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氢能产业强链补链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经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委、市科技局研究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坚持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区域试点应用、市场主体培育,不断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布局发展。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依托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充分发挥渤海化工、国电投、法液空、新氢能源、锦美氢源等龙头企业优势,建设制氢设施,渤化永利和天津石化2座加氢母站建成投运。新氢能源加氢母站二期、法液空氢能基地项目正在积极筹备,预计年内开工。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鼓励分布式制氢项目建设,促进氢源就近供应保障。液氢、管输氢气、风光绿氢项目稳步推进,资源供应体系逐步完善。
二是积极支持技术研发。广泛征集制氢、氢燃料电池等方向技术需求,提前布局制氢、氢燃料电池等自然基金重点方向,持续推动氢能领域关键制氢、燃料电池、氢气安全储运等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相关标准的立项,加快不同场景下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验证和仿真;推动企业完成与国家院所等单位合作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关键核心技术项目结项,攻克“绿氢”制备关键技术;鼓励我市氢能领域优势单位加入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发挥京津冀三地氢能领域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优势,推动联合体参与单位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发,以科技创新驱动氢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建设,以燃料电池及动力电池试验检测为核心,围绕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等五大领域,全力打造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全流程链、全产品链、全生命周期、全应用领域”的综合测试评价基地,为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大力培育氢能产业。重点依托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打造氢能示范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滨海新区,国鸿氢能、华清能源等多家氢能优势企业注册落地,氢璞创能燃料电池电堆项目、新氢动力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投产,杭叉(天津)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叉车实现量产。东丽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一期已建成。北辰区,华电重工电解水装备及关键材料等生产线落地。
感谢您对我市氢能发展建设等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指导和帮助我们做好这项工作。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