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充电站的建议,经会同市电力公司、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初步形成快慢相结合的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基本满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需求。截至2024年8月底,我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共充电场站6444个,充电桩24.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7.5万余台,居民自用充电桩17.3余万台,车桩比达到2.26:1,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在完善的充电网络支撑下,2024年1-7月,我市新增新能源汽车共计8.31万辆,同比增加25.44%,销量渗透率北方地区排名第一。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为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印发《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单位内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若干举措》《天津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从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引导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明确提出到2030年,在充电设施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便捷,充电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充电网络。打造梯度充电网络节点,建成以“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于家堡双碳创新示范站”等为标杆的大型充电站,以“永旺梦乐城、直沽停车场”等为骨架的中型充电站,以“西青芦欣家园、王顶堤馨苑小区”等为代表的民心工程站,形成以大型站为模板示范、中型站为骨干、民心工程站为辐射的充电网络。实现重点区域充电网络全覆盖,推动落实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工作部署,累计建成73座高速充电站,辖区过境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100%全覆盖。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已累计建成充电桩近4000台,覆盖130余个乡镇。宁河区大北涧沽镇、宁河区潘庄镇、蓟州区下营镇、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宝坻区黄庄镇作为示范乡镇列入国家能源局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的县乡名单。支撑公交货运领域碳减排,累计建成运营公交充电站165座,充电桩近1600台,服务新能源公交4700余部,实现“津城”“滨城”公交车辆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使用,建成20座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充电桩近200余台,推动重卡运输清洁化发展。
三是落实峰谷分时电价制度。为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国家明确了电动汽车充电价格政策。其中,依照国家政策,对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区、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中设置的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用电价格中的合表用户电价。此外,关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目前我市已对集中报装的经营性充电桩及非居民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实行了峰谷分时,有效引导充电桩用户削峰填谷。
四是持续推进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针对我市老旧小区充电难的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就近充电新模式,在全国首创“充电桩进小区”民心工程项目,支持具有经验和运营实力的企业开展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经连续多年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民心工程建设,累计建成小区公共充电桩近5万台(2019年2266台、2020年3707台、2021年4887台、2022年9438台、2023年23822台),日均服务充电车次1.75万次(全市公共场站服务次数占比25%),打通了服务百姓充电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常态化开展公共充电桩宣传引导。为普及新能源车知识,提升居民认知度和接受度,国网天津电力开展“科技生活节、绿动未来行”等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活动,传播低碳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发挥e充电APP、公众号等渠道资源,加大对公共充电桩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服务费折扣、优惠券派发、营运车辆认证有礼等营销措施,使广大新能源车主享受切实优惠,引导用户错峰充电、低谷充电,更好地服务天津百姓绿色出行需要。
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充电服务网络。
202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