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7-11-28 16:57
sm(1).jpg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市建委、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财政(地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税局研究答复如下: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加强与北京方面的对接,积极推进承接载体建设,切实把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承接好、落实好、发展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印发了《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总部企业、先进制造、国家航运资源、金融创新运营等重点承接方向,明确各区精准承接的产业清单、重点平台清单、对接项目清单。围绕建立分级分类对接机制,防止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抓好载体资源整合,优化承接平台格局,着力构建以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若干个专业承载平台为框架的“1+16”承接格局。
  二是推进载体建设。与北京市共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6年11月,园区管委会揭牌成立,签约落地项目45个,协议投资额350亿元。高标准打造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承接平台,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商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部分平台具备了较成熟的承接条件。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与在京央企展开全面合作,吸引设立央企二级总部3家,超过40家央企在中心商务区投资落户120余个创新型金融项目。
  三是促进项目对接。积极对接国家部委、首都央企、金融机构、北京市有关部门,形成一批重点投资合作项目。2015年至2016年,全市共签约引进北京项目3198个,协议投资额6993.03亿元。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中船重工融资租赁、中国能建电力工程技术创新产业园、北京首控电子城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2017年1月,举办了天津市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恳谈会,签约46个央企项目,总投资2200多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四是衔接配套政策。市财税部门研究建立跨省市投资、园区共建收益分配体制,对满足标准的迁转企业,达产后3年内由转出转入地各按50%的比例分享税收;开通京津冀办税服务统一平台,实施跨省市迁移便捷化管理,确保企业迁转后继续享受原税收优惠和信用资质。天津与其他城市(包括北京)住房公积金余额实现随职工跨市转移,缴存时间可以接续认定。京津冀三地首批确定了132家试点医疗机构对27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互认,102家试点医疗机构对17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实施共享。2017年5月起,京津城际正式启动月票证通行。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纳提案中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天津比较优势,加大对接协调力度,提升承接载体能力,完善承接配套政策,营造良好承接环境。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进“1+16”承接格局。聚焦北京城六区重点区域统筹疏解和产业提升的契机,共同推进产业转移与功能疏解的重点载体建设,形成聚集效应。二是加强功能对接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统筹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和北京市的合作对接,积极开展部市合作、市企合作、省市合作。三是着力推进重点平台建设。加快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未来科技城、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开发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申报工作,争取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试点示范。四是不断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落实京津冀企业信用等级通用、资质互认、信息互通、简化迁移手续等措施,推进办税等公共服务便利化改革。做好与国家平台的上线对接工作,加速实现京津冀三地医疗费用“联网刷卡,直接结算”。

2017年5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22-23311818)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