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51号建议的落实答复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3-11-06 15:56
sm(1).jpg

易娟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的建议,经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顶层设计

《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作为第一项重点工程,重点推动。2022年7月,我市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2022年12月,市政府印发《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明确了合理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站点、推进分拣中心规范建设、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废旧物资回收服务水平、促进二手商品循环利用、提高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发展再制造产业等8项主要任务。今年8月,印发《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规划(2023-2025)》,提出了未来三年以建设完善回收网点、中转站、分拣加工中心三大设施为基本框架,着力提升、夯实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基础水平。截止目前,我市已相继出台《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加快构建回收体系

一是加快回收网络建设。推动实施 “一街一点位”再生资源网络建设,在不断完善中心城区395个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相衔接的再生资源回收点位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完成回收点位超过1000个,不同层次规模的分拣中心25个。二是促进回收模式创新。引导“互联网+回收”模式,开展精准、及时、高效的废物回收服务。上半年,“爱分类爱回收”再推技术新突破,研发了智能投放、自动称重、及时返现终端设备,大幅提升了应用区域再生资源回收的便利化程度。截至6月底,该企业已在河北区、河西区、红桥区、南开区布设了总计565台智能回收点位,覆盖151个社区、338个小区总计约70多万人。

(三)加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

一是推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围绕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推动钢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用于生产建材产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二是加强骨干企业的培育,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引导企业规范发展,截止目前我市天津城矿、新能等30家企业入选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形成废钢、废塑料、废纸、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加工综合利用能力分别达到1000万吨、22万吨、20万吨、4万吨,今年组织了我市4家企业申报废钢、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规范条件,通过初审报工信部审核。三是鼓励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开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鼓励我市工业企业加大工业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组织推荐巴特瑞、赛德美企业的申报技术装备入选国家级目录,加强宣传和推广。四是加强企业的对接交流,组织召开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发展推动会,京津冀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动会,推进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不断引导企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全市主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98%以上,钢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实现100%资源化利用。

(四)推动二手商品交易

我市积极倡导资源节约理念,丰富流通渠道,促进闲置二手物品交易、租赁和交换使用,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不断提高废旧物资利用效率。推动提升二手车交易市场信息化水平,鼓励二手车交易市场引入“中古车网”系统,助力传统二手车交易市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运营。深化与头部电商企业合作,推动“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项目落户河东区,2022年6月开园,该项目围绕高净值的二手箱包、数码、钢琴、玩具等业态提供鉴定、估价、展览、零售、直播、维修等业务支撑,园内已注册企业数量达141家,园区入驻面积达到7713.85平米。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狠抓《天津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天津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落地落实。充分发挥政府基础保障作用,持续加快回收网点建设,推动实现固定网点和移动网点、多功能网点和简易网点、有人值守网点和自动回收网点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动态布局的高回收率、高覆盖率的“双高”布局。争取到2025年,完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不少于1200个。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良好的监管、服务,引导市场主体拓展二手商品交易、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维修再制造等业务,共同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023年9月25日   

工作人员: 陈雅娟 

联系电话: 23142207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