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政务服务办、市税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300多个,到位资金超过7700亿元。优化提升承接载体,一批总部机构和优质项目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1443家。主动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京滨、京唐城际加快建设,城际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2019年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1.17%、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三。重大创新设施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确立,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建立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支持机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双六千”。
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构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加速推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和20.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3.5%。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天津港港口航道等级达30万吨级,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30条。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市域干线公路网、客货运铁路网更加便捷完善,高铁、城际铁路里程达到300公里。城市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地铁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235公里。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升级保护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736平方公里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提升153公里海岸线生态功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从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1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0%,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1%。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承诺审批事项达到852项,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实办率达到72%。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步伐加快,“深改方案”128项任务完成123项,27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境外产业园和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民生保障不断增强。连续实施民心工程,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失业保险金待遇、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供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标准都有新提升。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统筹“三医联动”改革,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院前急救反应速度大幅提高,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的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的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振兴实体经济为基本立足点,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以协同助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世纪“平津战役”。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主动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着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环保协同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高水平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推进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奋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
二是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打造京津冀地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为目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以绿色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天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实施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修复与保护,开展153公里海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
四是以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支撑,打造升级版政策措施,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滨海新区打造更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
五是以共享共富体现高质量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要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来体现。“十四五”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促进公平普惠为重点,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是扎实推进健康天津建设。推进卫生资源调整,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公共卫生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升重要物资供应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升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
三是健全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打造创业升级版,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孵化等全链条政策帮扶机制,强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坚持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四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市级公办养老院改扩建、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公办养老院公建民营,鼓励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运营服务。
五是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针对疫情防控中的短板,着眼于中长期能力建设,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增强基础设施、能源及水资源保障等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城市本质安全。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提高突发事件响应和处置能力。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高效安全可控。
2020年4月3日
工作人员:娄振华
联系电话:231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