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对市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0092号提案的落实答复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3-11-06 16:04
sm(1).jpg

刘依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  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的提案,经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医保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办、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让老年人更好的适应数字化生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您的意见建议,为推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和借鉴意义。我们从政策体系、产业发展、服务提升、要素保障等方面着手,细化工作举措,着力解决老年人在数字化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老年人群体带来更多的体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协调,研究落实举措

注重强化联席会议作用发挥。已召开四次联席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总结经验做法,明确问题堵点,研究落实举措。2023年6月,印发了《天津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年度工作要点从完善保障措施、日常交通、就医服务、政务服务、消费服务、智能产品和应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8个方面,制定了26条暖心举措。注重优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津(金)牌智慧养老平台,积极推动天津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同时,加强智能服务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教育、加强工作人员智能技术应用培训、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加强智慧养老、智能助老、适老化改造相关宣传报道,动员全社会广泛关注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深度挖掘各领域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正面宣传。

(二)适老化改造持续推进,智能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政务服务平台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工作要求,天津网上办事大厅已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通过开设老年人服务专区、发布服务事项等措施,依托新增网页浏览字幕辅助、语音朗读等服务功能,方便老年人网上办事。

二是持续完善“津医保”APP各项功能,优化了就医流程,入驻了多家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为患者的挂号就医提供了功能更为适当、操作更为简单、体验更为便捷的服务;建设了短信通知平台,对老年人医保账户、业务办理等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提示;加大了“反欺诈、反骗保”的提示频率,全方位保障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对“津医保”APP、网站的适老化改造进行完善,在界面交互、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方面做了优化;在医保信息平台建设中,引入了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在医保服务场景中进行了应用,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医保信息化工作发展成果。

三是进一步优化新兴支付渠道方式,提高老年人支付服务便捷度。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对手机银行APP及相关智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基本完成了“适老化”升级改造工作。让老年人使用手机银行时,字体更清晰、图标更醒目、操作更简单。持续扎实做好老年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置工作,持续打造“打得通 接得起 办得快 暖人心”的“12363暖心热线”。从老年人的“急难愁盼”出发,密切关注老年群体投诉咨询事项,有效为老年消费者化解矛盾争议,切实维护好老年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23年上半年,天津“12363”共处理老年消费者投诉17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聚焦“适老”金融服务,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助老活动。 

(三)社会氛围营造持续用力,传播声量持续增大

一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建设。着眼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建设津牌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将重点体现“点餐式”服务功能,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目前,已完成津牌养老服务智慧平台立项,正在按照市财政局预算评审意见修改津牌养老服务智慧平台设计方案。

二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我市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申报。共有12家企业参与申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两个大类,涉及可穿戴健康检测设备、健康监测设备、个性化健康管理、线上老年教育、购物等9个方向。申报企业和类别创历次之最。经过评选,6月30日,三部委公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我市九安医疗、因诺医疗科技、乐聆康养等三家企业入选。

三是进一步落实《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天津市老年教育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各区高水平老年大学建设,完善老年教育四级办学体系,推进乡镇老年教育学校编制老年教育手册。指导老年大学等单位深入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的教育与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中国教育报发表“天津-资源下沉满足老年人就近学习需求”,中国教育在线继教前沿发表“天津市积极构建老年教育体系,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对我市老年教育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继续坚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保障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保障。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特需上门等服务。在智慧化就医背景下,切实做到老年人“不会操作有人教、没有手机有人帮、行动不便有人助、就医不畅有人管”,让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就医服务。加大对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点建设推进力度,推进各项助老就医服务落地落细。制定有关工作指标,开展相关监测,掌握工作进度。同时,加大对老年人就医服务的督导检查,组织医疗服务行业的专家,实行常态化明查暗访,及时掌握各医疗机构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推动整改落实,切实提高老年人就医体验。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老年人智慧就医使用培训。全市24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向老年人讲解如何使用手机预约挂号纳入签约服务内容,贯穿家庭医生签约续约与居民面对面环节、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健康评估环节、社区义诊和健康教育环节、家庭病床入户服务和基层门诊就诊等各个环节,指导老年人逐步适应智慧就医服务。

五是为提升天津巡游车服务质量,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巡游车+互联网模式融合,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市公交集团打造了“吉量安乘-天津出行”APP软件,并在各公交场站加大社会宣传。考虑到老年人可能使用手机不便的情况,为优化市民出行服务方式,促进巡游车服务水平,全国巡游出租汽车“95128”统一约车电话在我市上线运行,市道路运输局24小时受理市民预约业务,方便了老年人出行。

六是举办老年人金融知识宣传专场活动数百场次,走进社区广场、老年公寓等老年人集中场所,普及投资理财、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深入了解老年人使用智能化银行产品服务问题,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全市各机构累计举办老年人专场活动1961次,老年人受众消费者152万余人。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国家和市有关要求,充分结合提案建议,会同联席会议其他成员单位,以任务清单工作台账模式狠抓各项举措的落实,及时总结有效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案例的引领作用。组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促进传统服务提质增效,兼顾老年人使用特点和需求,不断升级智能服务,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支持与服务,切实增强老年人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3年9月25日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