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建议,经会同市合作交流办研究答复如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重要使命。当前,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您关于深化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建议非常好,对于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载体优化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在落实过程中不断加深思考和认识。现将近期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举措报告如下。
一是全力支持承接载体建设。市京津冀协同办会同市有关部门,做好重点承接平台规划引导、布局优化和统筹协调等工作,组织各区从“平台、项目、主体、营商环境”等方面梳理细化承接方案,加快提升配套服务水平。联合京冀两地加强京津冀重点产业平台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5月29日京津冀三省市协同办联合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展系列活动,共同发布新一轮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名单,涉及我市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及其他区共16个重点平台,宣传我市承接载体特色优势,协同发力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资源优先在重点承接平台布局。市合作交流办不断优化内资招商考评体系,加强对各区招商引资特别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服务指导,根据各区资源禀赋等特点,科学制定2022年实际利用内资工作目标,合理分解并下达工作任务,同步做好统筹服务、政策解读、政策扶持等工作。各区政府承担平台建设主体责任,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全区资源力量加快推进平台高质量发展。
二是及时共享招商工作信息。市京津冀协同办每周跟进各单位对接服务北京工作进展,每半月会商共享动态信息,每月核查落地协同项目和新设机构成效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推进落实,每季度对未完成序时进度单位进行约谈并帮助推荐对接目标、研究补亏进度措施,通过定期印发工作简报的方式,及时向基层共享有效招商资源信息。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市级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组织做好“牵线搭桥”,结合疏解转移来津项目、企业发展诉求和各区产业优势、载体特征、配套要素等,积极为适配区推送项目信息,并持续做好跟进服务,坚持载体和项目两手抓、政府和市场两手抓,有力有效推进错位承接。1-8月,通过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在津落地重大项目197个、总投资1125.1亿元,完成年度1600亿元目标任务的70.3%。
三是统筹做好重点招商项目安排。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合作交流办等部门,高水平办好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亚布力论坛等大型活动,协同各区在活动期间深度对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统筹做好对接安排。市京津冀协同办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组织各区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安排我市重点承接平台运营管理单位负责同志参会,70多家北京企业、100多家天津企业深入对接交流,形成一批意向合作项目和事项。目前,已有6个项目落地,4个意向合作项目正在深入对接。市合作交流办依托企业资源优势,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同会员企业沟通联系,主动上门服务、精准对接,筹划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深挖首都企业、产业、项目、人才资源,安排考察部分区招商载体,进行精准招商对接。同时积极走访服务投资企业,协同各区做好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服务,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半年,支持各区、各部门积极开展产业链撮合、经贸洽谈、招商推介等活动121次,全力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来津落地。
今年以来,宁河区深度融入全市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有关工作,协同首创集团、滨海高新区、河北省唐山市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做优载体提升承接能力,提速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序推进载体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及绿色低碳建设项目;服务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中央公园、城市展馆、办公基地三大标志性项目全部建成。1-8月,全区通过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资源落地协同项目总投资66.6亿元,以166.5%的完成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成绩亮眼突出,推进宁河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部署,会同包括宁河区在内的各区扎实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持续在标志性项目上下功夫,聚焦聚力、狠抓落实,努力打造更多亮点、取得更大成效,奋发有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感谢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和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2023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