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协作支援
协作支援
  • 今年以来我市协作支援工作亮点频出 2024-12-13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一年,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将全市协作支援工作转隶到发展改革系统后的第一年。全市协作支援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高标准做好协作支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全面推广的帮扶模式。《天津市坚持三个优化探索津甘社会帮扶新方式》相关典型经验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全国推广;《走进“甘味馆”体验消费帮扶新气象》《实施“消费+N”帮扶模式助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等5个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度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的省市。二是打造了一批有知名度的品牌活动。今年第六次举办的“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大会,得到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同志的高度评价,“津陇共振兴活动已经成为天津企业到甘肃投资的重要平台和东部产业向甘肃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津甘协作的品牌亮点”;连续四年开展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双向交往交流3100余场次,帮助受援地群众解决各类困难问题近万个。三是创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实践做法。将文旅合作作为产业协作的新发力点,成立东西部文旅产业联盟,进一步加快了津甘东西部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进度;联合成立新疆华勘昆仑矿业公司,持续推进矿业援疆;共同签署津青《农牧区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战略合作共建协议》,填补了青海农村产权交易领域空白;在对口支援地区打造“津石榴工作室”“徐国胜技能大师工作室”“曹景大师工作室”等,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新突破。
  • 天津市工作组赴重庆市万州区开展督导调研 2024-12-06
    11月28日至30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委统战部、市教委、市司法局、市慈善协会组成工作组,赴重庆市万州区开展调研和项目督导。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重庆市万州区水利局、区教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考察、座谈。工作组一行先后赴同鑫现代农业园、万州二中实验中学、万州外国语学校(万州天津中学)、万州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天津医院)、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等点位,实地考察对口支援项目建设情况。举行天津市·万州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和捐赠仪式,天津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向万州区相关学校捐赠款物等。万州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对天津长期以来的对口支援工作表达了感激之情,强调指出从1992年至今32年来,天津累计投入援助资金,实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帮扶项目143个,为万州顺利完成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天津贡献。工作组对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津万合作取得成效表示祝贺,向万州区委、区政府给予我市援万工作的鼎力支持和援万干部的关心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把对口支援万州工作视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坚持万州所需、天津所能,不断完善津万对口支援机制,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协同,以更深情怀推进民生协作,以更实举措推动人才技术交流,促进双方共同繁荣发展。
  • “津甘护工”首期培训顺利结业 2024-11-26
    11月13日,津甘两省市东西部协作、人社等部门联合举办“津甘护工”首期培训班结业颁证暨第二期培训启动仪式,首期培训班获得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的学员满怀欣喜的接过证书,满怀期待的开启新职业新历程。“津甘护工”是津甘两省市落实农业农村部“四项行动”工作部署的创新举措,是“津甘技工”东西部劳务品牌的子品牌,针对医院无陪护化迅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逐年提升等新形势、新需求,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深入挖掘甘肃省丰富的劳务资源优势,通过标准化、职业化培训实现组织化、品牌化就业,破解护理行业“有活没人干”和甘肃省“有人没活干”的问题。首期培训班于8月底启动实施,通过津甘两省市联合培养与评价认证、动员对接与服务保障,71名学员顺利结业并获得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42人将陆续赴津上岗,其他人员在兰州就地就近就业,就业率100%。第二期培训班主要对皋兰县及周边地区60名脱贫群众和待岗人员进行护理培训,通过打通“劳务组织—技能培训—招聘签约—持证上岗—跟踪服务”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优化劳务品牌创建机制,持续提升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与质量。
  • 一江连南北 双城续情缘---安康市党政代表团来津调研推动对口协作工作 2024-11-2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今年7月份津陕两地工作交流座谈会部署,2024年11月7日,安康市党政代表团来津调研推动对口协作工作,召开天津·安康对口协作工作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庆恩出席并讲话,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同志出席并讲话。天津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主持会议,滨海新区负责同志发言。张庆恩指出,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源区保护工作,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力保障了“一江清水供京津”。天津始终牢记陕西“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深厚感情,把对口协作陕西水源区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饮水思源,扎实做好对口协作工作。王浩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天津市、安康市作为受水区和水源区,双方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两市因水结缘,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天津对安康的真诚帮助、鼎力支持,安康人民铭记于心、身怀感恩。双方围绕推进规划引领、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开放合作、人才交流、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就进一步协同发力,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深度,取得合作成效新突破,共同谱写新时代对口协作新篇章达成高度共识。期间,安康市举办了“一江连南北,双城续情缘”安康城市形象推介暨涉水产业主题招商走进天津系列活动。安康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局、财政局、人社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旅广电局、招商和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水务局和滨海新区负责同志参加。
  • 市援兵团十一师工作组“五个一”推动津兵战略合作取得新成效 2024-11-15
    今年以来,市援兵团十一师工作组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天津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口支援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对口援疆工作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共育一批人才。选派十一师4名干部赴天开园等单位挂职。为师党校、昆仑天和等单位柔性引才9人。曹景大师工作营在十一师挂牌,为300名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培训。共闯一方市场。推动市政设计总院、天大设计院与兵团建工等单位共闯市场、共拿订单。助力十一师经开区企业取得首个二手汽车出口资质。引进深圳数据交易所——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落户十一师。推动十一师与市水务集团、市旅游集团、住宅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共铸一条主线。组织十一师有关部门与我市部门、企业等交流互访超百次。与海河传媒深度合作,在天津日报、津云等媒体平台共同策划6个专版及视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兵团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文化润疆,津兵融情”文艺演出走进南疆。邀请前女足国家队队员訾晶晶、天津津门虎足球队总教练于根伟赴十一师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交流活动。共守一域健康。为兵团医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开展“师带徒”12对。组织12名专家团队成立“流动医院”,深入小白杨哨所和“七一勋章”获奖者魏德友家义诊;深入项目工地、团场连队为一线职工群众义诊。共创一流教学。发挥援疆教师团队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十一师中考成绩在14个师中排名第1。选派4批次111名教师赴天津师大、市七中培训、跟岗。“津石榴”支教团教师指导十一师职校参加第十届“思政课情景剧”大赛并获金奖。
  • 饮水思源 进一步推动津陕对口协作取得新成效---天津市调研组赴陕开展津陕对口协作项目督导调研 2024-11-06
    按照《津陕对口协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和今年市协作支援工作总体安排,10月28日至31日,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赴陕西省水源区对2023、2024年度已完工的和正在实施的对口协作项目进行实地督导调研,确保津陕协作资金项目如期推进并取得实效。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滨海新区、津南区以及陕西省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组兵分三路,深入39个项目现场,查看实施进度,了解取得效果,并现场查阅招标文件、中标合同、资金拨付凭证、交工验收报告等书面材料。通过督导调研看到了值得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的经验做法,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和整改的问题及苗头,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一致认为,近两年来,津陕两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津陕协作“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密切协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携手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津陕对口协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源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流域内汉江、丹江出境断面水质持续为优,始终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短板得到弥补、弱项得到强化,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稳步提升;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优势开始显现,绿色、富硒食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下一步,津陕两地将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为新起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今年7月津陕两省市工作交流座谈会要求,聚焦水源区水质安全保障,系统总结“十四五”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高标准启动“十五五”津陕水源区协作规划编制工作;深化产业协作,引导推动天津龙头企业参与水源区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亮点;加强对接协调,增进交流互动,借助津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平台,大力开展招商推介、共建产业园区、共享科技资源、共推成果转化,深入挖掘合作潜力,培育一批两地合作示范项目;加大宣传力度,以“饮水思源 津陕情深”为主题,用好新媒体、融媒体资源,深度挖掘典型经验,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舆论氛围。
  • 我市5个案例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度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4-11-0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河南省信阳市组织开展2024年全国消费帮扶工作联合调研交流暨消费帮扶重点企业“信阳行”活动,向全社会推介了145个2023年度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中我市申报的5个消费帮扶典型案例全部入选,成为各省市中入选案例最多的。5个案例分别为天津甘肃商会申报的《走进“甘味馆”体验消费帮扶新气象》、南开区申报的《实施“消费+N”帮扶模式助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农行天津分行申报的《实施“1234”行动推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市教育两委申报的《发挥优势多点发力天津教育系统消费帮扶出实招见实效》和伍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报的《“五个一”工程,打造消费帮扶长效机制,让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些典型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市消费帮扶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示范引领全市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消费帮扶,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浓厚氛围树立了榜样。
  • 今年以来我市社会动员助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4-11-04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市协作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社会动员和“万企兴万村”两个专项工作组牵头抓总作用,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狠抓落实,在社会力量助推帮扶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统筹推动力度大。市区两级统战部门同向发力,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帮扶工作。滨海新区不断完善“三级联动”工作责任制,对“十四五”以来投入社会动员资金实施的项目,开展实地考察、督促推动,确保专款专用、如期建成。宝坻区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以及基金会在社会动员工作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重点实施产业合作、教育医疗等可持续项目,引导北极星爱心公益志愿队“一对一”连续四年结对帮扶永登县武胜驿镇40名困难学生。引导20余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深层次村企帮扶,提升镇村环境面貌,打造以企带村、村企共建共赢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头活水。二、精准聚焦效果实。社会动员专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积极拓展动员思路,整合帮扶资源,逐步实现由单一捐赠款物向立体多维帮扶转变。市教委充分发挥市职业教育优势,组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与昌都职校签订了校际东西部战略合作协议,并以援助昌都职校光伏技术专业为支点,带动全方位职教帮扶合作。同时,动员天津、北京、山西等地公司分别与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捐赠图书、教材平台、新能源观光车等物资,为昌都职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红桥区探索帮扶新模式,聚焦高海拔地区群众健康需求,连续开展“爱心光明行”“仁心复明行”“亿邦健康行”等系列活动。邀请百万粉丝博主赴碌曲县宣传造势,全网累计浏览量460万余次,点赞量8万余个,让“网红”博主为碌曲县文旅“长红”助力,让亿万“流量”上云端转化为群众“留量”,实现了由单一捐赠向多维立体组合式帮扶的转变。三、市场机制运用活。进一步发挥统战联系广泛的优势,引领发动更多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组织主动参与,探索形成产业化、市场化的社会帮扶新模式。武清区立足“西部所需、天津所能”,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由区域协作“积极参与者”向“主体推动者”转变,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推动服务青年商会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天津农科院等专家,改良传统农产品、开发趋势新品,打造“小武帮帮”品牌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黑粮种植产业”,为西部特色农产品增值赋能。截至目前,青年商会及会员企业已向结对帮扶地区捐赠款物20余万元。北辰区工商联动员全区民营企业向华池县山庄乡尚湾村、南梁镇荔园堡村捐赠帮扶资金40余万元,向正宁县山河镇解家川村、西坡镇石家湾子村捐赠帮扶资金40万元,用于帮扶村和美乡村建设。滨海新区结合自身优势,邀请新区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企业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支持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谋划建设陆生动物疫病实验室项目,积极营造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帮扶的良好氛围。
  • 科技赋能提升对口支援综合效益 2024-10-31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历次新疆、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助力受援地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实施“新疆产地特色石榴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西藏昌都3万头牦牛杂交改良技术集成示范”“黄南州设施果蔬生产技术的提升与示范”等项目,助力受援地优势产业培优、扶强、壮大。与和田企业合作研发生产石榴发酵酒、红枣深加工等系列产品,实现产值3900万元。在西藏昌都、青海黄南推广牦牛杂交改良技术、葡萄高效栽培技术。牦牛杂交改良技术应用规模超过31000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葡萄高效栽培亩产达2000公斤,每亩收入2至4万元,每亩增效10%以上。二、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南开大学与相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食安院与相关公司实施“和田地区县域食品及饮用水检测技术体系研究及标准化示范”项目;天津农科院与相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西藏“高效繁殖技术在阿旺绵羊保种扩繁中的应用”研究,建成自治区唯一一家优质种质资源保护胚胎中心;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协助青海黄南建立有机牦牛产业链,研发有机产品330余种,完成26项144类商标注册,创造产值1.2亿元,带动1000余户牧民增收。三、强化组织领导扎实落实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学习考察有关要求,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推动形成涵盖全系统的工作格局,取得显著成效。
  • 天津市召开2024年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推进会 2024-10-28
    10月21日下午,天津市召开2024年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推进会。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近期工作要求,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世忠出席并讲话,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作传达,市卫健委、宁河区、援甘前指、援兵团十一师工作组4个单位作交流发言。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各前方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我市协作支援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高位推进力度不减,保持了全市协同作战、同向发力的良好态势。重点工作有序推进,超额完成预期指标。产业合作亮点频现,“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大会签署了新一批合作项目,活动品牌效应更加凸显。就业帮扶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劳务协作提升行动,多途径促进结对地区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制定并实施《“津甘护工”劳务品牌共建行动方案》。消费帮扶质效提升,不仅消费帮扶完成额同比增长,而且营造了地域风情浓郁令广大天津市民喜闻乐见的消费场景,丰富了市场供应。文旅合作精彩纷呈,通过加强文旅产业协作、打造文旅品牌体系、推动农文旅融合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与各对口地区文旅合作深度。“三交”活动创意十足,不断实现向基层拓展。开展了“津点子带火示范村”短视频拍摄和《九色甘南添津彩》等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引发广泛社会反响。会议强调,各单位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以学习贯彻第四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提升对口支援综合效益;以实施“四项行动”为抓手,切实抓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全面提高东西部协作工作水平;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为目标,推动对口协作、对口合作、对口帮扶实现新提升。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问题导向,健全长效机制,注重举一反三,推动改革发展,做到以改促进;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国家考核,重视创新争优,谋划实施市内考核,做到精准用力;坚持效果导向,统筹推进不同类型工作,统筹调动各方力量,统筹促进区域合作交流,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 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党政代表团赴甘肃省学习考察时的部署要求 2024-10-23
    5月21日至22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同志率党政代表团赴甘肃省学习考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求在产业、民生、人才、社会等方面抓好帮扶,在港口物流、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津甘协作走深走实。市发展改革委认真学习贯彻两省市工作交流座谈会精神,高质高效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大幅超额完成《2024年度东西部协作协议》任务指标,创新实施“四项行动”工作举措,津甘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聚焦产业帮扶,在兴业富民上下功夫。以助力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实施苹果、中药材等44个产业培育“万千”工程,成功举办“津陇共振兴”合作交流洽谈活动,引导落地企业160家,实际投资到位额25.27亿元。二是聚焦民生帮扶,在便民惠民上下功夫。动员我市972所中小幼学校、11所职业院校、65家医院与甘肃省相关院校结对帮扶,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基本医疗和专科支援力度。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升“津甘护工”“张川伊香拉面师”等劳务品牌价值,通过以工代赈、公益岗位、就业补贴等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0.62万人。三是聚焦人才帮扶,在增智赋能上下功夫。持续压实124名党政干部前线指导员、后方联络员、工作宣传员责任,按需精准选派1101人次专技人才,通过“院包科”“校助班”“师带徒”等组团式帮扶模式提升当地公共服务能力。四是聚焦社会帮扶,在宣传动员上下功夫。做优“微善彩虹”“津石榴”等公益品牌,动员近1600家企业、32万名爱心人士参与社会帮扶工作,捐赠各类物资、资金超过1.3亿元。五是聚焦拓展合作,在互利共赢上下功夫。天津港集团加速完善区域物流体系。依托津甘联合认定的四批510名“双地”科技特派员推广转化新技术、新品种超过100项,助力1.35万农户增产增收。举办“醉美玉如意 感恩帮扶情”等文旅推介活动,制作播出《九色甘南添津彩》等7个“原产地探访”系列短片,动员引导104.43万名天津市民赴甘肃旅游。
  • 津青携手文旅专题推介效果凸显产业市场“三量”齐增 2024-10-17
    今年以来,津青两地携手在我市举办文旅专题宣传推介暨黄南文旅资源推广月活动,大力推广青海省及黄南州文旅资源,持续扩大“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神韵黄南”文旅品牌的美誉度、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一、宣传“声量”持续放大活动期间,现场参与的市民和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次。8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进行聚焦报道,一批特色短视频、快闪在津青两地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总点击阅读量超过千万,“津青团结一家亲”登上新浪微博热搜。“坐着地铁游青海”活动,在天津、北京、广州、西安等4个城市、5条地铁线路同时铺开,活动持续两个月,宣传覆盖人数950万人次。二、合作“增量”持续落地天津市旅游集团等龙头企业与青海省及黄南州签署项目协议24个,主要涵盖旅游营销、农畜产品加工等八大领域。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文创产品开发、农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展开实质性合作。三、市场“销量”持续攀升天津头部旅行社、青海本地旅行社推出甘南+黄南的旅游产品,积极组织游客赴黄南旅游。今年7月至8月,黄南全州旅游总人数2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8亿元,两项指标均创新高。其中,7月1日至8月19日,天津—西宁执行航班518架次,运送旅客5.6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2.7%、127%。
  • 我市积极助力甘肃省做大做强“甘味”苹果富民产业 2024-10-14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天水视察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时关于“要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优化种植方式,创新营销模式,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重要指示,我市持续助力打造“甘味”苹果产业集群。一是强化项目支持,补齐苹果全链条。着眼甘肃省苹果产业基础,实施品种选育、矮化密植、包装加工、冷链物流、防灾减灾等苹果产业设施建设、产能升级、市场开发项目超过160个,拓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20万亩,年产量达到644万吨,甘肃省已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第二大省份,苹果产业已成为促进民众富裕和县级经济强盛的支柱性产业。南山花牛苹果基地是津甘联合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和集果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多元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我市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建成花牛苹果种植基地15万亩,建设2座果蔬保鲜库,培育发展果品经营主体120家,每年苹果产量达22万吨、产值6亿元,带动4.13万人受益增收。二是强化科技合作,培育推广新苗种。依托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机制,在静宁、庆城等结对县建成集苹果苗木脱毒块繁、标准化培育、质量检测、信息溯源等为一体的苹果良种苗木组培繁育中心,培育、推广静宁1号、成纪1号、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等一批新品种,极大增强了产区种苗的适应性、缩短了栽培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集中理论授课+田间实践操作+外出观摩学习”模式培训果农上千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三是强化品牌打造,深耕国内国际双市场。市发展改革委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市援甘前指、甘肃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紧密合作,致力于“甘味”苹果品牌制度、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提升了静宁苹果、庆阳苹果、泾川苹果以及天水花牛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助力静宁苹果地理标志成功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首批双方互认的100个地理标志目录,品牌价值高达180.86亿元,向世界展示了“津甘协作共振的宏伟力量”。
  • 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赴陕西省调研推动津陕对口协作工作 2024-10-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津陕两地工作交流座谈会精神,推动津陕对口协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一行赴陕西省开展专题调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汉中市、城固县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市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汉中市委和城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座谈交流,并深入汉中市实地调研津陕对口协作项目,查看项目进展和取得成效,听取当地实际需求,研究具体措施,对接推动工作。他表示,对口协作陕西省水源区是党中央交给天津的政治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期以来,陕西省水源区各市县为保护汉江水质无私奉献,付出巨大努力。我们要饮水思源,始终牢记陕西“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深厚感情,切实做好对口协作工作,推动津陕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落实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按照保护为先、转型为要、民生为本、合作为媒的总体思路,坚持合作共赢、坚持规划引领,深化产业协作,深化交流互动,高质量做好津陕对口协作,不断开创津陕协同发展新局面。
  • 创新设立“津石榴工作室”打造对口援疆新品牌 2024-09-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提出的“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的重要要求和中央关于新时代高质量开展对口援疆工作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学习考察有关要求,近日,我市印发《设立“津石榴工作室”实施方案》,在新疆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设立首批“津石榴工作室”。一、推进“四互”工作。深入推进津和学校学生互动、名师名家互联、家庭社会互通、群众融居互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组织名师名家进和田,推广党建+技能模式,打造天津特色的思政课精品案例。鼓励引导和田学子来津就业,动员支持天津群众到和田创业居住。二、实施“五项工程”。实施同心筑梦工程、课题铸魂工程、结对助力工程、家校协同工程、匠心传承工程。援受双方同建授课团队,实现教学资源两地共享。思政教师开展“一对一”结对子,发挥传帮带作用。两地院校在受援县打造“科技小院”、开办“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技能互动交流。三、实现“三个目标”。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徐国胜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到受援地,引导学生技能报国;以“津石榴工作室”为载体,健全后方靠前工作机制,深化援受双方人员交流;以“津石榴”思政品牌为抓手,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文旅合作成为今年我市协作支援工作新亮点 2024-09-27
    今年以来,我市各相关部门、各区、各前方工作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敏尔书记指示要求,把文旅合作作为推进协作支援、深化援受互动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协同发力、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强化机制建设抓统筹。一是优化顶层设计。进一步调整完善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将“文化旅游帮扶专项工作组”更名为“文化旅游合作专项工作组”,突出交流合作,优化工作职责。二是细化工作部署。制定实施文化旅游合作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涉及文化旅游推介、文艺活动展演等7个方面17条具体举措。三是强化帮扶投入。今年以来,积极投入财政帮扶资金,支持甘肃、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黄南实施旅游示范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文艺交流展演等文旅项目,积极助力当地文旅配套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二、强化对接协调抓落实。一是行业部门引领。推动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各结对地区分别签署文旅合作协议,建立日常对接机制,推动全面交流、深度合作。今年5月中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我市13家头部旅行社及携程集团,开展“津彩甘南”“津遇黄南”文旅协作交流活动,赴当地考察文旅资源,对接合作项目。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市旅游集团先后与援疆前指、援甘前指、援兵团十一师工作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文旅资源开发、产业投资、游客互送等交流合作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今年7月初赴西藏昌都实地考察,就进一步深化津昌两地旅游开发达成合作协议。与携程等企业合作推出“探秘神韵黄南”特色旅游路线,天津首发团圆满成行。三是社会组织搭台。天津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产业促进会联合未来电视有限公司、甘肃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发起成立天津市东西部文旅产业联盟,举办“文旅融智·共筑未来”主题交流会,推动津甘两地相关企业签署3项文旅合作项目。三、强化联动推进抓质效。一是与推进产业合作统筹推进。将文旅合作作为产业帮扶的重点内容,大力协助开展文旅推介活动。今年5月,甘肃省在我市举办“醉美玉如意·感恩帮扶情”甘肃文化旅游(天津)推介会,甘肃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天津中国青年旅行社等20家文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5月底,青海省在我市滨海新区举办“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 感恩奋进——携手津门故里 跨越山海相约”文旅专题推介会,津青双方围绕引客入青、景区引流等8类24个文旅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二是与促进民族团结统筹推进。寓文旅活动于促进民族“三交”工作当中,组织我市文化工作者赴甘肃甘南州、青海黄南、西藏昌都开展“春雨工程”“行走的美术馆”“图书阅读”等文化交流活动。联合西藏文物局在天津美术馆举办“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天津博物馆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津组织“丝路昆仑—新疆文物精品展”。三是与打造特色品牌统筹推进。持续做优“津和号”文旅品牌,创新深度体验式特色活动,拓展实施“津和企业家号”“引客入和”“我到和田串亲戚”等项目,举办了“石榴花节”“昆仑文化节”“玫瑰风情节”等富有新疆风情特色的文旅活动。“坐着地铁游青海”继续启动,“一只欧拉羊带您去旅行”主题活动持续推进。
  • 文化润疆 津和融情—津和两地各族青少年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在和田地区举办 2024-09-26
    近日,以“文化润疆 津和融情”为主题的津和青少年交流演出活动在和田地区举办,在和田市、策勒县、和田县连续开展了三场演出,两地演员同台献艺,受到当地各族青少年学生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本次活动由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天津市民族文化宫承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新疆学习考察有关工作要求,加强津和两地各族青少年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出在欢快的歌舞《春风十万里》中拉开序幕,展现了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的蓬勃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天津市民族文化宫的“石榴籽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国乐团带来的原创乐曲《塞上乐舞》,策勒县文工团的歌舞《丰收快乐》,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的独奏《热瓦普之声》带观众领略了浓浓的民族风情。而天津特色节目《我是天津人》《天津人的乐》和新疆歌曲《一杯美酒》则展现了多元共融的中华文化魅力。津和两地文艺工作者们在舞台上默契配合,用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心声。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