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建议”的建议,内容客观、问题针对性强,为推进天津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对策建议。我们接到建议后,立即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具体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大健康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
(一)制定天津市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产业发展,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2016年印发《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16)34号),2017年又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市健康产业总体呈现较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健康养老、“互联网+健康”、健身休闲、健康食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2019年,我市继续将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作为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按照国家工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将牵头研究制定《天津市健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5年)》,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健康产业重大工程项目为主线,推进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优质医疗健康资源扩容、“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十大工程,涵盖医疗、体育、养老、文化、旅游、食品等健康相关领域。以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为抓手,推进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为实施健康天津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打造形成一批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力争把健康产业打造成我市支柱性产业。
(二)落实产业政策、创造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一是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支持社会办医发展。落实《天津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天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2015-2030年)》,在确定资源规划总量时为社会办医预留预留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加快推进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天津市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实施方案》。切实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对养老机构内部设计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社会办医机构1739所,其中医院305所,诊所/门诊部1434所。
二是推进 “互联网+健康医疗”。积极推动健康服务业信息化发展,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卫生”专科化高端医疗等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全市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按照国家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组织拟定并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天津市智能医疗与健康专项行动计划》,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省内平台互联互通项目和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关任务,为推进全市大数据共享和带动智能医疗与健康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深入合作,向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转诊、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建立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咨询、就医、转诊等便利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为我市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医养结合护理服务,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为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提供有利政策环境。
四是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健康产业精深化工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医用食品,构建基于天然食用资源的新型临床营养制剂功能性组件及其产业化体系,建立医用食品原料深加工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对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取其中的功能因子,开发保健(功能)食品,做好医用食品技术开发与产品储备。
二、关于加强健康理念,提高健康意识方面
(一)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一是深入推动我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印发了《天津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和《天津市体医融合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暨“减脂增肌,健康体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天津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方案》建立卫生健康、体育、教委等多部门协作机制。推动医疗、体育、教育融合发展。实施三减三健宣传干预活动,制作发放健康支持工具1.7万个,发放三减三健等主题宣传折页、海报20余种共计30万份、光盘5500张。借助各类传统媒体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知识连载及宣传报道100余篇。
二是借力“民心工程”,开展“健康教育巡讲”活动。全年开展精品讲座10场,社区讲座150场,学校讲座56场,组织专家进行健康志愿服务主题活动10次,同时,利用“一直播”网络平台,将现场活动进行同步网络直播,累计点击量已达20万人次以上。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天津市2018年度“健康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健康家庭”。举办主题为“健康天津-健康生活”最具影响力年度人物活动,评选出10位有突出健康事迹带头人,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完善综合性健康教育传播平台和网络,广泛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与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展长期合作,邀请体育明星参与制作健康主题公益广告,全年制作播放“纪念爱国卫生65周年”“拒吸二手烟”“科学就医”三个主题公益广告。利用地铁媒体平台传播健康相关知识,继续做好“天津健康教育”“天津健康大讲堂”“健康周报”“健康文摘”四个官方微信,在新浪网平台开设天津健康主题专栏,与天津口腔医院开展合作,通过微课堂形式,对全市适龄小学生学生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窝沟封闭健康知识讲座,点击量达11万人次以上。办好《健康周报》 《健康文摘》,不断提升公益影响力,扩大人群受益面。
四是开展重大卫生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承办市卫生计生委纪念爱国卫生65周年系列活动,其间,举办主题交流活动,制作并在天津电视台滚动播出公益广告,设计制作纪念画册,制作宣传展板并进行为期一年巡展。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儿童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等一系列重大卫生日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组织指导力度,深入落实重点场所创建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订《推进天津市健康素养综合干预示范学校工作方案》和《天津市中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项目方案》,完成了小学教师访谈、教师问卷、案例征集以及家长问卷等工作,家长问卷开拓性地使用网上答题的方法进行,收集有效问卷73326份。在全市18所初中针对在校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和老师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基线调查,累计8830人,并根据结果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在各学校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目前已经完成干预效果评价。
二是创建健康促进医院。在西青区、红桥区各选6家医院作为健康促进医院试点。在全市启动、专项培训的基础上,督促各场所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工作。目前,对全部项目单位进行了督导并形成了督导报告,在西青区、红桥区各开了一次现场会,现场答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效显著。
三是加强精神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市卫生健康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天津市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7-2030年)》,从加快我市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关注疏导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工作目标和重要举措。结合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重要宣传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飘扬的绿丝带”微信公众平台和天津市绿丝带志愿者服务团队等渠道,广泛宣传精神卫生防治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在东丽区开展“心理守门人”项目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搭建了三级“守门人”工作平台,实现在线咨询、转诊绿色通道等功能。
以上是对提案的简要答复,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相关建议,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研究具体落实办法,深入推动健康天津战略实施,不断完善健康产业政策,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发展健康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壮大我市健康新业态,促进人民群众逐步增强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天津健康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2019年4月18日
工作人员:戴全意
联系电话:2314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