的独特作用。一是应推动京津冀地区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将“双碳展”等国家级展会办成国际名展。引进会展服务龙头企业,积极承办国内国际各种高质量的会展活动,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强京津冀之间及与国家各部委、行业组织的协调联系,深入挖掘展会资源,联合申办国际性、全国性行业展览和会议活动,引进符合三地产业发展方向、在行业内具有国际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的展会项目。三是提升会展能级创新引领消费新模式,筹划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品牌展会,加大对三地特色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会展消费,带动三地金融、酒店、零售、旅游、交通、装饰、咨询、广告、物流、餐饮、票务等传统服务业态发展。(四)加强跨区域养老合作释放银发消费潜力京津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呈现加深加快趋势,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加、比重不断提高催生巨大的养老需求,京津两市集聚的全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中高收入老年消费群体为发展高端养老服务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京津冀三地银发消费的潜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一是三地应强化与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三地部门间养老服务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制约养老协同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壁垒,加快养老服务一体化进程,合力打造“京津冀养老服务圈”。二是在天津和河北筹划建设多个特色养老服务片区,推动北京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在天津和河北落地,鼓励京津养老项目到河北有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高质量建设养老院和新型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养老基地。大力扶持京津养老优势企业投资河北进行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服务信息、养老服务资源、标准化建设以及基础数据等多层面的信息开放共享,方便三地老年人获取优质服务信息,建立三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信用评定、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等标准互通互认长效机制,建立高质量养老全面细致的标准体系,完善京津冀养老服务质量协同监管机制。(五)协力推动形成适应消费新模式的消费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京津冀三地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促进社会消费的重要一环。一是完善京津冀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以适应网络购物等消费新模式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三地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纠纷处理的制度,清晰界定销售方、消费者和网络平台之间的权利和责任,明确纠纷管制和执法的地域管辖协作。二是健全消费者权益救济制度。建立小额消费诉讼程序,提高审理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建立健全协商仲裁制度,设立消费者维权站,方便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三是发挥好产品标准促进供需联动发展的作用。推动三地适应新时代消费发展新要求,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推进消费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提高产品质量,并提升消费信心;在高科技消费品领域,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快形成可动态调整的行业标准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四是建立三地消费者满意度及权益保护的联防联控机制,利用大数据监测平台,及时发现三地消费环境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相关政策,及时精准纠正纠偏。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切实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促进消费环境改善。 参考文献[1]陈丽莉、杨予越、李长风、赵婷婷:《中国五大城市群消费中心城市指数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23年第8期。[2]王馨玮、罗翠梅:《市场一体化对京津冀城市群消费水平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产业聚集的中介效应》,《商业经济研究》2024 年 第6 期。[3]吴学磊:《数字经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前进路径》,《经济纵横》2024 年第 4 期。
  • 未来产业抢先布局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4-10-28
    刘营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经济师李锦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经济师刘祥敏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高级经济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聚焦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未来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产业的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本文基于未来产业趋势特征,梳理天津未来产业发展的优势,总结国内外布局未来产业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天津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并进一步明确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不断厚植产业竞争新优势,助力推动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未来产业相关概念与发展趋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重大前沿技术、新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一)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对未来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综合来看,未来产业是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强、绿色发展足、市场空间大的朝阳产业,也是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孕育萌发阶段,将在未来发展成熟并实现产业转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未来产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突破性、融合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主要处于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第一阶段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孕育期,从发现、培育到产业化是较为漫长的过程,在未来5—10年内梯次产业化,10—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前沿产业。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的内涵统一。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主要产业载体,具有新的时代特质与丰富内涵;未来产业是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产物,注重科技创新、智能化、信息化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重点领域及其细分产业,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未来产业的演进趋势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落地和壮大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研究方向来看,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正逐步向基础研究前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更加依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通过强化基础研究源头供给,有助于形成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从具体领域看,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发展迅速,多个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看好并预测元宇宙的未来市场规模,据统计,我国元宇宙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占全球近30%。算法、数据和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随着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推动技术效果不断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崛起推动科学进步的速度愈发迅猛。从国家战略看,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各国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生驱动力,加强对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美国、欧盟、日本等均推出了脑科学研究计划、布局了卫星互联网产业等等,在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竞争焦点,如何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是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大现实问题。(三)把握未来产业历史性机遇未来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主要体现在:一是设置职能部门。工信部高新技术司设置了未来产业处,这是国家部委首次为未来产业专门设置业务主管机构,表明未来产业已进入国家产业布局规划。二是加强政策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做出了前瞻性部署。三是以“揭榜挂帅”形式激发未来产业创新潜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关于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的相关文件,主要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科学引导先行先试,挖掘优势创新主体,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当前,各省市高度重视培育未来产业,并密集制定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把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加快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一大发力点,《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聚焦下一代信息技术、未来智能、生命科学、空天深海、新型能源、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抢占新赛道。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积极部署未来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不断实现新领域新赛道跨越式发展。二、天津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近年来,天津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在持续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进程中,天津紧抓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支撑未来产业培育的关键环节,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一)聚焦创新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产业生态构建。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为重要抓手,加强培优建强创新载体,围绕成果转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等出台34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截至2024年3月底,已注册1500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引入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225家,持续增强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精密测量以及脑机工程等领域的创新活力。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等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正式揭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筹建,中科曙光牵头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持续壮大科技型企业底盘,截至2023年年底,天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9%,居全国第三,雏鹰、瞪羚、领军企业分别达到6230家、460家、343家。天津拥有3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8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5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清华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一批“科产金”相融合的新型研发机构逐步成为创新生态构建的“生力军”。(二)聚焦产业链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精准施策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制定出台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出43条政策举措。2023年,制造业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4.0%,12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9.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车联网、航空航天、中医药、高端装备产业链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4.5%。加快谋划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与超算、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持续推动天津智算中心建设,创新“算力+场景”“算力+数据”等产业和服务,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布局和传统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依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国内首个自主创新言语交互意图理解大模型“海河·谛听”成功商业化落地,国内首款脑机交互专用芯片研发成功,并在天开园企业落地转化。滨海新区以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智能医学、自主信创、深海探采、空天利用、先进能源、新型材料8大未来产业发展为重点,出台谋划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三)聚焦资金链强化重点领域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78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90%。信创、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等12条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1382亿元,较年初增加412亿元,同比增长42.5%。下达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4亿元,支持实施156个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质增效、产业基础再造、工业互联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应用项目,促进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安排建设发展资金5.5亿元。深化科技创新协同,支持实施100余项协同创新、基础研究、院市合作等项目,安排资金1.7亿元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开工建设。高水平推进海河实验室建设,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科技攻关,6家海河实验室全面入轨运行。推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安排资金1.7亿元支持产业关键技术孵化,与天津企业建立合作项目81项、技术交易额11.2亿元。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基金实缴出资177.2亿元,有效带动280个项目落地。(四)聚焦人才链促进要素资源互动耦合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突破口,天津在全国率先组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目前联盟已链接高校院所120家,聘请院士专家75位,联系领军企业2100多家,汇集工程师4.7万名,达成“揭榜挂帅”合作意向300多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00多项,新落地项目近400个,总投资额300多亿元。持续加大博士后人才培育,创新博士后设站方式,围绕新质生产力方向布局设站,全市2023年共获批新设立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数量和入选率均位居全国前列,获历史性突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110个,工作站343个,创新实践基地110个,覆盖了天津所有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链。聚焦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和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进一步升级加力“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对接引进天津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截至2023年12月底,“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人才47.9万人,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占比26%。三、天津加快未来产业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天津具有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条件,但对比先进城市,仍在企业主体、创新发展和要素供给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有待突破制约未来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沿关键核心技术。(一)市场培育力度仍需加大受技术发展、资本创新、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未来产业发展在发挥综合优势和引领优势上仍存不足,根据由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编制的《未来产业潜力指数报告》,在全国GDP排名前25的城市中,天津未来产业发展潜力综合排名落后于北上广深等城市,位居第12位,未来产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主要体现在能有效引领上下游资源集聚和产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型领军企业较少,高成长性企业偏少,科技创新品牌500强中北京、上海约为天津的19.3、13.5倍,全国科技创新研究机构50强天津未入围,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上来看,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相对北京、上海也有一定差距(表1)。以氢能重点企业为例,截至2024年2月,天津氢能企业数量1498家,其中,链主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12家、3家,分别比上海少60家、18家,且上海氢能上市企业7家,天津无氢能上市企业。表1 津、京、沪科技创新相关情况相关指标天津北京上海2023中国科技创新品牌500强(家)47754全国科技创新研究机构50强(家)0284全国科技创新高校50强(家)1103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个)1171015477213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3.5%6.8%4.4%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1957.388536.944850.21专利授权量(万件)5.9219.415.91数据来源:《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数据为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为2023年底。(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创新投入强度有待提高。北京、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均超过千亿元,天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不足600亿元,对比先进城市,天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3.5%,低于北京(6.8%)、上海(4.4%)(表1)。二是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技术合同是衡量科技产出情况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天津技术合同成交额1957.38亿元,低于北京(8536.94亿元)、上海(4850.21亿元)(表1)。高校作为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全市大院名校在国家科研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与北京、上海相比,在聚焦颠覆性、源头性技术上还缺少能带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产业主体。例如,在脑机技术领域,南开大学的介入式智能康复机器人正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而浙江强脑科技已在2022年实现全球首个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单品10万台量产,突破了消费级脑机接口设备的工程和技术难题。(三)产业发展要素供给不足一是缺少稳定的资金支持。未来产业高度依赖基础研究,基础研究面临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等问题,虽然天津设立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专项投资资金等,但现有科技金融机制仍然以政府补贴为主,产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产品仍然缺乏,难以满足未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多元化、市场多层次化、细分领域个性化的资金需求,特别是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的“耐心”资本存在不足。二是产业发展人才匮乏。未来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未来产业人才的竞争,天津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2023年度)与12条重点产业链相关,但尚未充分体现未来产业人才的需求,亟需做好战略谋划,深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高端人才团队,培养引进留住未来产业发展亟需的高水平人才,特别是培养储备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顶尖技术人才。四、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和经验启示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未来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抢占全球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各省市围绕未来产业加紧布局谋划,掀起了发展未来产业的良好势头。(一)主要国家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1.美国强化战略引导与要素投入一是营造有利于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如出台了《2020年未来产业法案》《无尽前沿法案》等,重点保障美国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量子计算和下一代无线网络等未来新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设立未来产业研究所,将美国研发生态系统内的多个学科和多个部门纳入同一个组织框架,打造未来产业新型研发模式、管理结构和运营机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拟成立一个新的美国制造研究所,重点是利用人工智能 (AI) 提高美国制造业的韧性。二是强化要素支持保障。美国在2024财年研发预算优先领域备忘录中,确定了战略资本办公室(OSC)重点关注的关键技术领域,包括先进材料、生物技术、集成传感和网络、量子科学、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存以及空间技术。美国先后发布了多个STEM教育相关政策,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培养,持续稳定地向科技创新领域输送优秀人才,成为全球公认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2.欧盟注重整体谋划与差异化发展一是加强部署谋划。欧盟《“地平线欧洲”2021—2024年战略计划》明确了战略投资优先方向,遴选数字化、工业与航天、能源与交通运输、生物经济等六大领域群具体部署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与创新,并高度重视欧盟内部合作和国际合作。《气候中性的欧洲氢能战略》明确了把“绿氢”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建立欧盟氢能产业联盟;《促进民口、国防和航天工业协同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欧洲民用、国防和航天工业融合发展。二是各国实施差异化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德国在《国家工业战略2030》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工智能、数字化、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全面鼓励创新,注重维护科技主权;法国通过推动颠覆性创新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布局,“法国2030”投资计划在实施两周年之际,提出重点在天然氢、小型核反应堆、核聚变和超导磁体等领域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突破,同时,通过行政改革、改善投资以及培养未来人才,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3.日本加强技术预见调查与政策引领一是高度重视未来产业的技术预见。自1971年以来,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每五年开展一次“科技预测调查”,以预测科技与社会未来的关系,2019年《第11次科技预测调查综合报告》明确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16个特定科技发展领域,预测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50个未来社会的构想。二是构筑系统连续的科技政策体系。于1996年开始制定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中强调要加快数据开发与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先后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集成创新战略》以及每年度的《综合创新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量子技术、尖端材料制造、能源与环境、自动驾驶汽车等未来产业的系统布局。(二)国内先进城市未来产业具体措施1.加快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措施(表2)。北京面向六大领域二十大方向在海淀、朝阳、石景山、通州、大兴、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上海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并通过实施六大计划,保障未来产业方案落地。浙江提出分阶段梯次培育的划分,优先发展未来网络、元宇宙等9个快速成长的未来产业,探索发展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6个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深圳围绕合成生物等初具规模的四个未来产业和量子信息等处于孕育期的四个未来产业,打造梯次成长、接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成都前瞻培育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等重点培育领域,为未来产业发展画出了清晰“路线图”。表2 部分省市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与政策情况省市重点领域细分产业(领域)主要政策北京未来信息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23〕20号)未来健康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未来制造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未来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未来材料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未来空间商业航天、卫星网络上海未来健康产业集群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沪府发〔2022〕11号)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技术未来能源产业集群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深海探采、空天利用未来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硅基芯材料浙江未来网络、元宇宙、空天信息、仿生机器人、合成生物、未来医疗、氢能与储能、前沿新材料、柔性电子《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3〕9号)深圳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5至10年内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10至15年内有望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前沿生物近期:基因及细胞治疗、数字诊疗、核医药中远期:生物育种、合成生物《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24〕2号)先进能源近期:绿色氢能、新型储能中远期:先进核能未来交通近期:育飞行汽车、新一代无人机、空天动力、商业航天中远期:超级高铁数字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元宇宙、柔性电子、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泛在网络近期:卫星互联网、光芯片中远期:6G、量子科技新型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碳材料2.突出细分领域优势发展在商业航天、卫星网络领域,《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相继发布,北京已形成全国最集中的商业火箭研制产业集聚区,目前拥有157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出银河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0家。在元宇宙领域,上海、浙江、河南、江苏等地加速出台元宇宙专项政策,上海推出张江数链和漕河泾元创未来两个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昆山元宇宙产业园首批32家元宇宙企业正式入驻,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安徽等专项政策文件相继发布,当前广东拥有鹏城实验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等重大算力设施平台,已逐步构建起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旗舰项目正在积极布局;合肥拥有国家量子实验室、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创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撑。3.构建产业要素支撑平台一是打造优质平台服务体系。面向未来五大产业,上海率先成立了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首批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成立先进核能、新型储能、脑机接口三个未来产业专委会;成都建立未来产业培育推进工作部门联席会,搭建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专项资金支持。成都将未来产业纳入天使母基金的重点投向,充分发挥基金对未来产业发展支撑引导作用;无锡市设立了 1 亿元专项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人形机器人、工业软件和通用智能、元宇宙等十大国内首创性创新应用场景方案落地。三是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江苏建有23个未来产业相关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和19个未来产业相关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超过75家重点研发平台开展未来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攻关。四是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上海以“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为载体,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青岛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地图,每年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匹配超过100名人才、定向招引10家高成长性人工智能企业。综合来看,国内外对未来产业的规划部署及取得的成效,得益于加强高位谋划产业布局、制定产业支持政策、聚集创新资源要素等举措,通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健全未来产业发展制度环境,加强培育高端科创要素和创新主体,加快打造全周期全要素科创孵化链条,着力推动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些都对天津发展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启发和借鉴价值。五、推动天津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需要强化市场主体、创新生态、要素保障等多方位支撑,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加快构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一是加大未来产业招商力度。鼓励通过赛事选拔、项目征集等方式遴选有高成长潜力的初创团队和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通过应用场景建设等支持政策,推动一批未来产业领航型企业、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提升未来产业竞争优势。二是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聚焦下一代信息技术、未来智能、生命科学、空天深海、新型能源、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围绕未来产业前沿领域搭建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链主”企业。三是建立未来产业开拓型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芯片、量子技术、氢能及储能等天津未来产业细分领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未来产业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建立未来产业中小企业数据库。(二)着力优化未来产业创新生态一是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以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科研机构、天津重点高校和“国字号”平台等为龙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形成更多前沿性、交叉性、颠覆性技术原创成果,推动重点实验室、未来产业研究院、未来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二是积极塑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基于未来技术突破和场景应用,聚焦终端外设、智能驾驶、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重点扶持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创新打造若干前沿技术应用和未来产业融合场景,推动前沿技术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领域全环节融合,加速未来产业领域的商用化进程。三是积极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以海河实验室、科研院所等为创新源头,依托产业转化基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或央企资源,推动细分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研发项目落地,争创脑机交互、智能驾驶、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三)大力提升要素供给保障能力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聚焦天津未来产业细分行业垂直业务领域,研究出台未来产业细分领域专项配套政策,针对性完善科技金融、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场景培育拓展等政策;发挥天使母基金引导作用,与海河产业基金等基金形成资本合力,形成未来产业从基础研发、小试中试到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资金支持机制。二是制定未来产业紧缺人才目录。把未来产业纳入到全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依托重大创新平台,优化未来产业人才招引政策,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支持机制,制定重大人才项目和平台配套奖励措施,以项目带动行业领军人才的柔性引进,精准引育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来津留津。三是健全未来产业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系统性谋划和总体性布局,推进并联审批、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成果评价、人才评估等全方位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企业、招商、投资、创新四项工作清单,满足未来产业市场多层次化、细分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 推进我市平台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4-10-28
    韩  璐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经济师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为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新型经济模式,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是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拓展消费市场、实现居民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在经历了疫情反复、俄乌冲突、能源危机、货币紧缩等多重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平台经济在推动经济复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平台赋能实体经济、扩大内需潜力作用,平台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为加快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能。一、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现状1.平台经济的提出和典型特征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平台经济”概念。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主要涵盖电子商务、在线教育、金融科技、数字媒体、生活服务、物流、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数字旅游、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我国经济发展要实现快速复苏需要充分释放平台企业的引领作用,激发平台经济发展新活力。平台经济普遍具有五方面特征:一是属于典型的双边市场。平台企业分别面对商家和消费者,平台运营商负责聚集社会资源和合作伙伴,通过聚集交易,扩大用户规模,使参与各方受益,达到平台价值、客户价值和服务价值最大化。二是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平台企业间的竞争存在较强的“马太效应”,平台企业率先进入某一领域并借助技术等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时,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大,出现强者愈强局面。三是具备类公共属性。平台经济大多集中在民生领域,公共服务提供者属性尤为突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呈现一定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四是具有显著的数据要素重要性。平台经济根植于互联网,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或有价值的资产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数据,因此数据成为平台经济的关键要素,也是平台企业的核心资产。五是属于典型的信用经济。平台经济具有陌生人之间“缺场”交易的显著特征,平台企业通过身份信息校验、实名认证等方式,保证交易双方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度。2.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现状平台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平台经济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以腾讯、新浪网、百度等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社交网络平台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各类综合门户网站开始服务普通用户。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平台经济在经历过起步阶段、爆发式增长阶段以及整顿治理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现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保持规范健康发展。2019年-2022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7%快速增长至27.2%。线上线下渠道结构性变化更加明显。疫情期间,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平台经济的发展空间被进一步打开,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7.7%,这是自2013年起我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除此之外,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许多政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借助平台,也逐步由线下转至线上,到2023年,全国各类政务微信小程序数量总计达到9.5万个,约是2019年的2倍左右。头部平台企业稳健引领行业发展。主要平台企业业绩取得明显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3年)》,2020年至2022年,全国市值前八大平台企业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1%,营收总额由疫情前的2504.5亿美元增长为2022年底的4424.5亿美元;其毛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11%,毛利总额由疫情前的993.2亿美元增长为2022年底的1356.6亿美元。综合来看,在疫情驱动经济活动加速向线上转移的影响下,主要平台企业业绩在三年内得以逆势增长。平台经济持续发挥稳就业保民生作用。平台经济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在稳就业、促就业、打破女性就业限制等方面作用凸显。根据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前沿:平台与高质量就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以微信、淘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为我国净创造就业约2.4亿,约占当年全国适龄劳动人口的27%左右;2022年,女性通过数字平台就业人数就超过3800万人;近五年来,全国电子商务从业人数从4700万增加至超过7000万,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10%。我国平台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一是平台行业流量红利逐步见顶。新增用户是驱动平台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动力,但随着新增网民的减少,行业间竞争也逐步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已达到66.5%,特别是在部分细分领域,网民占比相当高,如即时通讯、网络视频用户占比均已超过95%,网购用户也超过80%。二是市场主体信心减弱。近几年,政府层面为规范平台经济发展,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且时效性强,大多数市场主体尚未做好预期和规划,使得该领域短期投资风险加大,投资者的观望态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平台经济发展。三是盈利模式缺乏创新。目前我国平台主体盈利来源主要是会员费、广告费等,模式较为单一,且与美国头部平台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和盈利模式上有明显差距,且国际化水平不高,国内平台企业国际业务拓展比较缓慢,也是制约我国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我市平台经济发展现状1.数字经济发展为平台经济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市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天津市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超87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1125.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9%;中小微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超过80%的餐饮企业开通网络售卖业务,网上零售平台交易水平排名全国第10;工业企业上云突破9000家,重点企业收入合计占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53.5%,拉动全市增长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市加快数据资源整合布局,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天津数据资源得分全国排名第9位、人均数据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为230余个场景提供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平台经济发展整体态势持续向好各类平台建设开发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数量不断增长。在我市“四上”企业中,拥有网站企业超过7000家、占比约30%左右,全年信息化投入约8亿元,其中约300家企业通过自建电商网站或APP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如唯品会、淘宝、京东等全国头部电商平台企业均在我市设立了区域性总部,对全市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总量贡献比重将近70%,已成为支撑我市社零额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互联网平台分类分级指南》,我市网站类型以信息咨询类和社交娱乐类为主,占比分别约为74%和19%,用于描述产品、展示价格,或提供企业APP、社交媒体等链接信息,其次依次为计算应用娱乐类、生活服务类和网络销售类等。以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天鹅到家、阿姨来了等生活服务平台为例,平台业务已涵盖餐饮、外卖、酒店、旅游等诸多品类,其中美团成功获批网络货运牌照、药品网上零售牌照并开通运营,群众生活更加便捷。3.平台赋能实体经济取得新进展平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引导传统零售顺应消费需求变化,逐步培育发展互联网消费市场,线下和线上消费加快融合。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823.2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限上社零额)相比,高出6.9个百分点,对限上社零额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7%,占限上社零额比重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前相比,提高了7.1个百分点、达到33%。传统零售行业(即非互联网零售业)网络零售额占传统零售行业全部零售额比重约10%;其中,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业网络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3.2%、17.7%、16.3%。服务消费领域线上消费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同比增长1.9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了78.8%,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平台经济发展促进政策成效显著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实施以来,我市持续优化平台发展环境。2023年,先是印发《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头部电商平台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加大布局功能性总部,培育和发展本土电商平台,着力引进头部平台企业跨境电商业务板块,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随后,启动了为期4个月的“天津电商节”,组织重点商贸企业、电商平台及服务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线上线下融合,聚集双11、春节等重要节点,推出天津老字号、津农精品、汽车产品、家居家电等直播带货活动。以双11直播带货期间为例,海河牛奶日均销量20万包,郁美净曝光量超过700万、产品累计销量超过1万件,激发消费新活力取得明显成效。三、我市平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仍需加强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数字经济建设正处于加快发展期,但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平台企业培育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先进省市相比,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是北京的九分之一、浙江的八分之一,不足成都、重庆的二分之一。数据要素市场不够健全,数据流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尚未完全贯通、市场运作模式不成熟、数据交易相关制度及产业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制度建设滞后于数字产业发展需求,现有政策重在规范整体要求,事前准入制度、公平竞争规则以及信息保护制度等具体要求有待完善,数据资源潜力尚未有效激活。《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在数字百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中,天津第12位,北京、上海、广州分别是第1、2、5位,重庆第10位。2.平台主体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一是平台企业总体数量偏少。2022年,全市“四上”企业中,拥有网站企业7182家,占比28.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二是缺乏头部电商平台企业。平台企业间竞争普遍存在较强的“马太效应”,拥有资深用户和数据资源的头部平台,如京东、美团、唯品会等平台,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我市还没有头部电商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运营总部。根据浙江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百强榜”》,在产业电商、零售电商,在线外卖、在线旅游、在线租房、交通出行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商及在线教育、跨境电商等行业百强企业中,北京38家、上海21家、广州3家、重庆1家,而天津没有上榜企业。三是缺少有代表性的本地电商平台和电商大卖家。我市拥有超亿元的电商大卖家不超过50家,而作为发展较好的本土电商平台——七迦二驴友装备,其年销售额也仅有2000万元,在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共132家企业上榜)中,北京、上海、江苏分别上榜14家、13家和12家,而天津只有3家。3.平台产品创新潜力不足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平台+”的理念还不强,研发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同时面临“没钱”“没人”“不敢”“不会”的现实难题。据市统计局调查显示,在全市“四上”企业中认为资金投入较高的占比超过36%,认为缺少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占比30%,认为不懂如何利用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占比超过15%,这直接制约了平台企业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另一方面,平台发展动力较为单一,中长期创新潜力受限,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创新业务成长滞后,多数本土平台过于依赖消费互联网领域,且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从美团、大众点评等头部互联网消费平台来看,在2023年全国15个重点城市培育的新品牌中,美团榜天津上榜仅2家、排第12位(上海64家、北京37家、广州17家、重庆5家);大众点评重点城市酒店必住榜中天津上榜仅17家、排第14位(北京72家、上海67家、广州40家、重庆38家)。4.与消费需求变化还不适应2023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823.28亿元,远低于北京(5172亿元)、上海(5520亿元)、广州(1-11月2587.91亿元),平台消费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还不突出,供给结构仍是以传统综合电商为主,特别是京东等在津物流配送中心占比较高,与当前消费需求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尚不能完全适应。2023年双十一数据显示,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悦已、有情感属性的消费,高性价比的国货成为消费热点,在双十一TOP20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超过一半,但从淘宝平台“国货”关键字店铺数量看,天津仅有132家,分别是北京的七分之一、上海和广州的六分之一。四、推进我市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1.积极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支持和鼓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强化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集聚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增加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效能。搭建高质量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高水平链接和汇聚数字领域国际创新资源、产业资源。2.着力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网络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快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打造万物互联、智能高效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京津冀枢纽节点建设,完善新型算力网络。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围绕重点场景推进数据归集共享和融合应用创新。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发挥区域数据应用平台作用,汇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数据等多类型数据资源,释放数据价值潜能。3.优化平台经济区域布局目前,我市平台经济发展形成了滨海新区、河西、南开、武清等数字化平台经济集聚区,但与北京、浙江、上海等先进地区相比,大型企业平台化转型仍待加强,应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分类打造平台聚集发展品牌。借助武清京津产业新城规划建设契机,打造世界级电商与现代物流平台聚集区;依托天开高教科创园,引进聚集全国大企业和平台企业建立天津双创基地以及各种开源开放创新平台组织;用好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的政策优势,打造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区。4.分层分类推进平台企业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支持平台企业科技创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平台经济底层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以技术突破实现质量提升。注重分类提升,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发展方向细化梳理,围绕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制约因素,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培育计划,分类解决推动,发展一批、提升一批、壮大一批。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用足高校、校友资源,聚焦互联网销售平台,居民生活服务平台、文旅体育平台、医疗健康平台以及直播产业平台领域,加强培育本土服务领域平台企业力度。5.引育头部平台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强化平台企业招商,组织实施招商攻坚专项行动,聚焦总部在北京的头部平台企业的溢出业务,加强走访对接,着力吸引头部平台企业在津设立区域性总部、布局功能性总部机构。支持我市大型企业走在平台化转型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前列,抓住工业互联网、行业大模型和智能化工厂发展新机遇,加强与腾讯、阿里巴巴、抖音、百度、京东等知名平台型科技公司,以及与华为、海尔、联想等平台化制造大型平台型企业的合作,共建天津分平台、新业务中心,培育本土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开放创新创业基地,带动一批工业 APP 开发、更多工业企业上云等。6.提升平台消费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平台应用能力,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放大倍数效应,推动企业开拓平台新品牌、打造平台经济应用新场景。推动线下零售、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企业拓展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模式,布局无人超市、智能取餐柜、智能外卖柜、智能售货机等服务终端,构建覆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智能末端配送体系。加快发展智慧商圈(商街)、智慧商店、智慧社区,建设一批智能消费体验馆。持续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老字号拓展“互联网+”营销渠道。引导平台企业开展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等网上促销活动,培育消费新增长点。7.完善平台监管治理体系明确监管主体权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厘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划清相关权责界限,避免多头执法,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使得平台经济监管更加精细化、具体化。与时俱进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事前预警、事中规范引导、事后处罚”的全链条动态监管机制。完善平台监管机制,不断优化监管框架,同时引导不同行业平台自治,鼓励平台建立自我监管体系,畅通社会各方主体监督举报平台违法违规行为的途径,实现多方合作共同监管的良好局面。
  • 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短板及对策建议 2024-10-28
    邴兴国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高级经济师李莹杰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及特征,明确了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系统分析了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短板,并从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强化产创融合发展、促进数字实体融合、深化京津产创协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一、新质生产力提出背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全面、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和实现路径。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视察指导并强调指出,天津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明确提出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要求。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强调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机遇,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创新能力等,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了推进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航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新质生产力内涵及特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一)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并以此推动传统发展方式改变,生产力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大幅跃升。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根本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突破制约产业的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卡脖子技术,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二)主要特征1.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新兴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新兴领域主要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通过新一代一系列高新技术孕育和催化而形成的领域。每一个新兴领域基本都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形成、发展和演变。新兴领域发展演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重点是抢抓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要机遇,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2.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先进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是通过改进提升劳动工具来实现。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而新质生产力通过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利用产业迭代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近些年来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都是由新技术与产业互动融合所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实现的,并最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3.新质生产力是着力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脱离了创新驱动,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引领,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突破。推进高质量发展还包括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多个范畴,这些也都需要创新驱动来推动实现,通过新质生产力来支撑和引领。三、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着力点天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注重“以新带旧”,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及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融合创新与优化升级,还需加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天津产业门类齐全,工业资源条件良好,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突出的制造优势,正积极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为我国传统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天津市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重大、负担重,民营经济发育活力不足,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资源型产业占比较高,产业技术落后、能源消耗强度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价值链结构中,无论是重工业、重化工业还是轻工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较为突出,高端供给不足与低端供给过剩并存,创新能力有待强化、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为此,要加快解决限制传统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约束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重塑竞争新优势。(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推动世界科技创新版图和经济竞争格局重塑的最活跃力量。虽然天津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具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要素成本偏高、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天津市发展过程并没有完全脱离城市衰退的理论逻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经济和产业衰退、人才流失、资产价格下降之间的循环。因此,要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引领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依托良好产业基础,不断开辟新赛道新领域,打造新动能新优势,强化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打造国际领先、市场主导力强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理论方面来说,新质生产力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变革,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新技术孕育和催生各类产业,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形成新动能机理也是多元的。从实践方面来说,新技术突破千变万化,对要素配置要求也迥然不同。有些技术突破主要依赖人力优势,有的则主要有赖于资金优势。我国区域经济涉及多个板块,每个板块发展要素、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具有很大差异,各地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但如何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更为重要。因地制宜还要防止“一哄而上”。要坚决防止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业同构等现象和问题。脱离实际盲目“求新”,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会产生要素配置低效问题,往往还会导致产能过剩。防止“一哄而上”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来实现,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企业主体地位和作用,政府重点做好规划设计、营商环境打造、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等方面,推动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四、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天津市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新赛道投资布局,推动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持续凝聚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一)新动能加速积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底气2023年,集成电路、中医药、航空航天、车联网、高端装备等5条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超过1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4.4%、14.2%。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市管国企利润增长14.4%,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新登记民营经营同比增长13.3%,民营经济税收增长26.1%。制造业12条重点产业链持续壮大,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79.8%。(二)创新驱动能力持续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支撑2023年,天津位列全球科研城市第18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51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00亿。“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7.9万人,新增博士后站55个。(三)新赛道加快投资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潜力着眼产业新赛道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加快投资布局一批重点项目。累计打造了3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其中海尔天津工厂、联合利华天津食品工厂和丹佛斯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2024年和今后时期将新创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0家、10个5G全连接工厂,推动更多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前瞻性布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合成生物、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生态细胞等一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五、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短板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补齐产业技术创新、京津产创协同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方面短板。(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技术支撑力不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仅为北京的15.6%,独角兽企业仅为北京的8%、上海的9%,有效发明专利量仅为北京、上海的1成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低于北京、上海2.3个百分点、0.7个百分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仅为宁波的33.7%,技术合同成交额不足上海的4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合同成交额规模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打造和产业集群构建。2023年天津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仅为25.3%,比上海低18.6个百分点。(二)京津产业和创新的协同效应不明显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发挥作用不充分,“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模式有待进一步强化,承接北京科创资源缺乏市场化主导的体制机制和服务支撑体系,天津“接不住”北京技术创新成果问题依然存在。2023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500亿元人民币,但在津转化的合同成交额不足1/20,亟待围绕京津产业体系融合打造一批京津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三)产创融合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度不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不紧密,许多科技成果“走不出”实验室,天开园、海河实验室、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成果转化能力有待强化,产创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虽然超过5成,但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集成的乘数效应不明显,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同时,成果转化和中试平台规模较少,配套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这些短板和不足对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较大挑战。六、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勇争先、善作为的重要要求,在“新”和“实”上下功夫,坚持创新引领,强化产创融合、数字实体融合,深化京津产创协同,合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阵地。(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把技术创新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出位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功能平台在津布局,加快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立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发挥天开科技园、海河实验室、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势,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资金链和人才链支撑,促进“四链融合”,深入推进12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推动产业成链成群、成龙配套。二是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整合天津现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采取部市共建、院地合作模式共建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临床医学中心等国家重点创新机构。做实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三是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天津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加强精细化工、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交互等前沿优势领域技术攻关,努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二)强化产创融合发展,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依托天开园,高水平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联动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天开园,强化源头创新和自主创新及孵化转化产业化承载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及创新创业生态,增强实体化、市场化运作能力。完善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促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提质增效,推动天津超算中心、中科曙光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建设。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园区与产业化基地融合发展,打造“科学家+企业家”协同创新模式,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构建科学家与企业家“共事”、创新链和产业链“共轨”、科技和行业“共振”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及技术转移转化新平台。三是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市场化成果转化和孵化机制,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带动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中试熟化基地,加强优质的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引进和培育,推动信创、合成生物、现代中医药、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等先进技术成果落地,支撑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促进数字实体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和制造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一是数字产业化构筑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基础。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数字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高端芯片、高端工业软件等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超算、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数字产业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发展水平。二是产业数字化激活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动能。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有效发挥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以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以实体经济发展为牵引推动数字科技升级迭代,促进形成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与应用集成的乘数效应,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建成一批面向工业行业共性化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产业化的支撑作用,增强产业数字化的反哺能力,依托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深化京津产创协同,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阵地加强与北京创新协同,推进京津产业一体化发展,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链条,联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承接和吸纳北京科创资源。主动服务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续提升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既有合作平台承载质效,创新承接机制和模式,积极承接和吸纳北京大院大所及其他科创资源。二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整合京津优势创新资源和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京津优势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机制和模式共建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健全京津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协同突破一批重点行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合力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三是推动产业体系融合。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制造研发优势,深化“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清单机制,以新技术新业态推动京津重点产业链条融合发展,打通成果转化孵化堵点卡点,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培育网络安全(信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群。(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依托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破解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加快构建制度创新高地。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协同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与事中事后监管,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场景开展系统性、集成式、一体化的综合监管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政府立法,强化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快对政策文件的制定清理,加强一致性评估,倒逼事项精简和流程优化。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升。二是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获得各类生产要素,推行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新模式。加强境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监察机构。三是深入探索制度型开放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强化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功能,加快推动落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215条重要措施,增强对国内外一流企业、一流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滨海新区更大自主权,研究制定实施滨海新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建设高水平市场准入体系,探索有序放宽电信服务、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市场外资准入限制。积极争取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城市。 参考文献:[1]王勇.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J].人民论坛,2024(06):8-10.[2]彭绪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J].经济纵横,2024(03):23-30.[3]张辉,唐琦.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方向及着力点[J].学习与探索,2024(01):82-91.[4]杜传忠,李钰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7(01):100-109.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