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保增上”活动专题
“保增上”活动专题
全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取得新进展
来源:市保增长办公室 时间:2009-04-30 11:40
sm(1).jpg
全市动员大会召开两个月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服务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解决当前困难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发展水平结合起来,把改善民计民生与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深入基层,主动服务,狠抓落实,实实在在为企业和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1. 摸清情况、主动帮扶,切实为企业解难题。截至3月31日,各级服务工作组共了解帮扶对象反映的问题5004个,已经解决3056个,占问题总数的61.1%。
2. 转变作风、开门服务,24小时接受企业诉求。目前,32个市级政府部门和各区县有关部门以及乡镇实行了24小时开门搞服务,共设立了845个服务专线电话,专人在线值班,随时接受企业诉求。截至3月31日,全市845部专线累计接听电话26128个,其中企业来电11731个,受理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4686个,已解决4241个,占90.5%。企业对政府开门服务反映较好,普遍认为政府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真正做到了实实在在为企业和基层单位办实事、解难题。
3.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现行政审批大提速。行政审批大提速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各区县行政审批事项与市审批中心顺利对接,项目和企业审批已经按照新的流程运转,审批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是:减少了367项行政审批事项;向区县下放了46项审批权限;审批效率提速达到30%以上;市级部门推出了106项“立等可取”的审批事项;网上申报办理事项由20%增加到40%;投资项目实现联合审批,核准类由42天缩减到31天,备案类由30天缩减到25天;启动实施了企业设立联合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现场审批率达到了95%以上,进驻人员直接审批率达到了70%以上。
  
4. 落实政策、细化责任,全力促进经济增长。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实施细则已经全部出台并印发,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出台了82个政策措施文件。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放大了30条措施的政策效应,迅速形成了全市各层面政策联动的局面,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经问卷调查,30条措施总体落实较好,企业的满意率高达95%以上,政策效果正在显现。
从目前看,30条措施总体落实较好,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一是在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方面,共集中市级财政资金10.7亿元,区县和新三区财政资金26.7亿元,建立和充实各级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专项扶持资金。十八个区县中,除和平、静海、蓟县融资担保机构正在筹建外,另外十五个区县均已设立。其中,西青、北辰、塘沽、汉沽、大港五个区为今年新组建。今年新建的8家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开业,还有多家正在审批筹建。二是在加强科技创新扶持方面,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5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2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给予总额1亿元的打包贷款担保扶持。目前,已经有120家中小企业完成了立项程序,其余380家也已确定,正进行专家论证,预计4月底进入拨款程序。2月11日,市科委与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浙商银行天津分行及大连银行天津分行签订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合作协议》,三家银行首期落实1.5亿元贷款扶持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在促进工业企业发展方面,市经委分别制定了《天津市冶金、建材生产企业为我市重点建设工程配套支持资金实施办法》和《支持有发展潜力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细则》,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进行申报。四是在稳定和增加就业、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市劳动保障局与有关部门成立了困难企业认定办公室,全面开展困难企业审核认定工作。截至3月27日,全市有236户企业提出认定申请,已审完160户,认定63户,已兑现岗位补贴3060万元。在已认定的63户企业中,国有集体企业27家,三资企业15家,民营企业10家,股份制企业11家,涉及职工1.02万人。此外,扶持郊区企业发展、加大外贸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商业企业发展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市农委、商务委、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在加紧组织实施。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系电话:022-23142050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系电话:022-23142050网站标识码:1200000015

技术支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津ICP备 08100007号-14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0991号

党政机关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