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打造强大的高技术服务业 点燃服务业发展新引擎的建议”的提案,经会同市统计局、市金融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委研究答复如下:
高技术服务业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高技术服务业列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逐步构筑“高精尖”产业结构,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技术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661.30亿元,同比增长10.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增速分别达27.9%、11.6%。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49家,国家级孵化器67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拥有市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机构超过600家,同时吸引了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落户天津。
二是突出技术原始创新。在工程和工业设计、信息服务、检验检测等优势领域,研发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手锏”产品;培育出天辰、铁三院、水泥院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
三是完善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打造“科技淘宝超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检测、人才、研发、金融等11类服务。推动全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包括中央驻津院所、大学和市属科研机构在内的80家服务机构、750台(套)5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已面向社会开放共享,三年来为已为4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近4万次,服务金额达7200余万元。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市科技服务业、互联网跨界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重大科技专项或工程,累计财政资助超5000万元。加大金融支持,积极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等。按照国家《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3)(试行)的通知》,统计部门正在准备将规上企业纳入调查制度。
过去一年,我市高技术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确实还存在规模小、质量不高、公用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您的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河西区打造以规划设计、勘察设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围绕北辰区打造以工程设计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围绕东丽区和开发区西区这一区域打造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支持市内六区重点发展以文化创意、专业咨询、科技金融为核心的高技术服务业;推进滨海新区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建设,打造以信息服务、技术转移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以高新区、开发区为核心的自主安全信息产业集群。到2020年底,建设5个领军企业创新联盟;打造形成两条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重点突破优势领域。着力壮大专业化技术服务规模,做优以天辰公司、铁三院等企业院所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工程设计,鼓励汽车、IT产品、机械装备等工业设计,做大检验检测和专业化服务外包。加快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积极开发百亿亿级超级计算验证机、大数据处理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造形成国内知名的自主安全信息产业链。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扶持,在原有科技服务业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育壮大服务业新增长点,2017-2020年市财政拟每年新增预算1亿元,支持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服务业发展。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津设立科技专营机构或科技特色分支行,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完善投、贷、债、保联动机制。
四是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一批市场化、跨行业、资源共享的科技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信息、评估、金融、咨询等业态,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津发展。依托清华大学天津高端研究院、滨海新区军民融合研究院、科淘网等,开展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大型仪器共享、科技咨询等公共技术服务。
五是推进制造服务融合互动。鼓励高技术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对制造业研发、生产、商务、运营、管理等全过程服务供给能力。引导高技术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过程优化等增值服务,引导有条件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将内部的信息化等部门剥离,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非常感谢您对天津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多提宝贵建议。
专此答复。
2017年5月1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22-233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