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664号提案的落实情况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1-12-31 18:00
sm(1).jpg

邢艳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的提案”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让老年人更好的适应数字化生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市高度重视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对标对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45号)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切实解决老年人在数字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四次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了多个相关单位反映的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字化生活不便利的问题。印发《天津市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举措》,从就医、出行、消费、办事、文娱等8个方面分解成51项暖心举措,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为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是开展老年人数字技术培训。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助老机构围绕“健康码”查验、生活消费、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手机软件使用开展“手机课堂”培训,向老年人讲授正确、安全的手机使用方法,宣传防诈骗常识,消除了老年人因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不方便进入公共服务场所的各种顾虑。各级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专项宣传与培训,设立专岗专人为入住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提供帮助,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不便家属探视时,协助老年人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联系家人。天津开放大学在“天津终身学习网”发布“跟我一起玩手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智能手机视频课程,主动走进老年大学分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将智能技术教育与培训送上门,激发老年人学习智能技术的热情。

三是传统服务与创新智能服务并举。涉及老年人的高频服务场景均保留传统服务方式,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设立人工服务专岗,方便不使用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出行、就医、办事、消费和文娱。市通信管理局组织基础电信企业为老年人提供“一键进入”人工客服,为老年人定制孝心卡通信套餐,精准降费惠及老年客户。在兼顾传统服务的同时创新智能服务适老化改造,市委网信办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从政务服务事项中挖掘亮点进行服务整合,在“津心办”APP上线老年人关爱专区,一站式提供三级医院预约挂号、养老待遇查询、社保医保查询等23项老年人高频服务,网页页面设计以大字版、简洁版为主,同时增设语音朗读、语音搜索等功能。在市委网信办统筹下,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科大讯飞公司围绕老年人在社区居家养老过程中安全保障、健康管理、随身监护、生活服务、情感关怀等场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物联感知技术与助老大数据充分融合,打造立体化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该项目市级平台已覆盖滨海新区、红桥区、南开区、河北区、武清区、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共17551户重点关爱人员,共处置告警事件5195起,显著提升了重点关爱人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2021年5月18日,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召开天津市AI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线上和线下的联合发布会,发布仪式同步在新华网、央视频、中国网等20多家媒体的直播平台进行了实况直播,累计观看突破125万人次,全网相关话题讨论度及曝光量超过7500万。

四是及时总结经验与做法,积极开展宣传报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中老年时报》、天津政务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和平台对我市在老年人办事、就医、出行等方面的便利服务进行了宣传,今日头条、“每日新报”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转载,在全市广泛营造了爱老、尊老、敬老、助老的浓厚社会氛围。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要求,充分挖掘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通过深入调查比较,从我市打造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和智慧康养社区、全市卫生健康领域便利老年人两个方面遴选编辑和上报了2个示范案例。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专家遴选和地方复核,我市报送的《科技赋能 智慧适老——天津市打造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和智慧康养社区》入选全国首批14个优秀案例,并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再次感谢您对老年人适应数字化生活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要求,会同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以任务清单工作台账模式狠抓各项举措的落实,发挥好示范案例的引领作用,继续挖掘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


2021年10月22日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