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7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8-09-27 14:38
sm(1).jpg

邓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主动作为迎接开放大变革的建议”,市政府责成我委办理。接到建议后,我委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该建议对于我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剖析得非常客观、准确,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深表感谢并将在我市推动服务业发展工作中予以采纳落实。5月11日,市人大组织对提案答复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和督办。对于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2017年,全市积极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

  一是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夯实。2017年,天津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0786.74亿元,同比增长6.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税收贡献率达到69.2%,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六成。2018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53.83亿元,增长4.4%,高于全市GDP增速2.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二是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70.1%,其中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租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1.1%。金融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融资租赁境内外总资产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飞机、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业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全市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68家。传统服务业向信息化加快转型,电子商务行业集聚效应显现,跨境电商平台正式运营,网络销售火爆,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额418.59亿元,增长30.0%。

  三是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一批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和新模式。2017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7.1%和40.6%。科技服务领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天辰公司、铁路设计公司2家企业入选2017年中国工程设计十强企业,工程设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几大优势领域快速发展,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四是发展载体更加完善。2017年,天津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达7536.6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的66.8%。建成天河城、陆家嘴商场等一批集聚人气的亮点项目,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五大道洋楼集聚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盘活空置楼宇面积428.5万平方米,税收超亿元楼宇已达174座,其中税收达到10亿元的楼宇4座。市场活力持续提升,2017年服务业注册户数达到82.6万户,同比增长19.6%。滴滴出行、京东金融、58到家、瓜子二手车、摩拜单车等一批新型服务平台纷纷落地天津。

  二、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市建立了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各区分工协作、条块联动的服务业发展推动机制,形成了发展服务业的合力。我委每年年初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发布全市服务业工作要点,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金融创新、智能文化、旅游等一批指导行业发展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引领、相关政策为支撑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

  二是加快动能转换。2017年,我们围绕落实国家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提出了推动我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各区。为加快培育新业态,我市每年从市级财政预算中安排4000万元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我市建设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动能,支持科技服务、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健康、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提升作为重点支持方向,支持了58同城、中科遥感、精准医疗等一批新业态项目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起,市财政另安排预算1亿元,重点支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商贸、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等领域服务业转型升级项目,努力培育壮大一批新增长点。

  三是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加快推进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居民住房改善行动,新增自持租赁住房规模,培育集中式品牌长租公寓项目试点。汽车消费促进行动,完善进口汽车贸易平台。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房车、游艇、低空飞行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

  过去一年,我市服务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确实还存在您所提出的服务业比重偏低、高端服务发展缓慢、总部企业相对较少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中积极吸收采纳您的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服务业顶层设计。当前,为研究产业定位、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招商引资提供产业发展导向,我们以中心城区为切入点,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梳理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下一步产业定位。初步考虑,围绕高质金融、高端商务、设计产业、智慧科技、商贸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协力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枢纽地域。

  二是推进服务业改革试点。积极学习借鉴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滨海高新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围绕京津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互联网+政府服务”模式创新、共享平台类服务业企业统计税收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发挥国家和市级服务业各领域资金引导作用,精准施力施策,重点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软产业,鼓励服务业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服务业新增长点,形成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四是加强服务业运行分析。不断提高发改部门经济运行分析预判能力,做好服务业支撑指标月监测、季分析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服务业平稳增长。尤其针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的监测预警和调研服务,抢占服务业发展制高点。

  非常感谢您对天津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多提宝贵建议。

  专此答复。

  

  

  2018年5月24日

  (工作人员:宋莹; 联系电话:23142686)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